美妝成618“種草收割機” 去年注冊化妝品企業增八成
發布: 2020-06-19 16:40:30 作者: 佚名 來源: 新京報

又是一年618電商大戰。在直播帶貨熱潮的推動下,往年與電器并列成為618兩大消費品類的化妝品,今年無疑更為強勢。據公開報道,京東美妝的直播總場次在618之前已超過14500場,天貓方面稱,6月16日零點剛過1分鐘,美妝成交總額即破1億。當下,女性主導的消費得到巨大的延伸和擴張,女性消費力已漸漸占據主流。“她經濟”最為顯著的消費市場便是化妝品了,在“顏值即正義”的當下,追求美的消費行為也為化妝品行業帶來了持久的驅動力。2019年新注冊244.6萬家相關企業,同比增長80.3%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000多萬家化妝品相關企業,其中在業存續的有773萬余家。近10年我國化妝品市場不斷擴大,在“互聯網+”浪潮的推動下,2014年起化妝品相關企業注冊量迅速增長,到2017年注冊量已超過100萬家。

行業的欣欣向榮自然離不開政府的利好政策,僅2019年就發布了《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5項規定及相關公告,這一年全國共新增244.6萬家化妝品相關企業,較2018年增長了80.3%。地域上看,我國化妝品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分布在中東部地域和沿海地區,其中廣東省擁有的化妝品企業最多,達81.2萬家;山東省與廣東省差異不大,排名第二,陜西次之。作為全球化妝品第二大消費國,盡管我國的化妝品市場規模能持續迅速擴張,但差異化明顯,注冊資本在100萬以內的相關企業占據了總量的73%,是該市場的主力軍,而注冊資本在1000萬以上的僅占4%。

乘直播東風,3月起化妝品行業已迅速復蘇化妝品如今已成為非常重要的日常消費用品,沒想到的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口紅等平日熱銷的化妝品,敗給了“名不見經傳”的口罩。疫情的影響下,從實體化妝品店面到公司,都遭受了巨大損失。企查查圖表中顯示,2020年1月至2月,化妝品企業注冊量僅4.8萬家,較上月下降了55%。隔離期間,直播帶貨成為特殊時期化妝品企業自救的關鍵策略,3月份化妝品企業的注冊量有所回升,達23.2萬家,較上月環比上升了386%。4月份全國化妝品企業注冊量持續增長,至5月份注冊量已達28.1萬家。借助直播電商、短視頻等新的網紅帶貨方式,不少國產化妝品企業在疫情期間仍有較為亮眼的表現。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