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不是萬金油
發布: 2004-10-31 00:00:00 作者: only 來源:

一個自稱“人力資本開發商”的“人文機構”--“匯才”進入中國后,幾年間由南向北在各大城市悄然駐足,依靠口口相傳、人拉人的方式發展“社會精英”作為學員開展“教練技術”培訓,其培訓價格高昂,培訓內容“十分怪異”。這個機構看似時代感十足,卻又神秘莫測。
“匯才”以罵人、性游戲、死亡體驗……來實現“自我突破”,從而達到所謂的“激揚稟賦,啟導宏才”教練理念。由于其培訓“不見光”,尚且無從為它定性。“匯才”的培訓曾引發個別學員癔癥和狂躁癥等精神病,血壓參加培訓后大多精神亢奮,自認為將以前對世界的看法以及傳統思維方式統統像倒垃圾一樣倒掉,然后注入新的東西,從這些現象看,就不能不讓理性的人們感到憂心和可怕--“匯才”有傳銷“精神鴉片”的嫌疑。
試想,經過幾十年生活實踐而逐漸形成的世界觀,怎么就能在短短的時間里土崩瓦解,而被一種所謂的新觀念完全替代呢?如此令人興奮和刺激,不是 “精神鴉片”還是什么?培訓的隱秘,恐怕無非也是為創造一個“洗腦”的環境,以達到在精神上控制學員吧。許多學員自愿為“匯才”做義工拉人來培訓,形式如同“傳銷”,最終還是等于為“匯才”拉來更多的培訓費,根本體現不出所說的助人精神!
當今社會科學與迷信并存,“新生事物”讓人眼花繚亂,多有無所適從的困惑。別有用心的人,便借機對人們灌輸所謂的“新理念”,從中營私。傳銷無疑就是這樣一個大毒瘤,這是在明處的,國家已經明確嚴禁了。然而,還有潛在的,有形無形的,卻至今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似乎我們進入到了一個“培訓時代”,一些人兜售其私往往“培訓”先行。比如,層出不窮的“健康培訓”、“醫學專家講座”,最終的結局無非是推銷藥品。而充斥媒體的廣告,又有幾個不是在推銷所謂的“需求新觀念、科學新發現”……有些東西明明有違基本的常識,卻能大行其道,不受禁止。所以,不要怪上當的人有“新理念盲從病”,因為謊言有時往往比真話更“真”、更“美”、更“甜”,更能激發人的欲望;而且反復聽上幾百遍之后,還有多少人能辨得出真假?有如此的環境,出現“匯才”這樣的事情,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對受培訓的人而言,當自己被多數人看作了“不正常”,就應反省一下,到底是自己“超越”世俗還是“脫離”了社會?而對有關部門來說,對“匯才”這樣的培訓機構,以及所有可能誤導公眾的所謂“培訓”,就不能不有所警惕和行動,很有必要盡快健全審核制度,再不能任它們“出頭露面”來騙人害人了!
“匯才”以罵人、性游戲、死亡體驗……來實現“自我突破”,從而達到所謂的“激揚稟賦,啟導宏才”教練理念。由于其培訓“不見光”,尚且無從為它定性。“匯才”的培訓曾引發個別學員癔癥和狂躁癥等精神病,血壓參加培訓后大多精神亢奮,自認為將以前對世界的看法以及傳統思維方式統統像倒垃圾一樣倒掉,然后注入新的東西,從這些現象看,就不能不讓理性的人們感到憂心和可怕--“匯才”有傳銷“精神鴉片”的嫌疑。
試想,經過幾十年生活實踐而逐漸形成的世界觀,怎么就能在短短的時間里土崩瓦解,而被一種所謂的新觀念完全替代呢?如此令人興奮和刺激,不是 “精神鴉片”還是什么?培訓的隱秘,恐怕無非也是為創造一個“洗腦”的環境,以達到在精神上控制學員吧。許多學員自愿為“匯才”做義工拉人來培訓,形式如同“傳銷”,最終還是等于為“匯才”拉來更多的培訓費,根本體現不出所說的助人精神!
當今社會科學與迷信并存,“新生事物”讓人眼花繚亂,多有無所適從的困惑。別有用心的人,便借機對人們灌輸所謂的“新理念”,從中營私。傳銷無疑就是這樣一個大毒瘤,這是在明處的,國家已經明確嚴禁了。然而,還有潛在的,有形無形的,卻至今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似乎我們進入到了一個“培訓時代”,一些人兜售其私往往“培訓”先行。比如,層出不窮的“健康培訓”、“醫學專家講座”,最終的結局無非是推銷藥品。而充斥媒體的廣告,又有幾個不是在推銷所謂的“需求新觀念、科學新發現”……有些東西明明有違基本的常識,卻能大行其道,不受禁止。所以,不要怪上當的人有“新理念盲從病”,因為謊言有時往往比真話更“真”、更“美”、更“甜”,更能激發人的欲望;而且反復聽上幾百遍之后,還有多少人能辨得出真假?有如此的環境,出現“匯才”這樣的事情,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對受培訓的人而言,當自己被多數人看作了“不正常”,就應反省一下,到底是自己“超越”世俗還是“脫離”了社會?而對有關部門來說,對“匯才”這樣的培訓機構,以及所有可能誤導公眾的所謂“培訓”,就不能不有所警惕和行動,很有必要盡快健全審核制度,再不能任它們“出頭露面”來騙人害人了!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