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直銷牌照明年3月發
發布: 2005-11-03 00:00:00 作者: 來源:

《直銷管理條理》今起正式實施 三大配套法規同時生效
首批牌照明年3月發
本報記者 劉琪莉報道 今天,《直銷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直銷企業保證金存繳、使用管理辦法》、《直銷企業信息報備、披露管理辦法》、《直銷員業務培訓管理辦法》三法規將同時生效。據悉,商務部將在12月10日左右開始接受牌照申請,首批牌照最快將于明年3月頒發。
11月1日,《禁止傳銷條例》已正式施行。到今天《直銷管理條例》和三法規的生效,標志中國直銷業已走出“全面禁止”的歷史。
直銷專家胡遠江告訴記者,在《直銷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正式實施后,商務部預計在12月10日前后,正式接受企業遞交的直銷牌照申請。企業需要先向省級商務廳遞交申請,省級商務廳通過7個工作日的審核后,將具備申報資格的企業的申請遞交到國家商務部,商務部審核程序需要90個工作日,也就是說,根據正常的程序,第一批直銷牌照將在明年3月份,正式發放到企業手中。
至于曾有媒體報道過的國家工商系統將成立專門的打傳司,胡遠江介紹說,目前,該機構還沒有正式掛牌成立,但是,實際的監管工作早就已經開始了。“打傳司”預計將會在第一批直銷牌照發放之前正式成立。
直銷不會一夜暴富
據新華社電 最近一段時間,工商總局打擊傳銷處處長吳雁一直接到很多有關直銷的電話。“有些想要進入該行業的企業或個人會問我們,直銷是不是最現代的營銷模式,從事直銷是否會‘一夜暴富’。”
“簡單地說,直銷是指生產企業遠離店鋪,推銷員直接把產品推銷給消費者的一種營銷模式。在市場上,直銷只是眾多銷售模式中的一種普通形式。”吳雁介紹說,從直銷產生和發展背景來看,直銷經營模式發源于二戰時期的美國,那時人們利用人際間的信任來推銷產品,這種模式在一定范圍內獲得了成功。在今天,直銷已經成為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營銷模式,但它并非如某些人所說是一種更為先進、科學,能代表時代發展的營銷模式,更不可能成為解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丹妙藥。
“在我國《直銷管理條例》的規制下,從事直銷不可能出現‘暴富’神話。”吳雁認為,由于《直銷管理條例》明確禁止了多層次經營和團隊計酬,并且規定了推銷員30%的計酬上限,明確了產品標價,因此,依靠拉人頭或是推銷員肆意抬高價格而獲取高額報酬的行為將會被杜絕。
■企業反應
企業大都想拿首張牌照
雅芳:拿到牌照繼續開店
作為唯一的一家直銷試點企業,雅芳公司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直銷法規陸續實施后,雅芳的牌照申請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之中,雅芳也有信心拿到中國第一張正式直銷牌照。
說到直銷試點工作開展的情況,該負責人介紹說,通過直銷試點,雅芳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試點期間,雅芳已經按規定在國家指定的銀行繳納2000萬元人民幣的足額保證金;并開發、建立了完備的信息報備和披露系統,錄入直銷員的所有活動, 并將按要求與相關網站鏈接,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隨時登陸進行監管和督察。
該負責人稱,在拿到直銷牌照后,雅芳將根據市場的需求繼續開設新的專賣店。他說“遍布全國的6000多家專賣店構成的高覆蓋率的銷售網絡,正是雅芳的優勢所在”。
康寶萊: 要坐行業頭把交椅
康寶萊中國區總裁錢港基昨天告訴記者,2005年康寶萊明顯加快擴大中國市場的步伐,在福建、江蘇、遼寧、山東和浙江5個省份開設了店鋪,此舉是為2006年更大規模拓展業務所做的試營業。
錢港基介紹說,今天《直銷管理條例》一生效,康寶萊就準備正式申請直銷牌照,對于公司在2006年取得牌照而保持樂觀的態度。
他還透露,康寶萊公司不但會擴建在華生產基地,還考慮將全球工廠及全球研發中心逐步轉移至中國,他說,康寶萊的目標是要坐中國直銷保健品行業頭把交椅。
安利:規規矩矩按程序走
安利中國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安利作為轉型企業,一直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在走。至于會否第一時間申請直銷牌照,該負責人表示,這些都不重要,總之,安利會按照自己的程序走。
《條例》9月初剛剛出臺,安利在店鋪、直銷員和經銷商方面就開始了大幅度調整。依照安利此前的聲明,在店鋪方面,安利放緩了開設新店的速度;在直銷員報酬方面,安利將根據獎金比例30%的上限,相對調低直銷員的報酬,改變以往的直銷員有20%的顧客服務報酬+月終銷售傭金的模式。
■新聞鏈接
部分法規今起正式實施
新版電信合同——
廢除電信“霸王條款”
本報記者 姜艷艷報道 “短信通知用戶停機”、“刪除合同解釋權歸××公司”、“運營商要為用戶資料保密”等眾多利好內容即將成為現實。從今天開始,新版《北京市移動電話入網合同》和《北京市固定電話入網合同》范本正式投入使用。
由于新版電信合同范本并非強制執行,因此在一些內容的執行上并非馬上到位。尤其在“話費詳單提供”、“外地人能夠直接辦理固定電話”等內容上,相應電信運營商會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服務。此外,被消費者指為最“霸道”的“本合同解釋權歸××電信公司”條款,從合同中被刪除,這也被看作廢除電信“霸王條款”的關鍵舉措。
《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
國內保險業獲得優先權
本報記者 徐霞報道 今天,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地規范再保險市場的法規——《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簡稱《規定》)將正式實施。此次《規定》首次明確指出保險法中關于商業再保險“優先境內分保”的政策要求。
據了解,中國唯一一家中資再保險公司有20%是法定分保,入世后分保比例將逐年遞減,并于2006年取消法定分保,實現國內再保險業務的商業化運作。為了保護國內市場該《規定》第十一條明確要求:直接保險公司辦理合約分保和臨時分保的,應當優先向中國境內至少兩家專業再保險公司發出要約,并且要約分出的份額之和不得低于分出業務的50%。但并沒有強制規定分保業務留在境內的最低比例。
《商檢法實施條例》——
違規進口舊機電可罰100萬
本報記者 劉琪莉 劉圓圓報道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商檢法實施條例》)今日正式施行。
新《商檢法實施條例》增加完善了多項內容,包括代理報檢的管理,驗證管理,風險預警機制,報檢檢驗時間、地點和檢驗方式,對不合格進出口商品的處理,對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和允許進口的舊機電等高風險商品的管理,對從事檢驗鑒定業務的檢驗機構的管理和法律責任等。
新《商檢法實施條例》對國家允許進口舊機電產品和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在檢驗檢疫程序上有更加嚴格的規定。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外供貨商、國內收貨人都需取得注冊登記,進口舊機電產品事前需備案,裝貨前、到貨后都要檢驗,若違反《條例》要求,檢驗部門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責令退貨,情節嚴重的,將處以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
首批牌照明年3月發
本報記者 劉琪莉報道 今天,《直銷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直銷企業保證金存繳、使用管理辦法》、《直銷企業信息報備、披露管理辦法》、《直銷員業務培訓管理辦法》三法規將同時生效。據悉,商務部將在12月10日左右開始接受牌照申請,首批牌照最快將于明年3月頒發。
11月1日,《禁止傳銷條例》已正式施行。到今天《直銷管理條例》和三法規的生效,標志中國直銷業已走出“全面禁止”的歷史。
直銷專家胡遠江告訴記者,在《直銷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正式實施后,商務部預計在12月10日前后,正式接受企業遞交的直銷牌照申請。企業需要先向省級商務廳遞交申請,省級商務廳通過7個工作日的審核后,將具備申報資格的企業的申請遞交到國家商務部,商務部審核程序需要90個工作日,也就是說,根據正常的程序,第一批直銷牌照將在明年3月份,正式發放到企業手中。
至于曾有媒體報道過的國家工商系統將成立專門的打傳司,胡遠江介紹說,目前,該機構還沒有正式掛牌成立,但是,實際的監管工作早就已經開始了。“打傳司”預計將會在第一批直銷牌照發放之前正式成立。
直銷不會一夜暴富
據新華社電 最近一段時間,工商總局打擊傳銷處處長吳雁一直接到很多有關直銷的電話。“有些想要進入該行業的企業或個人會問我們,直銷是不是最現代的營銷模式,從事直銷是否會‘一夜暴富’。”
“簡單地說,直銷是指生產企業遠離店鋪,推銷員直接把產品推銷給消費者的一種營銷模式。在市場上,直銷只是眾多銷售模式中的一種普通形式。”吳雁介紹說,從直銷產生和發展背景來看,直銷經營模式發源于二戰時期的美國,那時人們利用人際間的信任來推銷產品,這種模式在一定范圍內獲得了成功。在今天,直銷已經成為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營銷模式,但它并非如某些人所說是一種更為先進、科學,能代表時代發展的營銷模式,更不可能成為解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丹妙藥。
“在我國《直銷管理條例》的規制下,從事直銷不可能出現‘暴富’神話。”吳雁認為,由于《直銷管理條例》明確禁止了多層次經營和團隊計酬,并且規定了推銷員30%的計酬上限,明確了產品標價,因此,依靠拉人頭或是推銷員肆意抬高價格而獲取高額報酬的行為將會被杜絕。
■企業反應
企業大都想拿首張牌照
雅芳:拿到牌照繼續開店
作為唯一的一家直銷試點企業,雅芳公司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直銷法規陸續實施后,雅芳的牌照申請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之中,雅芳也有信心拿到中國第一張正式直銷牌照。
說到直銷試點工作開展的情況,該負責人介紹說,通過直銷試點,雅芳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試點期間,雅芳已經按規定在國家指定的銀行繳納2000萬元人民幣的足額保證金;并開發、建立了完備的信息報備和披露系統,錄入直銷員的所有活動, 并將按要求與相關網站鏈接,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隨時登陸進行監管和督察。
該負責人稱,在拿到直銷牌照后,雅芳將根據市場的需求繼續開設新的專賣店。他說“遍布全國的6000多家專賣店構成的高覆蓋率的銷售網絡,正是雅芳的優勢所在”。
康寶萊: 要坐行業頭把交椅
康寶萊中國區總裁錢港基昨天告訴記者,2005年康寶萊明顯加快擴大中國市場的步伐,在福建、江蘇、遼寧、山東和浙江5個省份開設了店鋪,此舉是為2006年更大規模拓展業務所做的試營業。
錢港基介紹說,今天《直銷管理條例》一生效,康寶萊就準備正式申請直銷牌照,對于公司在2006年取得牌照而保持樂觀的態度。
他還透露,康寶萊公司不但會擴建在華生產基地,還考慮將全球工廠及全球研發中心逐步轉移至中國,他說,康寶萊的目標是要坐中國直銷保健品行業頭把交椅。
安利:規規矩矩按程序走
安利中國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安利作為轉型企業,一直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在走。至于會否第一時間申請直銷牌照,該負責人表示,這些都不重要,總之,安利會按照自己的程序走。
《條例》9月初剛剛出臺,安利在店鋪、直銷員和經銷商方面就開始了大幅度調整。依照安利此前的聲明,在店鋪方面,安利放緩了開設新店的速度;在直銷員報酬方面,安利將根據獎金比例30%的上限,相對調低直銷員的報酬,改變以往的直銷員有20%的顧客服務報酬+月終銷售傭金的模式。
■新聞鏈接
部分法規今起正式實施
新版電信合同——
廢除電信“霸王條款”
本報記者 姜艷艷報道 “短信通知用戶停機”、“刪除合同解釋權歸××公司”、“運營商要為用戶資料保密”等眾多利好內容即將成為現實。從今天開始,新版《北京市移動電話入網合同》和《北京市固定電話入網合同》范本正式投入使用。
由于新版電信合同范本并非強制執行,因此在一些內容的執行上并非馬上到位。尤其在“話費詳單提供”、“外地人能夠直接辦理固定電話”等內容上,相應電信運營商會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服務。此外,被消費者指為最“霸道”的“本合同解釋權歸××電信公司”條款,從合同中被刪除,這也被看作廢除電信“霸王條款”的關鍵舉措。
《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
國內保險業獲得優先權
本報記者 徐霞報道 今天,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地規范再保險市場的法規——《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簡稱《規定》)將正式實施。此次《規定》首次明確指出保險法中關于商業再保險“優先境內分保”的政策要求。
據了解,中國唯一一家中資再保險公司有20%是法定分保,入世后分保比例將逐年遞減,并于2006年取消法定分保,實現國內再保險業務的商業化運作。為了保護國內市場該《規定》第十一條明確要求:直接保險公司辦理合約分保和臨時分保的,應當優先向中國境內至少兩家專業再保險公司發出要約,并且要約分出的份額之和不得低于分出業務的50%。但并沒有強制規定分保業務留在境內的最低比例。
《商檢法實施條例》——
違規進口舊機電可罰100萬
本報記者 劉琪莉 劉圓圓報道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商檢法實施條例》)今日正式施行。
新《商檢法實施條例》增加完善了多項內容,包括代理報檢的管理,驗證管理,風險預警機制,報檢檢驗時間、地點和檢驗方式,對不合格進出口商品的處理,對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和允許進口的舊機電等高風險商品的管理,對從事檢驗鑒定業務的檢驗機構的管理和法律責任等。
新《商檢法實施條例》對國家允許進口舊機電產品和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在檢驗檢疫程序上有更加嚴格的規定。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外供貨商、國內收貨人都需取得注冊登記,進口舊機電產品事前需備案,裝貨前、到貨后都要檢驗,若違反《條例》要求,檢驗部門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責令退貨,情節嚴重的,將處以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