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直銷10大趨勢
發布: 2005-12-01 00:00:00 作者: 來源:

No.1直銷挽救保健品行業
從有病吃藥到保健防病,基本上是人類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標志,因而保健行業的發展理應勢不可擋。然而遺憾的是,中國保健業的發展由于一開始就由大量的廣告泡沫、功效泡沫和利潤泡沫所推動,最終造成一個行業印象非常差的現狀。
中國社會保健意識的提升和中國保健行業的庸俗表現成為一個巨大的反差。
最后是直銷業給了我們新的希望。中國不缺消費群體,也不缺好的保健產品,缺的就是一個良好的不含水分的推廣渠道。直銷業的主導產品就是保健品,雖然在中國的前期推廣也多有不夠理性的地方,但是大量以產品為導向的直銷團隊正一步步地成為這個行業的中堅力量。他們最大的成果就是讓很多人體驗到了好的產品并誠心推廣,為中國保健產品正名,其功不可沒。
隨著越來越多人對直銷保健產品的認同,這股直銷保健之風也會刮回傳統行業,還中國保健業一個泡沫外的新興市場。
No.2大量企業轉回傳統
因為直銷的大門將向大多數企業關閉,因此轉身傳統在所難免。很多企業本來就有兩手準備,因此這個轉型應該是相當痛快而迅速的。不過具體到細節方面,這種轉型必然暗藏不少玄機。
有的企業可能會徹底對中國直銷業心灰意冷,轉型得徹徹底底,永不回頭;而更多的企業可能會“用連鎖加盟的模式,借鑒一些直銷的特點進行經營”,這個“借鑒”的程度當然就可大可小,可深可淺了。不過如果“借鑒”得當,也無可厚非,因為這個行業將逐步開放,直銷牌照肯定不只發這一批,那么自然就有企業要做以后進入的準備。
No.3與傳統連鎖企業越來越靠近
雖然《直銷管理條例》取消了原來草案中關于必須開設專賣店的諸多限制,但是因為立法前開店成風的遺留問題,各大直銷企業如果不開店將缺乏公眾信任度。同時因為要突破團隊計酬的限制,一般也需要以專賣店利潤的形式來分配獎金。因此各大直銷企業開設專賣店的模式將繼續流行,而利潤分配的方式可能會主要以管理費用或不同扣點的方式解決,實際上和傳統連鎖加盟的模式越靠越近。
而作為大量沒有拿到直銷牌照的準直銷企業,他們必將游離于“真轉型”和“假轉型”之間,也就是游離于傳統和直銷之間。但是這兩種方式都是以連鎖加盟為依托,而且將有越來越多的傳統模式特點。因此,以后要辨別這些企業的屬性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No.4產品價格正常化
直銷原本的目的是為了節約渠道費用并發放給中間推薦人,但是中國直銷產品離譜的價格并沒有讓人感受到任何“節約”的概念,甚至很多產品的價格遠高于西方發達地區的售價,這顯然是一個很不正常的情況。
直銷產品價格之所以這么高有幾個原因:一是企業在沒有同質化產品競爭的情況下謀取暴利;二是一些不良企業企圖在短期謀取暴利;三是高價格才有高利潤,一些中小直銷企業才能設計出具有競爭力的獎金制度。
隨著直銷牌照的發放,到時候的拿牌企業都是實力企業,他們將不再受到魚龍混雜的中小企業傳來的獎金壓力;同時,國家政策對獎金撥出比例的限制也壓低了他們的獎金競爭空間;最后,市場逐漸透明,產品差異化競爭能力減弱。這一切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高價格將得不到支持,自然而然的市場調節將以價格戰的方式使處于上位的直銷產品價格下降到一個合理的水平。
No.5直銷人收入差距逐漸縮小
本質上,直銷是營銷渠道的形式之一,她應該符合傳統經濟規律合理地分配渠道利潤。傳統經濟往往遵循“二八原則”,但是由于中國直銷的不理性,每個人都夢想成為站在金字塔尖的那個人。而很多企業也就投其所好,在制度設定方面加大了上層直銷人的理想收益,從而造成分配嚴重不均,直銷人之間貧富差距巨大。
這樣的貧富刺激同時又導致了直銷人心態的不理性,因此現在國家直銷法規注重要壓縮層次,避免這種多數人供養少數人的局面。這樣的控制一方面緩和收入差距,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緩解直銷人的情緒,讓他們趨于理性化的看待這個行業。
在國家政策風向標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直銷企業也開始設定更趨人性化的獎金分配制度,更多的照顧新加入人員的利益。這在直銷業越來越透明的將來是一個趨勢,人們將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看待直銷,它就是普通事業機會的一種,適合某一類特定的人。
No.6直銷事業網絡化趨勢明顯
直銷的魅力在于面對面的分享,但是隨著網絡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直銷人將信息共享、會議培訓都搬到了網上。
過去很多人收入不菲,但是遍布全國各地的團隊管理不僅讓很多領導人不得不變成“空中飛人”,每個人的費用支出也相當驚人。而且由于精力問題,很多團隊還不是能夠經常照顧得到,很多人只能照顧比較有潛力的團隊。不管是為了更好的利用時間、節約精力,還是為了信息傳遞更方便,直銷人的網絡化團隊管理都勢在必行。如果你提前擁有這種網絡化優勢,就比其他人更早地占據了新一代直銷高地。
當然,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在產品分享和新人推薦方面,面對面的交流還是會占據主要地位,但仍然可以通過事先的網絡交流使這一切更具效率。
No.7直銷培訓專業化
雖然很多人很早就意識到直銷培訓這塊大蛋糕,但是中國直銷業的培訓一直還是處于團隊自主培訓為主的狀態。但這種培訓普遍強調激勵,不夠理性,也正因如此被很多專業人士所詬病。因此在直銷法規和配套細則的相關條目上,均有對這樣的培訓加以限制。
這樣一來直銷培訓的專業化發展將毫無疑義,直銷公司、專業機構和很多資深直銷人都可能會加入到直銷培訓大蛋糕的分食中來。他們將成立專門的培訓公司,為自己公司、其他公司或自己的團隊提供專業服務。因此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團隊自我培訓將逐漸隱蔽和減少,公司培訓和專業培訓機構會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No.8物流更多依靠專業公司
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企業職能越來越專,這是市場化狀態下企業的基本變化趨勢。直銷行業也一樣,在龐大的物流市場方面,很多直銷企業已經感覺到了專業物流公司的優越性:他們不但可以為直銷公司提供更為有效的物流服務,更重要的是大大縮減了直銷公司的物流建設以及精力投入。
中國直銷業從雅芳、寶健開始,現在已經有大量直銷企業開始同專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由對方全權負責直銷產品的配送,這必將發展為行業不可逆轉的新趨勢。
物流配送業在中國市場方興未艾,很多物流企業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配送量巨大的直銷企業愿意向他們伸出橄欖枝,那么受惠的當然是直銷企業自己。
No.9更多企業向海外發展
由于《直銷管理條例》某些方面規定過于苛刻,因此很多一時找不到突破口的本土企業無疑會陷入困境,特別是那些大量拿不到直銷牌照的企業。如果他們不愿意在政府還沒有明確肯定任何一家無授牌直銷企業的直銷行為時冒險,那么還有一條路就是走出國門做直銷。
這一點上,天獅1998年時采取的戰略成為他們的榜樣:一方面順利打開了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國內市場也通過隨機應變獲得了自己的機會。走出國門的直銷企業選擇的地方應該有兩種地方,華人聚集地和經濟一般但直銷業管理比較落后的地方,例如東南亞、東歐,甚至非洲處女地。
但是走出國門的企業需要產品上的絕對實力,不但要保證質量并且還需要有中國特色,這樣的產品才具有全球性的吸引力。
N0.10直銷業越來越得到社會認可
中國直銷業自傳銷時代以來就被蒙上了灰色標記,即使在1998年禁傳之后,由于各大公司換湯不換藥的操作,社會公眾并沒有對這個行業的認識有所改觀。
現在的新情況是直銷立法和發牌,發牌之后的直銷企業可以名正言順的做直銷了,因此公眾在資格上將沒有理由再質疑拿到牌照的直銷公司,當然他們的矛頭會轉向那些沒有拿到直銷牌照卻行直銷之實的公司。也就是說,拿到直銷牌照的直銷企業可以將自己從被責難企業的黑名單中救贖出來,逐漸得到公眾的認可。
這種認可最重要的還是要體現在產品上,隨著大家對直銷公司產品的接受,那么直銷業就會擺脫“金錢游戲”嫌疑,而讓人們以平常心來對待。(來源:〈中國直銷〉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