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通:中國消費風暴
發布: 2006-06-30 00:00:00 作者: 衍通在線 來源:

——建立納米式網絡消費工程
工程理念
新消費、新概念、新渠道、新服務
拒傳銷、拒日貨、拒欺詐、拒暴利
求和解、求剩余、求利潤、求發展
為什么要搞納米式網絡消費工程
第一個方面,建立納米式網絡消費工程是符合國家提出的“擴大消費需求、開拓國內市場,是發展我國經濟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指導思想。從世界經濟發展史來看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也是如此。七十年代的歐洲、美國那些很多經濟發達的大國,當時也是以自己的內需為主。中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國家,更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民眾正處在由溫飽型向小康型挺進而實現的歷史進程之中。其中,4億城市居民有80%達到溫飽;9億農村居民20%達到溫飽。那么,達到溫飽的需要繼續實施高一層次的消費以使之進入小康狀態;未達到溫飽的則需要實施最低級的普通消費以使之進入溫飽狀態。所以說各個方面潛在需求將是極為廣闊的。
第二個方面,所有的商家都有這樣一個戰略思想,即在市場競爭運行中,總是需要一龐大的消費群體長期來支撐其市場的消費保障。所以各家顧問公司及企劃公司也經常為其提交一些渠道銷售與終端方案,用盡了各種促銷手段和折扣方法。企業雖然前期出現了一個時間段的產品市場,可當高峰過后,市場的疲軟馬上產生,造成市場的發展總是不能夠滿足企業的最終需求,或者說經濟市場在運行之中的走向總是形成兩個對立面——一個要銷售產品,一個要拒絕消費產品。所有這一切使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不能構成理智性、長久性的購買通路,市場經營中的點——線——面不能長期有效的連續存在于市場的經營活動之中。結果顯示:企業從初始期就直接進入了強盛期,隨之而來的就是跌落到衰退期,脫離了長期有效的企業發展期經營的全過程,進入出局的低谷之中。所以我們要說:如何鎖定住老客戶,再次開發新客戶,已經成為諸多商家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了。
為了解決上述所言問題,納米式網絡消費工程正式啟動:挖掘剩余價值,啟動消費市場;創造剩余價值——消費積儲的消費觀念與行為的轉化,創建全新的消費渠道1+1>2的服務系統。此種服務系統在商家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了一個樞紐管理機構,將兩方的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增加了消費者的消費儲值利益,穩定了消費市場的長久發展及加盟商永續經營的市場保障;體現了企業生產的物流良性運轉及開放式儲備;出現了第三方經營行為即樞紐管理機構平臺。然而,此機構運營中心在經營中自身的利潤也隨之而產生。
市場分析
市場經濟學家認為,在現實的社會經濟活動過程之中,經濟主的行為不僅不具備完全信息的掌控,而且其行為實施的過程中處理信息的能力極為低能,造成其運營的平臺所付出的決策行為包含著諸多的錯誤性和不可操作性。
因而,通過建立納米式網絡消費工程,組織結盟商家(同業或異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傳遞,有助于加快信息流動及產生信息樞紐管理系統,從而有效地促進消費現金流與企業物資流的滾動運營。
生產基地優勢:企業無需設立經營費用即可實現現款現貨,零庫存運營。
加盟商的優勢:一次性投資、連鎖式發展、專業性指導、固定消費群、穩定經營及收入。
消費者的優勢:消費賺錢、剩余價值轉化合理積儲,由被動消費轉主動消費、由盲目消費轉理智消費。消費者權益得到保障。
商家分析
商家的產品需要進入市場,其推出新產品的經營成本大約是生產成本的3培。如何考慮不讓商家再次大幅度資金投入市場呢?商家一定愿意此事的發生。所以我們來降低商家的市場經營成本,也就是我們建立納米式網絡消費工程是站在商家的角度來考慮這件事情,工程與商家一旦結盟,商家原來需要自己出費運營的事情就變成了由納米式網絡消費工程的機構平臺負責費用與執行。而商家產品品牌市場的競爭力和消費目標人群也隨之而產生。
消費分析
長期以來人們的購物消費行為實際上是一種被動的、消極的、斷續的消費交易活動,如何使這一消費行為由被動變主動、消極變為積極、斷續變為連續呢?從而達到激活消費市場、加速商品流通、提高產銷過程中諸環節的經濟效益,是經濟學家和眾多商家都在不斷探索懸而未決的問題。如今,我們搭建納米式網絡消費工程就是利用市場消費者的最后剩余價值給予有效積儲,從而換取消費市場消費系統的消費革命新渠道,為解決及實施這一系列過程,納米式網絡消費工程在各商家經營場所以外即可設立現實社會中的物流站(即加盟館)及電子商務超市(即網上購物)。
納米式網絡消費工程對各項信息的整合,使準消費人群鎖定在消費人群之中,參與未完善的信息體享信息完善的結果,發現新的消費價值,從而對消費剩余價值給予挖掘與利用。通過剩余價值積儲模式,形成結盟商家的固定消費群體。把市場中消費者的剩余價值進行積儲返還給消費者,從而形成拉動內需的真實可行的消費動力。
工程框架
建立納米式網絡消費工程對行業市場而言,在主導思想上必須是健康的、運行實施上必須是安全的,形成運營平臺三位一體式互利保障系統。
其一、運營管理平臺向供貨商所傳輸的信息能量源對供貨商而言是可行的,即綠色分銷能量的體現,實現供貨商的零庫存及良性現金流的保障;
解決:
1、以銷定產、向終端要新品。
2、實施零庫存、滾動現金流。
3、保障固定目標消費人群。
其二、運營管理平臺在對待區域加盟商應做到經營合作的長遠性與可操作性,即保障加盟商的利益不受傷害;
解決:
1、綜合全面性人力資源培訓。
2、區域倉庫貨品按揭式風險支持。
3、業務指導及拓展方案的科學性。
其三、運營管理平臺在對待消費群體而言是可產生互動性參與及消費積儲獎勵的綜合保障;
解決:
1、電子商務系統與物流賣場的連接。
2、剩余價值轉化消費積儲的兌現。
3、會員的各項保障措施及法律文本協議。
第三方管理平臺的工作說明
1、總體消費過程中的宣傳與媒體發布;
2、總體運營的全程電子系統管理平臺;
3、消費積儲的經濟保障與物流倉儲的建立。
消費儲值
人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均為平臺的消費主體,消費者持有消費儲值卡進行會員消費,消費時均可得到工程運營管理中心加盟商家的消費積分統計,當該消費積儲卡滿足一個積分統計且累計一個月時間即可得到工程運營管理中心消費積儲的獎勵兌現。中心會員在全國各地的消費均可進入工程運營管理中心平臺的統計之中,使會員享受市場新時期商家大結盟、聯合齊消費的全新消費渠道之中,同時,獲得其消費積儲的剩余價值利潤。
解析納米法則
消費積儲卡對商家而言是各行各業的千種萬種商品流入進來,加盟而聯合在一起的綜合大型管理平臺,商家的物流匯集就象納米的間距一樣,千絲萬縷的物流渠道緊密地涌向管理樞紐機構,與管理運營中心結盟成牢不可破的緊密關系,也就是在自然界中的質變化和量變化的關系,由每一個納米單一體系而形成了綜合的物質體系。
消費積儲卡對消費者而言由于消費是異質消費、異地同購、綜合剩余價值,所以每次流向消費積儲卡里面的積分按運營管理中心的要求卻是統一的,消費者整體的消費過程發生了納米裂變效應,也就是由一個納米點穿連成一條納米線,再由一條納米線編繪成一個物質面,形成了各異商品市場面積的永久完善與長期懶與生存的納米網絡群體,在這里也可以稱其為“螞蟻經濟效應”。
舉例說明
目標消費人群設計
4億城市人群×80%(奔小康人群)×20%(有效消費人群)
=6千4萬消費人群
9億農民人群×20%(奔小康人群)×20%(有效消費人群)
=3千6萬消費人群
合計:1億消費人群
綜合消費標準設計
定律設計一個人一個月消費100元統計,由于制度設計為當月消費次月返獎,系統占用資金至少40天(其中10天為結算時間)。積分按10%的消費總量的70%返還,系統占用資金7億,擁有資金3億。如此巨大的市場貯備還有誰不想擁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