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直銷牌照: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發布: 2006-08-01 00:00:00 作者: 來源:

不日前與一位直銷行業媒體的記者朋友聊天,他告訴我繼美商雅芳之后又有四家企業獲得了直銷牌照。分別是外資直銷企業如新、寶健,內資企業大連珍奧和東北蟻力神。這位記者朋友對上述幾家拿牌企業發表了一些看法,我個人認為是尊重事實的,是十分中肯的。對記者朋友表示將對拿牌企業搞合法傳銷進行決不手軟的揭露報道,讓我對這位新聞騎士尊敬之情油然而生。或許,未來直銷行業的監督和輿論引導就要靠這幫正直的新聞騎士了。
我想這四家企業在獲知得到了直銷牌照后有三家會舉行慶功宴,或許只有如新公司未必會對已經批復的直銷區域表示滿意,如果如新不能順利開展其它省級分公司的直銷許可,那幺業績就會受到強烈影響。即使順利開展了,業績也會受到影響,除非一些工商機關在監管時閉一只眼。
那么另外幾家為什幺會舉行慶功宴呢?因為它們都會認為直銷牌照將是其今后淘金的不二法門。蟻力神在國內其實是個很有爭議的企業,由小品明星趙本山代言的蟻力神廣告據傳曾經因夸大功效遭禁,但這似乎一點也不妨礙蟻力神獲得直銷牌照。再看大連珍奧甚至連獎金方案都沒有出臺也可以拿到直銷牌照,其當家陳玉松言曰“需要根據情況來制定獎金制度,原則上不超過30%。”各位看官注意到沒有,國家三令五申強調的直銷員獎金撥出比例在這里已墮化為“原則上”了。
國家出臺《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的初衷是好的,一是可以從根本上緩解直銷企業在操作直銷教育時的癲狂,使直銷員之人性不至于被蠱惑,從而從根本上緩解涉嫌非法傳銷的直銷行為給社會穩定帶來的負面作用;二是可以解決一些直銷企業的稅源長期流失問題,備案制度解決了直銷企業隱瞞人員及收入給國家稅收帶來的損失;三是可以讓那些有實力、產品卓越的企業進入新藍海,便于培育民族企業使其做大做強。
而事實是,現有的法規制度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在有了直銷牌照這個概念后,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直銷研究人士都覺得拿牌企業對于那些未拿牌的企業將形成市場剿滅,沒有拿到牌照的企業即使國家不監管也很難生存。而在深入了解并在與很多直銷商的深度溝通后,便發現這或許是我們對直銷牌照的寄托過于厚重了,直銷的核心——獎金制度和教育模式才是廣大直銷商所關注的,企業拿不拿牌是其次。很多直銷商對我說“劉老師,現今的直銷牌照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呀!”其中意味令人咀嚼不盡。
由此看來直銷牌照的發放對促進民族直銷產業的發展是否呈積極意義,暫時還真捏拿不準。不過按照現在直銷牌照的發放套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曾被直銷雜志曝光的,在直銷行業臭名昭著的湖北林楓集團肯定會拿到直銷牌照,我們也相信早先鳳凰衛視對該公司老板的專訪可以混淆很多民眾的視聽,能美化這個企業在政府眼中的形象以增加其拿牌的籌碼。
假如曾經轟轟烈烈搞非法傳銷而遭人唾棄的企業都拿牌了,這是否意味著一批靠非法傳銷起家的組織將因直銷立法而洗掉原罪?那幺這個行業所倡導的“公平、公開、公正”何從談起?
作為獨立直銷研究人士,我提請政府重視直銷發牌過程中的合情、合理、合法,并建議政府建立和健全直銷觀察員制度,聘請各界人士出任直銷觀察員,既可揭露立法后的直銷違規企業,也可對直銷行業執法機關起到監督作用,可謂一舉兩得。也只有建立和健全直銷觀察員制度才可以避免一旦直銷行業監管權力腐敗后的合法傳銷滋生,肅清行業環境而讓直銷在中國能夠獲得新生。
我想這四家企業在獲知得到了直銷牌照后有三家會舉行慶功宴,或許只有如新公司未必會對已經批復的直銷區域表示滿意,如果如新不能順利開展其它省級分公司的直銷許可,那幺業績就會受到強烈影響。即使順利開展了,業績也會受到影響,除非一些工商機關在監管時閉一只眼。
那么另外幾家為什幺會舉行慶功宴呢?因為它們都會認為直銷牌照將是其今后淘金的不二法門。蟻力神在國內其實是個很有爭議的企業,由小品明星趙本山代言的蟻力神廣告據傳曾經因夸大功效遭禁,但這似乎一點也不妨礙蟻力神獲得直銷牌照。再看大連珍奧甚至連獎金方案都沒有出臺也可以拿到直銷牌照,其當家陳玉松言曰“需要根據情況來制定獎金制度,原則上不超過30%。”各位看官注意到沒有,國家三令五申強調的直銷員獎金撥出比例在這里已墮化為“原則上”了。
國家出臺《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的初衷是好的,一是可以從根本上緩解直銷企業在操作直銷教育時的癲狂,使直銷員之人性不至于被蠱惑,從而從根本上緩解涉嫌非法傳銷的直銷行為給社會穩定帶來的負面作用;二是可以解決一些直銷企業的稅源長期流失問題,備案制度解決了直銷企業隱瞞人員及收入給國家稅收帶來的損失;三是可以讓那些有實力、產品卓越的企業進入新藍海,便于培育民族企業使其做大做強。
而事實是,現有的法規制度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在有了直銷牌照這個概念后,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直銷研究人士都覺得拿牌企業對于那些未拿牌的企業將形成市場剿滅,沒有拿到牌照的企業即使國家不監管也很難生存。而在深入了解并在與很多直銷商的深度溝通后,便發現這或許是我們對直銷牌照的寄托過于厚重了,直銷的核心——獎金制度和教育模式才是廣大直銷商所關注的,企業拿不拿牌是其次。很多直銷商對我說“劉老師,現今的直銷牌照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呀!”其中意味令人咀嚼不盡。
由此看來直銷牌照的發放對促進民族直銷產業的發展是否呈積極意義,暫時還真捏拿不準。不過按照現在直銷牌照的發放套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曾被直銷雜志曝光的,在直銷行業臭名昭著的湖北林楓集團肯定會拿到直銷牌照,我們也相信早先鳳凰衛視對該公司老板的專訪可以混淆很多民眾的視聽,能美化這個企業在政府眼中的形象以增加其拿牌的籌碼。
假如曾經轟轟烈烈搞非法傳銷而遭人唾棄的企業都拿牌了,這是否意味著一批靠非法傳銷起家的組織將因直銷立法而洗掉原罪?那幺這個行業所倡導的“公平、公開、公正”何從談起?
作為獨立直銷研究人士,我提請政府重視直銷發牌過程中的合情、合理、合法,并建議政府建立和健全直銷觀察員制度,聘請各界人士出任直銷觀察員,既可揭露立法后的直銷違規企業,也可對直銷行業執法機關起到監督作用,可謂一舉兩得。也只有建立和健全直銷觀察員制度才可以避免一旦直銷行業監管權力腐敗后的合法傳銷滋生,肅清行業環境而讓直銷在中國能夠獲得新生。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