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締造“國際天獅”的奧秘
發布: 2006-11-01 00:00:00 作者: 李金元 來源:

他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世界上有幾百萬不同膚色的人在為他工作,他生產的五大系列近200個高科技生物產品遍布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南北美、東西歐、東南亞、南亞及澳洲的103個國家和地區的分公司里,中國 的五星紅旗每天準時升起;嘹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聲震天。
他曾拿出100輛寶馬轎車,30架飛機和40艘游艇來獎勵在海外有突出貢獻的員工。頒獎時,地面,空中和水上熱鬧非凡,金發碧眼的老外們驚嘆不已:怎么?中國人給外國人頒獎?這位中國的企業家可玩大了!
這位中國企業家就是48歲的直銷天王李金元,天獅集團在他的領導下,像一只東方雄獅躍然而起,屹立于世界之林。
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天獅集團為什么能夠在“灰色直銷”領域,從一家投資僅2000萬元的民營企業迅速成長為業務輻射近180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國集團?帶著諸多疑問,我們走進神秘的直銷天國……
敢想敢干,走在機遇的前面
李金元1958年6月出生在河北滄州李龍屯村。三年的自然災害讓他早早把饑餓與貧窮聯系在一起,他立志必須趕走貧窮。
“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別人還不敢干的時候,李金元已經放開手腳了;在別人想干的時候,李金元已經成為駕馭市場的“老手”了。在改革開放初期,李金元以“老手”的身份出現在了滄州的商海中。他到廣州販手表,到溫州販服裝,到內蒙古販羊皮,到青海販糧食,自己還成立了一個貿易公司。當人們開始穿起高檔服裝,需要干洗的時候,李金元已經制造干洗機賣給干洗店,他從不步別人的后塵——跟著別人開干洗店,而是另辟蹊徑,獨爆冷門兒。總是比別人早走一步,早抓一步。
大風大浪,喚醒桑梓雄獅
1993年,35歲的李金元帶著他的伙伴來到天津創業時,給公司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他將家鄉——滄州“獅子城”的“獅”與天津的“天”字聯系在一起,給公司起名“天獅”。
當時天獅公司還與直銷沒有任何關系,主要從事房地產業。但李金元剛進入房地產業就遭遇國務院加強監管的“風暴”,他的投資顆粒無收。他又將精力轉向了天然動植物功能素骨參的制造。經過9個月的努力,很快進入了緊張的試車階段。可是,三個多月過去了,產品卻一直沒有走出生產錢。當李金元回頭找項目發明人時,那個人早已銷聲匿跡,他被騙了!1200萬!就這樣一下子砸進去了,連一個響都沒聽到。
雖然他再次失敗,但這次嘗試卻使他開始了直銷事業。
他求助于中國著名的食品專家,天津市衛生防疫站權威人士鄭彭然。他知道,要想讓企業出產品,必須求教于專家,這樣才有保障。幾個月過去了,產品終于走出了生產線,此時的產品已不是骨參,而是高鈣營養素。其后短短3年間,李金元在全國發展了大約300萬人的直銷隊伍,據說有5000萬人使用了高鈣素產品。僅20個月里,天獅靠直銷就有了19.89億元的銷售額,利潤高達6.39億元。
眼看著企業飛煌騰達,隊伍越來越壯大。然而,1998年,國務院發出了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直銷和傳銷企業必須轉軌轉制,實行店鋪經營。當時全國有350多萬人要在短時間內將總價值達一億多元的貨物退回天獅集團。這無疑讓李金元又一次面臨死亡。
峰回路轉,異地重生
李金元忍痛下定決心:我必須要聽從國家的政策,轉軌轉制,給國家創造一個良好的出臺政策的環境,對國家和顧客都要有一個交待。
李金元在以頑強的毅力維持國內市場的同時,也瞄準了前景廣闊的海外市場,開始了第二次創業:他要把天獅集團的產品通過網絡直銷的方式打到國外去。
初進俄羅斯時,李金元在圣彼得保營建銷售隊伍,前來聽講座的人不少,購買產品的卻不多。盡管如此,他絲毫沒有放棄對國外市場的追求,天獅人憑借自身頑強的毅力和多年來在逆境中磨練的一顆堅強的心,用四兩撥千斤的辦法,一寸寸地撬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
獨到眼光,全球謀略
2005年9月,《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正式頒布,“十一五”期間,中國將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將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產品出口,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天獅無疑是其中的典范。
“以面找點,以點帶面”——“當初天獅進入海外市場,采取的是‘以面找點,以點帶面’的方法,就像是在一塊地里撒上一把豆子,看看哪些地方能長出豆苗來,這些地方就是適合發展的土壤,找準之后再重點發展,使它能夠繁榮起來。”
“尊重差異,法為己用”——面對文化差異,天獅的做法是“尊重”,以積極的心態去適應當地的文化。大量的本地員工被吸引到天獅,更多的本地經營理念被應用到企業管理中。“
輝煌秘訣——“新置換理論”
天獅集團在世界五大洲9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這樣全球性的發展,其成功秘訣離不開獨到的管理理念和戰略思維。
那就是通過一系列的“置換”,實現了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第一,實行制度創新,以現代企業制度置換家族制。
第二,擴充人力資源網和國際教育網,通過人力資本的開發和運用,實現對人的有效置換。通過六網互動,整合公司內外資源。
蒼天大樹難忘根,不計得失報社會
成功后的李金元沒有忘記祖國人民,積極回報社會。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小企業屬于自己,大企業屬于社會。”
1996年,他捐資40萬元資助天津市200名特困大學生入學;1997年出資800萬元幫助西部貧困地區建希望小學;1998年抗洪救災捐款捐物2200萬元,全國抗“非典”時期捐贈累計4500萬元的現金和健康產品……
他曾在胡潤制作的中國大陸慈善榜上,以6600多萬元捐贈排名第三。
談到天獅的未來,李金元總裁告訴記者:“天獅進入世界500強是我們的目標。相信這一天會盡快到來!”
他曾拿出100輛寶馬轎車,30架飛機和40艘游艇來獎勵在海外有突出貢獻的員工。頒獎時,地面,空中和水上熱鬧非凡,金發碧眼的老外們驚嘆不已:怎么?中國人給外國人頒獎?這位中國的企業家可玩大了!
這位中國企業家就是48歲的直銷天王李金元,天獅集團在他的領導下,像一只東方雄獅躍然而起,屹立于世界之林。
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天獅集團為什么能夠在“灰色直銷”領域,從一家投資僅2000萬元的民營企業迅速成長為業務輻射近180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國集團?帶著諸多疑問,我們走進神秘的直銷天國……
敢想敢干,走在機遇的前面
李金元1958年6月出生在河北滄州李龍屯村。三年的自然災害讓他早早把饑餓與貧窮聯系在一起,他立志必須趕走貧窮。
“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別人還不敢干的時候,李金元已經放開手腳了;在別人想干的時候,李金元已經成為駕馭市場的“老手”了。在改革開放初期,李金元以“老手”的身份出現在了滄州的商海中。他到廣州販手表,到溫州販服裝,到內蒙古販羊皮,到青海販糧食,自己還成立了一個貿易公司。當人們開始穿起高檔服裝,需要干洗的時候,李金元已經制造干洗機賣給干洗店,他從不步別人的后塵——跟著別人開干洗店,而是另辟蹊徑,獨爆冷門兒。總是比別人早走一步,早抓一步。
大風大浪,喚醒桑梓雄獅
1993年,35歲的李金元帶著他的伙伴來到天津創業時,給公司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他將家鄉——滄州“獅子城”的“獅”與天津的“天”字聯系在一起,給公司起名“天獅”。
當時天獅公司還與直銷沒有任何關系,主要從事房地產業。但李金元剛進入房地產業就遭遇國務院加強監管的“風暴”,他的投資顆粒無收。他又將精力轉向了天然動植物功能素骨參的制造。經過9個月的努力,很快進入了緊張的試車階段。可是,三個多月過去了,產品卻一直沒有走出生產錢。當李金元回頭找項目發明人時,那個人早已銷聲匿跡,他被騙了!1200萬!就這樣一下子砸進去了,連一個響都沒聽到。
雖然他再次失敗,但這次嘗試卻使他開始了直銷事業。
他求助于中國著名的食品專家,天津市衛生防疫站權威人士鄭彭然。他知道,要想讓企業出產品,必須求教于專家,這樣才有保障。幾個月過去了,產品終于走出了生產線,此時的產品已不是骨參,而是高鈣營養素。其后短短3年間,李金元在全國發展了大約300萬人的直銷隊伍,據說有5000萬人使用了高鈣素產品。僅20個月里,天獅靠直銷就有了19.89億元的銷售額,利潤高達6.39億元。
眼看著企業飛煌騰達,隊伍越來越壯大。然而,1998年,國務院發出了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直銷和傳銷企業必須轉軌轉制,實行店鋪經營。當時全國有350多萬人要在短時間內將總價值達一億多元的貨物退回天獅集團。這無疑讓李金元又一次面臨死亡。
峰回路轉,異地重生
李金元忍痛下定決心:我必須要聽從國家的政策,轉軌轉制,給國家創造一個良好的出臺政策的環境,對國家和顧客都要有一個交待。
李金元在以頑強的毅力維持國內市場的同時,也瞄準了前景廣闊的海外市場,開始了第二次創業:他要把天獅集團的產品通過網絡直銷的方式打到國外去。
初進俄羅斯時,李金元在圣彼得保營建銷售隊伍,前來聽講座的人不少,購買產品的卻不多。盡管如此,他絲毫沒有放棄對國外市場的追求,天獅人憑借自身頑強的毅力和多年來在逆境中磨練的一顆堅強的心,用四兩撥千斤的辦法,一寸寸地撬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
獨到眼光,全球謀略
2005年9月,《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正式頒布,“十一五”期間,中國將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將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產品出口,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天獅無疑是其中的典范。
“以面找點,以點帶面”——“當初天獅進入海外市場,采取的是‘以面找點,以點帶面’的方法,就像是在一塊地里撒上一把豆子,看看哪些地方能長出豆苗來,這些地方就是適合發展的土壤,找準之后再重點發展,使它能夠繁榮起來。”
“尊重差異,法為己用”——面對文化差異,天獅的做法是“尊重”,以積極的心態去適應當地的文化。大量的本地員工被吸引到天獅,更多的本地經營理念被應用到企業管理中。“
輝煌秘訣——“新置換理論”
天獅集團在世界五大洲9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這樣全球性的發展,其成功秘訣離不開獨到的管理理念和戰略思維。
那就是通過一系列的“置換”,實現了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第一,實行制度創新,以現代企業制度置換家族制。
第二,擴充人力資源網和國際教育網,通過人力資本的開發和運用,實現對人的有效置換。通過六網互動,整合公司內外資源。
蒼天大樹難忘根,不計得失報社會
成功后的李金元沒有忘記祖國人民,積極回報社會。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小企業屬于自己,大企業屬于社會。”
1996年,他捐資40萬元資助天津市200名特困大學生入學;1997年出資800萬元幫助西部貧困地區建希望小學;1998年抗洪救災捐款捐物2200萬元,全國抗“非典”時期捐贈累計4500萬元的現金和健康產品……
他曾在胡潤制作的中國大陸慈善榜上,以6600多萬元捐贈排名第三。
談到天獅的未來,李金元總裁告訴記者:“天獅進入世界500強是我們的目標。相信這一天會盡快到來!”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