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牌直銷企業等待調整 未獲牌企業退出直銷領域
發布: 2006-11-30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直到被業界稱為“大限”的2006年12月1日下午5點多鐘,安利、玫琳凱、完美3家企業的名字才出現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站上的獲牌企業名單中。這3大直銷巨頭在外商投資直銷轉型企業拿牌的最后期限被放行,意味著他們今后將以直銷企業的身份和模式運作。
獲牌后還有許多事要做
獲得直銷牌照后,幾大企業都選擇了低調處理。
安利公關部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正等待總公司制定相關的政策,具體的調整方案還在制定當中。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今后將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完成,如在各個獲批地區建立服務網點,對直銷員進行招募和培訓等。據了解,安利早在今年3月就提出了轉型方案,今后還將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
完美相關負責人也對媒體表示,拿牌以后,轉型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研究和準備。現在完美已經在籌劃的方案是將專賣店轉型為服務網點,把推銷員通過培訓、考試轉為直銷員。
“對企業來說,拿牌僅是工作的第一步,如何真正按照政府的直銷法規把轉型落到實處才是關鍵。”直銷專家這樣表示。
據了解,企業拿到直銷牌照后,并不等于可以很輕松地開展業務了,他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首家獲牌企業雅芳,目前也正在摸索中前行。雅芳(中國)總裁高壽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拿到牌照后才發現,按照商務部的規定,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到現在,我們也不敢說全部完成了,只能算告一段落。”例如,直銷企業要有2000萬元的保證金,除此以外,企業每個月還要向銀行報備直銷的銷售額。如果銷售額超過1.5億元,2000萬元保證金就不夠了,要補交到銷售額的15%。此外,直銷企業拿牌后,要在信息披露、直銷員審批、報備等很多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同時,將全國6000余家專賣店轉變為服務網點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直銷行業的兩條法規、一個細則,都需要一條條解讀。”高壽康這樣對媒體表示。
未獲牌企業退出直銷界
12月1日是《直銷管理辦法》實施一周年的日子,而對于10家被特許以“店鋪+推銷員”形式經營的外資轉型企業,則意味著一年的調整和申請牌照期限已到。按照規定,如未獲得牌照,就不能繼續以直銷模式運作。
據悉,1998年,國家禁止“傳銷”后,安利、雅芳、玫琳凱等10家外資企業被批準改用“店鋪+推銷員”的方式轉型經營。2005年11月1日《禁止傳銷條例》正式生效,2005年12月1日《直銷管理條例》以及三部配套“方法”同時生效。安利、玫琳凱等10大轉型外商投資直銷企業的轉型最后期限定為2006年11月30日。根據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的有關規定,外商投資直銷轉型企業的系列相關規定將會在12月1日廢止。
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實際上,在1998年以后,堅持按照轉型企業模式運作的只有雅芳、安利、完美、玫琳凱,其他企業基本上是退出了直銷界,轉入了傳統經營模式。而在去年8月份,直銷條例出來以后,很多企業又返回來申請牌照。如今,特百惠已徹底轉型為傳統的零售企業,百美、娜麗絲早就退出了直銷市場。目前僅剩尚赫、日暉兩家企業仍未拿牌。
無牌直銷最高罰50萬元
直銷界“大限”過后,意味著“轉型企業”的說法將從此消失,工商部門作為直銷監管部門,不再考慮“轉型企業”是否轉型,將按照《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嚴格執法監管。
據悉,《直銷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后,2005年12月31日,商務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廢止外商投資轉型企業有關規定的公告》,自2006年12月1日起,未依法獲得直銷許可,以店鋪加雇傭推銷人員(系指非企業正式雇員,通過為該企業推銷產品取得勞動報酬的人員)從事經營活動的,將按照《直銷管理條例》第39條關于未經批準從事直銷活動的規定查處。根據《直銷管理條例》規定,未經批準從事直銷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直銷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并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依法予以取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獲牌后還有許多事要做
獲得直銷牌照后,幾大企業都選擇了低調處理。
安利公關部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正等待總公司制定相關的政策,具體的調整方案還在制定當中。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今后將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完成,如在各個獲批地區建立服務網點,對直銷員進行招募和培訓等。據了解,安利早在今年3月就提出了轉型方案,今后還將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
完美相關負責人也對媒體表示,拿牌以后,轉型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研究和準備。現在完美已經在籌劃的方案是將專賣店轉型為服務網點,把推銷員通過培訓、考試轉為直銷員。
“對企業來說,拿牌僅是工作的第一步,如何真正按照政府的直銷法規把轉型落到實處才是關鍵。”直銷專家這樣表示。
據了解,企業拿到直銷牌照后,并不等于可以很輕松地開展業務了,他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首家獲牌企業雅芳,目前也正在摸索中前行。雅芳(中國)總裁高壽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拿到牌照后才發現,按照商務部的規定,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到現在,我們也不敢說全部完成了,只能算告一段落。”例如,直銷企業要有2000萬元的保證金,除此以外,企業每個月還要向銀行報備直銷的銷售額。如果銷售額超過1.5億元,2000萬元保證金就不夠了,要補交到銷售額的15%。此外,直銷企業拿牌后,要在信息披露、直銷員審批、報備等很多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同時,將全國6000余家專賣店轉變為服務網點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直銷行業的兩條法規、一個細則,都需要一條條解讀。”高壽康這樣對媒體表示。
未獲牌企業退出直銷界
12月1日是《直銷管理辦法》實施一周年的日子,而對于10家被特許以“店鋪+推銷員”形式經營的外資轉型企業,則意味著一年的調整和申請牌照期限已到。按照規定,如未獲得牌照,就不能繼續以直銷模式運作。
據悉,1998年,國家禁止“傳銷”后,安利、雅芳、玫琳凱等10家外資企業被批準改用“店鋪+推銷員”的方式轉型經營。2005年11月1日《禁止傳銷條例》正式生效,2005年12月1日《直銷管理條例》以及三部配套“方法”同時生效。安利、玫琳凱等10大轉型外商投資直銷企業的轉型最后期限定為2006年11月30日。根據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的有關規定,外商投資直銷轉型企業的系列相關規定將會在12月1日廢止。
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實際上,在1998年以后,堅持按照轉型企業模式運作的只有雅芳、安利、完美、玫琳凱,其他企業基本上是退出了直銷界,轉入了傳統經營模式。而在去年8月份,直銷條例出來以后,很多企業又返回來申請牌照。如今,特百惠已徹底轉型為傳統的零售企業,百美、娜麗絲早就退出了直銷市場。目前僅剩尚赫、日暉兩家企業仍未拿牌。
無牌直銷最高罰50萬元
直銷界“大限”過后,意味著“轉型企業”的說法將從此消失,工商部門作為直銷監管部門,不再考慮“轉型企業”是否轉型,將按照《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嚴格執法監管。
據悉,《直銷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后,2005年12月31日,商務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廢止外商投資轉型企業有關規定的公告》,自2006年12月1日起,未依法獲得直銷許可,以店鋪加雇傭推銷人員(系指非企業正式雇員,通過為該企業推銷產品取得勞動報酬的人員)從事經營活動的,將按照《直銷管理條例》第39條關于未經批準從事直銷活動的規定查處。根據《直銷管理條例》規定,未經批準從事直銷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直銷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并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依法予以取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外資轉型直銷企業今起解除保護傘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