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吃油三建議
發布: 2007-01-31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吃東西認牌子似乎越來越流行,但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于化民提醒說,對食用油千萬不能長期吃一個品種。
于化民說,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現在人們大都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目前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等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已經成為廣大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可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依然逐年增高。這是為什么呢?最新的研究發現,不飽和脂肪酸可分為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只有ω-3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才能改善細胞攜氧能力,軟化血管,降低血液黏滯度。而上述植物油,其脂肪酸的組成是以ω-6脂肪酸為主,這是這些食用油的重大缺陷。
關于如何科學吃油,于化民給出了三條建議:
1、把亞麻籽油當做主要食用油。因為亞麻籽油富含ω-3脂肪酸。
2、自制調和油。居民可以用不同的食用植物油進行合理配比,比例是:一份亞麻籽油與兩份大豆油或兩份花生油調和食用。當然,能與橄欖油及茶籽油調和效果更佳。
3、避免長期單一地攝入富含ω-6脂肪酸的食用油
于化民說,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現在人們大都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目前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等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已經成為廣大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可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依然逐年增高。這是為什么呢?最新的研究發現,不飽和脂肪酸可分為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只有ω-3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才能改善細胞攜氧能力,軟化血管,降低血液黏滯度。而上述植物油,其脂肪酸的組成是以ω-6脂肪酸為主,這是這些食用油的重大缺陷。
關于如何科學吃油,于化民給出了三條建議:
1、把亞麻籽油當做主要食用油。因為亞麻籽油富含ω-3脂肪酸。
2、自制調和油。居民可以用不同的食用植物油進行合理配比,比例是:一份亞麻籽油與兩份大豆油或兩份花生油調和食用。當然,能與橄欖油及茶籽油調和效果更佳。
3、避免長期單一地攝入富含ω-6脂肪酸的食用油
上一篇:只吹風、沒動靜?別把嚴管校外培訓當“... 下一篇: 肝火旺盛的解決辦法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