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007挖人行動真相
發布: 2008-04-25 13:37:06 作者: 姜汝祥 來源: 中國管理傳播

四年前,我為萬科提供戰略咨詢時,萬科就明確提出——“萬科應當向制造業學習”。為什么要學習制造業?當時,萬科總經理郁亮如此回答:
“房地產行業不可能長期維持高利潤率,住宅產業一定會像制造業一樣走向充分競爭,所以,萬科要向制造業學習,學習他們對成本的控制,學習他們對性價比的追求,學習他們對存貨的管理,學習他們對營銷渠道的開辟,學習他們品牌的建立!”
四年后,再看看當時郁亮這番話,實在是感慨萬千。房價的背后是利潤,這誰不懂?但這種道理很多地產商是不愿意接受的,于是一流公司與三流公司的差別就在這里,萬科這樣的公司相信,利潤是這個世界上最靠不住的,創造利潤的團隊能力才是真正靠得住的。而三流的公司相信利潤是硬道理,所以,與利潤相關的資金、土地就被看得無比重要!
在這種意義上,我們就可以解讀萬科最近的人才行動——“007挖人行動”真相。2007年7月,萬科將新一輪的招聘行動命名為“007計劃”,開始在各個方面引進一批跨行業的跨國公司精英人才。自“007計劃”開展以來,截至去年底,萬科已陸續引進32名跨行業管理人才出任要職。包括之前在寶潔公司負責ECR(品類管理)的陳東峰、曾任百安居中國區副總裁的袁伯銀、原萬博宣偉國際公關公司(中國區)消費品及醫療領域負責人于玉光、曾任仲量聯行亞太區董事和資產管理總監的許國鴻等等。
用郁亮的話來說,所謂“007行動”,就是萬科要去挖一批在全球性企業工作過的,在比萬科還大的公司的管理崗位工作過的,也就是大白話講的“見過世面的人”,這些人會告訴我們,所謂利潤,無非就是不同的人對同一數字的不同看法。
利潤不僅可以從成本中來,也不只可以從價格中來,利潤可以從應收賬款管理、存貨管理、輕資產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方式中來,也可以從融資渠道管理、風險管理與控制中來,更可以從供應鏈管理、品牌建設、戰略結盟、收購兼并,甚至社會責任中來。
所有以上這些因素,不就是所謂的精細化管理或集約化管理嗎?或者按照萬科的說法,這叫有質量的增長!而我所理解的有質量增長,或者向管理要效益,無非就是向“開放競爭的市場要素”要效益,而不是去向“壟斷要素”要暴利!
在這種邏輯下,可以很自然地推出一個結果,就公司能力結構而言,國內大部分房地產公司目前的利潤優勢與競爭優勢都注定是暫時而短暫的。因為這些公司的能力主要建立在土地上,建立在住宅市場過盛的需求上。
有了以上背景,我們就懂了,在目前房地產市場價格僵持的時候,價格從來都不是我們反感的對象,我們反感的對象是價格暴漲背后的權錢交易,反感的是暴利被集中在一群“侏儒企業家”手中!
我們大家都知道,二十多年前,王石帶領萬科成為中國企業職業化的代表,萬科文化也成了中國新一代白領的精神家園——那就是開放透明,規范簡單的商業文化。而所有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基本的假定之上,那就是市場化的經營環境。
若干年前,我與王石交流過,當談到他在萬科堅決實行陽光下的利潤,堅決不行賄,堅決不做25%以上利潤項目時,我笑著對他說,你是在賭中國房地產行業一定會往市場化法治方向走呀。王石點頭說,我堅信中國的市場經濟不會走回頭路,萬科絕對不做被歷史拋棄的既得利益者,萬科要做房地產行業的領跑者!
而要做到這一點,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萬科職業經理層的升級,因此,萬科還會加快“007行動”的步伐,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房地產行業有比漲價更好賺錢的方法,那就是投資人才,投資團隊,萬科可以做到的,你也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