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傳銷魔窟20天 女大學生把父親也騙進去了
發布: 2008-04-05 15:32:59 作者: 何勇 來源: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4月2日,在成都醫學院舉行的反傳銷大型活動現場,女大學生林宜向全校師生講述了自己誤入非法傳銷魔窟的經歷。成都市工商局直銷管理處李奇處長稱,這是高校受騙學生現身以案說法的首例,并且目前校園傳銷作案又有新招。
經歷傳銷魔窟驚險20天
A遭遇“殺熟”
2007年11月21日,成都醫學院召開高校雙選會。護理專業的林宜沒有參加,這時候她已坐在前往陜西寶雞的火車上,去見她大一時的學友羅晶。羅晶在短信里數次邀請她去寶雞,“她說自己做的天津天獅化妝品生意一月可賺幾千元,讓我也去試試。” 林宜知道羅晶大二時退學自己出去闖,賺了不少錢。快到畢業時,羅晶短信頻頻。“我說還是想在這邊找工作暫時不去,羅晶就說我不重視友情。”她父母都見過羅晶,也同意女兒去會老友旅游幾日。高興地登上火車,林宜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老友使用了傳銷人員慣用的伎倆——“殺熟”。
B誤入魔窟
下了火車,林宜又坐上了前往羅晶住所的車,羅晶向林宜索要她的新款手機。“這哪是新款啊。”林宜說著把手機遞了去。還沒來得及要回就下車了。 走進一幢兩層平房,十幾個人擁上來倒水、削水果,林宜被奉為上賓。然后大家開始聊股票、期貨和國家大事……“他們一直說得讓你沒有思考的余地,直到他們說要開始上課。”這不正和電視中講的傳銷有些像?林宜想趕快離開,可門被迅速封住!一摸電話不在身上,羅晶在一旁微笑,此時,林宜哭泣、喊叫、掙扎都沒用了……
C被洗腦了
接下來是重復聽一樣的課程,聽一夜暴富的名人故事、聽改變觀念才能獲勝的哲理。林宜到陜西三天屋都沒出過,連晚上起床都有人跟著!六天后,羅晶悄悄說:“只要你能回答出每節課后的提問,就讓你回家。”林宜爽快答應。她用了8天時間就能回答每個問題,她逐漸被洗腦了。 被洗腦后,林宜向家里謊稱自己找到工作需要生活費2800元,用這錢買了一套天獅化妝品,交錢后成為了A級員工,按行話說,就是“上線”了。之后,她給爸爸打了電話,讓爸爸來寶雞看她的新工作好不好。
D脫離虎口
林光勇接到女兒電話時就起了疑心,他把一些錢和一支紅筆裝在貼身的衣兜里去了寶雞。一進屋,他看見地鋪就知道女兒陷入了圈套,可七八個彪形大漢擋在了門口。裝作被聽的課洗了腦,林光勇的表現讓監視他的三個大男人放松了警惕。晚上睡覺的時候,林光勇在被窩里用紅筆在兩張10元人民幣上寫了兩行字:我是人民教師,住在××地段,要報警。在女兒進入組織的20天,村里停電了,林光勇與修電線的電工攀談后,迅速回到平房二樓的陽臺,把事先寫好字的錢扔了下去,電工把錢撿了起來。
半小時不到,警察搗毀了傳銷窩,父女被護送上回成都的火車。上車后,林宜想起一群人追到火車站的場景,還打著寒戰…… 現狀 大學生反傳銷意識很淡
在成都醫學院,3年來已有3名同學掉進傳銷陷阱。學校因此展開反傳銷大型活動。專門管理實習就業工作的吳澤全老師擔心:大學生反傳銷意識真的還不夠。“他們都認為傳銷離自己很遠,不會上當,可誰能想到熟人一說就反應不過來了。” 市工商局直銷管理處鄧煒潔科長分析,由于就業壓力巨大,有的學生 “病急亂投醫”,同時現今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到畢業實習才開始面對生活磨礪,警惕性不夠成為了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傳銷有六大特點,‘殺’熟人、洗腦、高額返還說法、用商品做道具、價格虛高和組織嚴密。”鄧科長為師生們做了講座,她提醒同學們在找工作時,必須先核實公司相關情況,并告知家人,“不要受高工資誘惑,要先衡量自己的實力是否該拿高薪,不要想著天上能掉餡餅。”
行動 工商局打擊傳銷新形式
“(林宜)身陷傳銷窩點的案例,是一種新的傳銷形式。”市工商局直銷管理處處長李奇稱,新型傳銷模式打著社會上一些已經叫響的直銷、正在申請直銷的品牌作誘餌,讓群眾放松警惕性。“比如借天獅等品牌,掛羊頭賣狗肉,實質還是圈熟人宰熟人。”他告訴記者,一所名牌大學的學生也曾在成都本地遭遇新形式騙局。 據悉,本月,成都市工商局將在四川大學開展大型“揭秘求職、揭秘傳銷”宣講活動,教大學生怎樣防騙。(當事人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