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健:中國心 一世情
發布: 2009-04-10 09:44:43 作者: 鳴仁 來源: 寶健

——九旬美籍華人將退休金100多萬元捐助“希望工程”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需要做公益。孩子代表未來,有無限潛力,對他們的點滴幫助,都可能改變其人生的發展方向。”
——李道先生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寶健自主基金 發起人
寶健(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 總裁
3月28日上午, 在福建莆田鐘山鎮湖亭小學,年近九十的李嘉麒先生、王世勤女士老夫妻倆不遠萬里從美國趕過來,從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涂猛的手中接過榮譽證書,兩位老人向福建教育事業捐資40萬,重修改建了湖亭小學。
據了解,這是兩位老人向中國青基會捐助的第二筆款項,2008年6月在汶川地震發生后不久,李嘉麒先生、王世勤女士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寶健自主基金”捐助10萬美金,用于抗震救災。
100多萬元,對于李嘉麒、王世勤夫婦而言,是其畢生大部分積蓄。現在正值金融危機,大家都在思考如何節約開支,而這兩位老人卻將其捐出來,是什么使他們做出這樣的決定呢?他們有著怎么樣一種豁達的人生觀和財富觀呢?
李嘉麒、王世勤夫婦祖籍福建,在福建度過自己的童年時代,后來旅居美國數十年,但是至今鄉音未改,鄉情未了。
兩位老人的兒子,李道先生介紹說,父親李嘉麒先生一生從事電機工程和企業管理工作,母親王世勤女士則四十多年來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兩人都是普通的工作者,退休以后有一些養老金。
當問到為什么要把積蓄捐出來時,兩位老人坦言,捐款不是一時沖動,早在多年前,他們就有這樣的愿望。當看到家鄉還有孩子因為貧困,就學困難,不能獲得良好教育,就決定將錢捐給希望工程,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和學校。李道先生說,父親一直想為家鄉做一點事情,今天修建這所希望小學,終于讓父親如愿以償了。
記者看到兩位老人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慈祥寬厚,話語不多,穿著樸素,干凈大方。李道先生告訴記者,他曾問過老爺子老太太的人生感受,“母親說,這一家子平平安安的,雖然沒出什么大人物,但是每個孩子都健康、平安、喜樂的成長,真好。父親說,我覺得我們一家人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我能教育出這樣的子孫,我就覺的很驕傲了。”李道先生接著說,“我當時很感動。我和我太太講,我們過去更多的是得到,雖然我們也在付出,但是我們得到的比我們付出的要多很多。”
李道先生,作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寶健自主基金的發起人,坦承的表示自己受了父母的很大影響。讓他最得意的事情是,在他的努力下,寶健成立了一個長期的助學基金。他說服了寶健公司總部、員工和代理商,成立了 “寶健自主基金”,公司、員工和代理商每年拿出各自收入的百分之1,讓更多的孩子得到寶健公司長期穩定的資助。李道說,“我是這個事情的推動者,這個事情做成了我真的很高興。”
之所以定了這個百分之1的比例,是為了倡導大家公平捐贈。李道先生表示,“世界富豪捐1億,撿垃圾的人捐出100塊。這100塊的愛心價值并不比那1億要少。1億可能只是富豪的千分之一資產,100塊卻可能是撿垃圾的人一周的生活費。所以我們倡導百分之1的捐贈,不是比誰捐的多,而是倡導一種公益精神。”
目前,寶健自主基金已經捐建希望小學23所,為近萬名孩子提供公平受教育的機會。據了解,2009年將再有13所寶健希望小學建成,其中四川雅安希望小學的捐款主要來源于那老夫妻倆的10萬美元。
金融危機下,李道先生及寶健自主基金提出要“逆向公益”,也就是說,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需要做公益。越困難,才需要大家去關注那些弱勢群體。李道先生表示,盡管目前面臨金融危機的壓力,但孩子代表未來,有無限潛力,對他們的點滴幫助,都可能改變其人生的發展方向,寶健一定會將“3個百分之1”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