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在中國還能走多遠——價格戰的惡性競爭
發布: 2010-04-04 21:20:28 作者: 俊青 來源: 中國直銷網-zhixiaowang

“直銷在中國還能走多遠”,之所以會發如此感慨,并非杞人憂天,不是因為最近的雅芳“傳銷”事件,也不是因為中國直銷市場的混亂,而是一個可大可小的事實:價格戰的惡性競爭!
任何行業,一般會有以下五種類型企業,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服務,四流企業做差異化,五流企業做產品同質化,也就是打價格戰。“價格戰“被稱為沒有贏家的角逐,有專家指出,在價格大戰中沒有贏家。惡性價格戰不但會重創競爭對手,而且也有可能把自己也淘汰出局,即使僥幸生存下來,也已是傷痕累累,即使不虧,也只能是微利。可以說,對于行業來講,每次的激烈價格戰都會帶來整個行業的重新洗牌。
我們在這里就不討論其他行業了,就直接從我們最關心的直銷說起。直銷是一個正當的職業,在中國市場直銷占不到百分之一,所以直銷是未來四大商業運作模式趨勢之一。對于直銷員來說,他們的收入一般有兩部分,一方面是來自個人銷售,另一份是來自個人推薦團隊的發展積分。
在傳統直銷中,級別越高的人,能拿到的產品優惠就越大,這無形中對新人形成了一種壓力,銷售產品他們沒有優勢(如果公司價格管理不嚴格的話),為了拿到更大優惠的權利,他們只能通過進貨來充當業績,貨賣不出去了,就造成囤貨,最后以更低的價格賣出去;而產品不好銷售了,那么他們就只能拉人了,要不怎么總是有人說直銷和傳銷很難辨別,這也是新人沒辦法的辦法。
在最近幾年興起的電子商務直銷,稍微有進步了,因為他們不管級別,所有經銷商所拿到的代理價和原價都是一致的,公司都是規范好了。但是盡管如此,還是脫離不了惡性價格戰。如果公司有硬性規定,所有經銷商在網上銷售過程中,標價必須不低于原價,那么一個良好的公平競爭氣氛就能體現出來,而且維護了所有經銷商的利益,同時也能促進公司的長遠發展。但網絡市場的規范又談何容易,很多經銷商為了業績,為了穩定客戶源,以代理價賣出,甚至低于代理價的都有。同一種產品,各種標價都有,可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但是這些人也是在瞎忙活,到頭來差價沒賺到,積分也沒多少,你想繼續生存下去,你就得以拉人為主。我們經常喜歡說,以產品為導向,以銷售帶動事業的發展,但往往是事實跟你夢想的不能達成一致,相違背離。于是乎,很多人又把電子商務直銷,稱為為變相傳銷。
我相信很多人對“安利六六折、玫琳凱六二折、如新六二折”還是印象很深,沖業績保級,諸如低價叫賣,收購直銷產品的海報在街頭或各大網站都能出現,甚者還出現內部銷售人員相互爭奪客戶,相互爭奪市場的現象……就是這種“舍利保級” ,使得直銷市場越來越混亂。《直銷管理條例》規定:直銷企業應當在直銷產品上標明產品價格,該價格與服務網點展示的產品價格應當一致。直銷員必須按照標明的價格向消費者推銷產品。國家法規都規定了,我相信每個直銷企業都有統一的價格全國銷售,而且也會有公司內部管理制度等懲罰,但為什么直銷還是一直處于惡性價格戰中,這不得不讓自己反省,企業反省,國家反省。制度不是制定出來給人看的,而是用來實施的。
在價格戰中,雖然主要的責任不在于經銷商本人,因為大家都是為了競爭生存,但是同時經銷商也要意識到,持久的價格戰不僅個人利益受損失,傷害企業信譽,而且直接破壞了直銷是游戲規則,最終直接受益的是廣大消費者。所以主要責任在于企業的規范,同時經銷商也要團結起來,誰說競爭者就不能團結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要不價格戰越演越烈,直銷在中國究竟還能走多遠,真的并非杞人憂天!
祝愿中國直銷之路越來越平坦,直銷在中國的市場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