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與安利建“智慧慈善”
發布: 2010-02-05 20:28:31 作者: 鳴仁 來源: 公益時報

“智慧慈善”的產生是順應時代要求的產物,日益重視自己權益的普通捐款者,比任何時候都要關心所捐善款的使用情況,尤其是去年的汶川地震后,這種追問的呼聲日高,遺憾的是,沒有哪家慈善組織能夠交給普通捐款者一份明明白白的賬單。
在信息化的時代,網絡高度普及,我國網民的數量已超過美國的時代,慈善組織實現與捐款者的良好互動,在技術上已經不是難題:只要慈善組織有公開透明的意愿,尊重捐贈者的需求,“公開透明”在這個時代完全有可能實現。
而正是為了實現“透明慈善、高效慈善、快樂慈善、人人慈善”的長遠目標,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與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中華慈善總會等18家機構聯合啟動“智慧慈善”計劃,同時我國第一家慈善信息的公布平臺:“中國慈善信息平臺”上線。
“智慧慈善”的產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當政府部門愿意為慈善信息的公開提供各種支持,當企業也愿意提供資金和技術,慈善機構有足夠的信心實現與捐贈者的良好互動嗎?
正如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所說,“智慧慈善”既是一個理想,又是一個具體目標,更是行動計劃。如果能夠真正實現“透明慈善、高效慈善、快樂慈善、人人慈善”的目標,需要慈善領域中各方面的努力。
政府部門要成為引領者
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在論壇上呼吁,各級民政部門要積極引導和促進慈善領域信息化建設,健全和完善慈善信息審批和披露制度,盡快建立信息服務平臺,成為這場變革的引領者,并在此基礎上積極倡導現代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建立起基于平等互助,以普通民眾、企業為捐贈重點,以企業組織為實施主體,透明高效人人參與的現代慈善與社會服務體系。
“政府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手段非常單一,財政購買慈善組織服務的理念還沒有得到廣泛地認同。所以,政府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甚至可以說才剛剛起步!泵裾可鐣@痛壬剖聵I促進司慈善和社會捐助處處長鄭遠長認為。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王素英樂觀地預計,智慧慈善無疑會給政府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一是推動政府慈善管理制度的創新,智慧慈善為政府建立一個及時的、開放的、多維的、高效的慈善體系管理,提供了一種可能;二是推動政府慈善服務的創新。智慧慈善為政府建立一個透明、高效、及時回應社會需求的慈善服務體系提供了可能。
慈善組織需要可操作的建議
“各類慈善組織要積極應對信息技術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加強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建設,成為這場變革的實踐者,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不斷提高組織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斷提高組織的管理能力和運作效力。同時,積極參與到行業的規范化和自律建設中,推動整個慈善行業的健康發展!备]玉沛副部長說。
其實對于慈善組織而言,除了要加強組織自身的信息化的建設,還要面臨如何吸引現代化的人才,如何引進先進的管理方式的困難。在信息化的時代,對于慈善組織而言,是解決自身一些問題的機遇,當然也是挑戰。鄭遠長認為,慈善的信息化核心是抓住關鍵問題,做到透明慈善。但是“我們怎樣來研究和規范慈善的信息化?研究如何把新技術和方法運用到工作中來,并且是以低成本的方式運用到工作中來?需要從更可操作的角度來提出建議。”
企業要成為變革推動者
安利為這次活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談到‘智慧慈善’這個概念時,安利就決定一定要支持這個活動!卑怖鸆SR總監匡冀南說。安利在中國15年來對慈善事業已投入近3億元。
匡冀南說,每家企業都在找最符合自己特色的一種慈善方式去做。在安利公司進入中國的15年期間一直在找這種方式,百度用網絡效應把自己的效能發揮到了極致,我們也希望我們這家直銷公司通過自己的方式讓社會感受到安利的責任感。很幸運地是,這么多年來我們一步一步做到了,而且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每一個人在做慈善的過程中,都會考慮對捐助者有多大的幫助,是否可以繼續投入,如何做到更大,如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這是最平常的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我相信信息化建設對回答這些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卑怖偛命S德蔭對“智慧慈善”寄予了厚望。
竇玉沛副部長在論壇上呼吁,各類企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協助政府和慈善組織促進慈善信息化建設,真正成為這場變革的推動者,特別是信息技術企業要積極貢獻技術和資源,成為慈善組織的伙伴,共同推動慈善服務創新和效率的提高。
而在18號的活動現場,深圳某家電腦公司,在了解到“智慧慈善”概念之后,立刻決定向湖南省慈善總會捐贈綠色再生電腦50臺,“希望我們的小小行動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使得更多的企業加入我們的行列,利用自身的資源和技術優勢,積極參與智慧慈善事業的發展。”該公司的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