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富中國遭遇勢利日本 人民幣留下人走開
發布: 2010-07-15 08:57:48 作者: 羅天 來源: 成都商報

編前
從雙重標準…
7月1日,日本放寬給中國富裕旅客發放護照的要求。而日本共同社一項最新調查顯示,80%的日本民眾對政府為中國人發放更多簽證表示反對,有日本人認為“打著留學生的名號,實為低收入體力勞動者的中國人都涌來日本”,甚至有人說“干脆把東京送給中國好啦!”
日本人常常喜歡做出一視同仁的樣子,但對于中國人卻有嫌貧愛富的雙重標準。有穩定的職業,就能來日本購物,直到提不動為止。然而遠離購物區,日本小工廠里年輕的中國研修生,迎接他們的卻不是紅地毯。
去旅游的是寶
“本次組成的萬人旅游團,經濟效益至少達數億日元,這是日本首次成功招攬如此大型的旅游團。日本觀光廳為此專門邀請該公司領導到日本,并親自帶領其走訪了各大旅游點。”
萬人大團赴日,日本大臣親自當“導游”
繼日本7月1日起放寬對中國游客的簽證以來,為貫徹執行日本政府提出的“觀光立國”興國之策,日前日本國家旅游局(JNTO)與中國知名品牌“寶健(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成功達成了接待萬人獎勵旅游的接待協議。
賺鈔票,經濟價值起碼數億
實施“獎勵旅游”的“寶健(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曾在中國保健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保健品公信力品牌推選活動”中被評為“10大最具公信力品牌”。這次訪日旅行將會有公司職員和代理店工作人員及其家屬一同參加。
JNTO北京事務所于2010年1月,在北京市召開的全國代理店總會進行了赴日旅游的宣傳推廣活動。在此基礎上,4月,間宮忠敏、溝畑宏訪問了北京“寶健(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總部,面對目標客戶展開了“首腦營銷”,這成為本次獲勝的關鍵所在。
JNTO認為,本次“獎勵旅游”的成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至少有數億日元。寶健(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的獎勵旅行將從2010年10月9日開始,分為東京到大阪、大阪到東京兩組路線,為期6天5夜。除了參觀游覽關東、關西的旅游名勝地之外,還預計去浜明湖、琵琶湖等溫泉之鄉,一解員工們平素工作所帶來的壓力與疲勞。
賺面子,首次搞定萬人大團
根據國際獎勵旅游協會的定義,獎勵旅游是企業為達到特定目標,對達到該目標的參與人士,給予一個放松、難忘的旅游假期作為獎勵。也是國際會議產業(MICE)的一個組成部分。企業業主提供一定的經費,委托專業旅游業者精心設計“非比尋常”旅游活動。用旅游這一形式作為對員工的獎勵,會進一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其創造的經濟效益極其可觀。
JNTO根據對中國簽證簽發政策放寬判斷來自中國的訪日游客將會持續增加,國際會議產業(MICE)也將會得到迅猛成長。為此,面對中國的旅游市場,日本觀光廳將會進一步推行“吸引力”法則,將“吸引”戰術進行到底。
日本觀光廳方面預測稱:“本次組成的萬人旅游團,經濟效益至少達數億日元。”日本觀光廳還表示,這是日本首次成功招攬如此大型的旅游團。日本觀光廳為此專門邀請該公司領導到日本,并親自帶領其走訪了各大旅游點。日本《讀賣新聞》報道說:“日本國土交通大臣前原誠司親自出面介紹了日本旅游的魅力。”
去打工的是草
“打員工的老板在日本是很常見的,但是你必須要知道,這些老板不僅僅只打研修生、他們同樣會打那些不認真工作或者在工作中犯了重大錯誤的日本人。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是一視同仁的。”
隨地吐痰、學歷造假,“這樣的研修生該被打”
日本共同社7月5日報道顯示,去年共有27個參與技能傳授計劃的外國研修生死亡,其中21個是中國人。該計劃由政府資助,以發展中國家為對象,過去四年平均每年引入94000個工人,大部分來自中國。27個死者,9個死于心臟病或腦疾病,4個在工作期間死亡3個自殺。非政府組織“外國研修生律師網絡”的LilaAbiko說:“日本是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但這個研修生計劃卻把貧窮的中國研修生當奴隸一樣剝削。”
農場老板:員工不好好工作,該打
據悉,在研修生過去日本后,老板一般會限制其人身自由,研修生被限制使用任何通訊工具,這主要是擔心他們跑掉。一旦有研修生跑掉,將成為很大的社會問題,日方公司因此對這些研修生的管理嚴厲到可以說是變態的程度。
記者昨日致電兩家接納中國研修生的日本公司。其中一家公司一聽說是中國的新聞單位,立刻粗暴地掛斷了電話。記者隨后多次撥打對方電話,傳來的都是“您所撥打的電話由于沒有連接插頭無法接通”的提示。
記者又聯系了另一家名為“日本茨城縣旭村農業協會組合”的公司負責人。對方告訴記者“在日中國研修生受到非人待遇的報道,在我看來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們日本是一個懂禮貌、有愛心的民族。那樣的事情恐怕還是中日文化差異所造成的。”
他表示,日本是一個非常嚴謹的民族,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有些研修生行為習慣很差。比如不愛衛生、隨地吐痰、在工作場所抽煙。我提醒過很多次了,可還是會發生。打員工的老板在日本是很常見的,但是你必須要知道,這些老板不僅僅只打研修生、他們同樣會打那些不認真工作或者在工作中犯了重大錯誤的日本人。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是一視同仁的。”
研修生:年輕的老板,脾氣比較暴躁
赴日研修生王剛告訴記者:“這個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誰對誰錯的問題,有研修生自身的素質問題,也有個別日本老板的問題。一般50歲左右的老板,對員工就會好一些,我的老板差不多50歲了,在那邊生活的時候他讓我們叫他爸爸。那些年輕的老板,脾氣也許就會暴躁些吧。”
記者昨日采訪了日本中日志愿者協會會長張劍波。張劍波表示:“這個問題的確存在。日本法律明確規定,赴日研修生必須是高中畢業生或者具備相同學歷。可是來日本掙錢的研修生當中,很多人的文化程度不高,甚至還有小學都沒有畢業的人,素質不過關是難免的。這些人為了來日本做研修生,甚至在學歷上造假。而日方公司在學歷問題上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些學習能力很低的研修生一旦來日本以后,語言不能過關,無法適應這邊的工作。”
維權律師:研修生制度的變化,讓人無奈
張劍波的協會曾多次幫助在日研修生維權。在采訪中,張劍波告訴記者,“我本人曾經也是一名研修生。不過我是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通過兩國政府合作的渠道,派遣到日本學習先進技術的。現在的研修生制度,已經和那個時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讓人心痛而無奈。”
“大家都知道,老齡化問題在日本國內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這造成了日本國內勞動力的嚴重匱乏。在日本,即使報酬再高,日本本國國民是不會去從事那些臟、累、危險的工作。在同等勞動強度下,雇傭一個本國國民做建筑工人,一個月需要支付的工資大約為60萬日元左右,而雇傭一個中國研修生每個月只需要支付18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萬2千元)的工資,這也是成為研修生不遠萬里來到日本打工的根本原因。”
編后
到一視同仁…
一本名為《日本人誰都不知道的在日中國人實態》的書日前在日本各大書店上架。該書由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登陸管理廳長千葉明撰寫。作者在這本書中呼吁,過去在日本的中國人曾是一個不受關注的群體,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現在日本各界都有必要給予中國人更多的關注和了解。
千葉明多年擔任日本駐華大使館外交官,曾撰寫多本關于中國的書籍,是有名的“中國通”。千葉明想通過這本書表達兩件事:一是告訴日本人,化解對在日中國人的誤解;二是提醒日本人,對于越來越強大的中國不要嫉妒和眼紅,而要有平和心態。
千葉明這本最新作品進入日本書店,對于加強各界對在日中國人的關注以及提高他們的地位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是時候對中國人“一視同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