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億美元鯨吞雅芳 歐萊雅進攻直銷渠道
發布: 2010-10-25 10:22:41 作者: 未知 來源: 中國經營報

“歐萊雅欲收購雅芳”,10月11日,國際市場傳出此消息后,雅芳的股價大漲。對此,歐萊雅與雅芳的中國公司均不置可否。隨后在公開場合露面的歐萊雅全球CEO安鞏亦三緘其口。
一位曾在雅芳任職的日化企業高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認為,歐萊雅可能有意借此補上自己在直銷渠道的空白。與此同時,可借雅芳之力搶占亞洲和拉美等新興市場,以抵擋寶潔和聯合利華等巨頭的兇猛攻勢。
多方“覬覦”下的雅芳
初步消息顯示,歐萊雅可能以每股44美元以上的報價收購雅芳,根據雅芳10月11日的收盤價33.16美元計算,溢價超過33%,收購的總金額將達到190億美元。
10月20日,歐萊雅中國區最高管理層在上海世博園法國館公開露面,并宣布了一項高層人事調整。13年來,一直擔任歐萊雅(中國)總裁兼董事總經理的蓋保羅將續任總裁。而此前負責整個歐洲大眾化妝品業務的希臘人貝瀚青將出任中國區CEO一職。
之前歐萊雅全球CEO安鞏稱,將總裁和CEO職位分離是基于中國市場飛速發展的需要。
蓋保羅向記者表示,貝瀚青將負責歐萊雅在華各品牌的運營工作,而他本人將總體上負責管理以及各種對外關系等。
當被問及歐萊雅收購雅芳的消息時,蓋保羅這樣措辭“如果有消息,我會第一個通知大家。”
雅芳(中國)媒體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對這一消息將“不作任何評價和預測”。
事實上,雅芳正吸引著包括歐萊雅在內的多個“巨頭”級別的潛在買家。聯合利華全球CEO波爾曼就曾表示過對雅芳的興趣。
國外分析師認為,財務上,雅芳對歐萊雅的吸引力包括多個方面,雅芳的凈負債率非常低,且持有法國制藥公司賽諾菲安萬特的相當一部分股票。2009年,雅芳全球銷售額為102.8億美元。
上述曾在雅芳任職的日化企業高管向記者透露,這并不是雅芳第一次面臨被收購的局面。此前的發起方在實力上均遜于歐萊雅,收購以失敗告終。
他告訴記者,歐萊雅、雅芳、寶潔、聯合利華等幾大巨頭都以各種方式或多或少交叉持有對方的股票。至于收購時機,目前雅芳的股價已不算最低,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曾一度跌至20多美元。
上述高管認為,如果歐萊雅收購意愿強烈,其他力量將很難阻止。反對方可能使用的《反壟斷法》手段最多只會給歐萊雅帶來一筆罰款。而散戶們面對優厚的報價,通常也樂于接受。另外,此次收購消息得以傳到市場上,可能說明歐萊雅已從各方購入相當比例的雅芳股票,手握重要籌碼,面對雅芳董事會談收購至少不會被動。
雅芳中國亂局未解
雖然在全球范圍內仍在盈利,但眼下雅芳在中國的局面屬于一團糟。一旦收購成行,中國區如何完成融合,將成為歐萊雅“新官”貝瀚青最大的難題。
2010年4月,雅芳4名高管突然被“行政休職”,他們涉嫌以提供海外游等方式向中國官員行賄,遭到美國監管部門的調查。曾為雅芳中國區立下赫赫戰功的總裁高壽康因此落馬。
隨著經濟復蘇,雅芳在全球范圍內的利潤開始快速增長。而在中國,雅芳2010年第一季度巨虧1000萬美元,第二季度,又虧損了200萬美元。
多年以來,雅芳同時擁有專賣店和直銷員,不同的成本和價格造成雙方沖突不斷。
2010年5月,雅芳宣布將結束專賣店與直銷并行的模式,全面轉向自己熟悉的直銷。這令雅芳在華已有的約6000家加盟店主無所適從。
2010年6月,雅芳還是和往年一樣與專賣店續了約。記者接觸的江蘇加盟商周錦輝一直在向公司高層討說法。周錦輝的雅芳專賣店在周邊黑店、躥貨的沖擊下生存困難,公司卻一直拿不出解決的辦法。
周錦輝稱,以往雅芳分公司經理每月都會下店巡查,現在已經不再巡店,轉而自行招收直銷員。對于新設的銷售網點,公司已經不要求配備門面以及柜臺了。
周錦輝稱,雅芳正在推動發展直銷渠道,而對專賣店的困境采取擱置的態度,大多數的加盟店現在日子更難過了。2009年雅芳的一款“凝白防曬露”售價為200元,2010年的產品目錄上定價只有45元,這讓周錦輝2009年進的貨全部大幅虧本。
直銷渠道的吸引力
各方分析認為,歐萊雅現在急需的是要搶在寶潔、聯合利華等競爭對手之前,在亞洲、拉美等潛在市場占領地盤。而雅芳在這些市場擁有相當大的銷售額,市場根基很深。
雖然雅芳在中國近來連遭重創,但在拉美市場做得非常成功,拉美消費者特別青睞一對一的購物方式,直銷已經深入人心。雅芳在拉美擁有良好的形象,在每年的財報里,拉美區域都是雅芳的“利潤大戶”。2009年,拉美占雅芳銷售額的40%左右,并占其營業利潤一半以上。
2009年,歐萊雅集團銷售額達到近175億歐元,擁有包括蘭蔻到美寶蓮等眾多覆蓋高中低端的品牌。渠道上,歐萊雅覆蓋了大型百貨商店、超市、藥房、免稅店等幾乎所有渠道。
歐萊雅現在唯獨缺的就是直銷渠道,很可能有意用雅芳填補這一小塊空白。僅在中國,安利2009年20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就十分令人動心。
一位熟悉直銷的日化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比起零售渠道,直銷的凈利潤非常高。直銷是現金交易,產品一賣出,公司很快就能收到錢。而零售渠道則要麻煩許多,商場、超市等渠道商通常要分去25%的利潤。此外,賬期非常長,從產品售出到清款,即使零售商不倒賬、拖賬,往往也要耗時40到60天,這段時間的貨款利息是一個不小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