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陷入“致癌門” 監管標準亟待完善
發布: 2012-05-20 20:29:27 作者: 未知 來源: 勞動報

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9成香水被抽檢出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有關的化妝品衛生規范,對鄰苯二甲酸酯的含量沒有明確的標準限定,普通消費者很難從商品的標注上看到該物質的含量。
繼“二惡烷”事件之后,化妝品行業再度陷入“致癌門”。
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去年做的一份調查報告近日被媒體首度曝光,報告顯示,有9成香水被抽檢出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可能導致細胞突變甚至致癌。但我國目前對此物質并無含量限定標準。
92%受檢香水含致癌物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去年對化妝品里的“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進行了抽檢,其中12種香水樣品被檢出含該成分,檢出率達92.3%,護膚類與洗滌護發類化妝品的檢出率則分別為47.1%和30.0%。
據業內人士介紹,“鄰苯二甲酸酯”是一種環境激素的總稱,被工業界使用的鄰苯二甲酸酯有20多種,主要作為增塑劑、軟化劑等應用在塑料、建筑材料和潤滑油等產品中。此類物質有兩種途徑可進入化妝品中,一種是化妝品的塑料包裝里可能含有這個成分,從而滲入到化妝品里,但也不排除故意添加的可能。另一種則是在香水里添加此物質,將會使得香精香料揮發速度減慢,使香味更持久。
由于該物質在人體發揮著類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數量減少,嚴重的會導致睪丸癌,同時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
市面常見“三無”香水
一家知名的化妝品檢驗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相對于護膚品和洗護產品,國家對香水的監管一直比較寬松,很少有企業主動來檢測香水。
記者走訪了一些出售香水的專柜,發現目前市場上的香水產品中,高檔香水以進口品牌為主,包括香奈兒、CD、古奇、紀梵希、范思哲等。中低檔香水以國產品牌為主,產品主要以小容量玻璃瓶包裝,有時甚至沒有標示產地和生產時間。
在一家時尚小店里,記者看到一些香水被裝在大玻璃容器里,消費者喜歡哪個味道,就拿個小瓶子裝一些。但是香水瓶上并沒有標識產地和生產時間,只是售貨員后來用筆寫上的香水品牌。店老板打開貨架下的柜子,里面裝的全是裝香水的空瓶子,記者看到這些香水“原裝”瓶的表面只有一些看不懂的英文,生產廠家、地址、日期都沒有。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逛街的女士,多數人表示不知道香水內含有害物質,而且多數市民覺得香水價位高低主要是由香水的味道和香味持續時間長短決定的。
相關監管標準存真空
雖然并未透露企業的品牌以及產品類別,但是高達92.3%的查出率再度震驚日化行業。這是繼霸王的“二惡烷事件”之后,化妝品再度爆發的化學門事件。
“其實是廠家在刻意回避該成分的添加。”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有關的化妝品衛生規范,對鄰苯二甲酸酯的含量還沒有明確的標準限定,也沒有明確的檢測方法,因此普通消費者很難從國內的商品標注上看到該物質的含量。盡管我國化妝品標簽規范上要求,化妝品必須在其包裝上注明所含成分,但絕大多數企業沒有標注“鄰苯二甲酸酯”這個成分。因此如果不是有針對性的檢測,是很難發現該物質的存在。
據了解,在歐盟和美國的一些地區,鄰苯二甲酸酯已被禁用。美國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雖然沒有禁止在化妝品中添加鄰苯二甲酸酯,但是美國商品標簽法案明確要求,若化妝品中添加了鄰苯二甲酸酯,必須在標簽中明確標出。
針對國內媒體的質疑,一些國際香水品牌已跳出來為自己澄清。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稱,已向法國總部確認,自2004年起歐盟法令已全面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路威酩軒集團旗下包括CD、嬌蘭、紀梵希、MakeUpForever等在內的所有化妝品中均不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
中國香料香精工業品化妝協會香料香精部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此前國家對香料香精化妝品產品監管并不嚴格,一些成分沒有檢測標準,自然也就沒有禁用標準。但是現在該協會化妝品部已開始配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針對化妝品成分制定詳細的標準。就在本月1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標準專家委員會咨詢成員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標準專家委員會將在化妝品企業中選聘咨詢成員,完善化妝品標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