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圈揭秘:黑私募安全性為零
發布: 2012-05-20 21:19:04 作者: 胡慧雯 來源: 半島晨報

“民間股神”簡凡因集資詐騙罪被判無期的消息傳出,即在業內掀起層層波浪。而一向以“低調”、“神秘”著稱的私募界,更是受到“蝴蝶效應”影響——不少投資者開始紛紛質疑私募群體的整體操盤水平和信譽。日前,記者分別采訪了京、滬兩地私募圈的部分業內人士,探求目前中國私募、特別是民間私募領域所存在的弊端和問題。
好操盤手
越有本事越低調
眼下,提及簡凡,滬上私募圈大多數選擇了沉默。據悉,民間私募魚龍混雜,可謂龍有龍路,鼠有鼠道,但潛規則是“互不拆臺”。
上海證券業內人士蔣先生告訴記者:“真正做得好的私募,都異常低調,從不做任何宣傳。 ”蔣先生透露說,這些“優秀”的私募者,對于客戶的選擇,也都有著很高的準入門檻,動輒成百上千萬的資金,不是一般百姓能夠接觸到的。“畢竟還是資金為王。(簡凡)不高調,就沒有辦法搞到錢。 ”對于簡凡的舉動,另一位業內人士解釋說,一般不為人知的私募,通常會走炒作出名、博名換利的道路。“任何人只要有人信任他的投資能力,又愿意把錢交給他管理,就可能成立一個私募基金。既可以把錢放在管理人的賬戶上,也可以放在投資人的賬戶上。 ”北京一位姓趙的律師解釋說,其風險是顯而易見的,對于投資人而言,有可能自己的錢被卷走;而對于管理人來講,有可能其為投資人賺了錢,卻拿不到管理費或盈利分成。“民間私募基金的約定多種多樣,有的還有保底條款,就是當發生虧損時,由管理人承擔。 ”趙律師說。“我有個客戶A,到上海的銀行里辦事,認識了在銀行里招攬股票客戶的某證券公司的B。B要求和A合作,并許下高額利潤,約定盈虧三七開。A就同意了。”趙律師透露說,“B最終虧得一塌糊涂,而他既沒有房產,也沒有其他財產可以補償A的損失,最終A只能自認倒霉。 ”
蔣先生指出,很多投資者對于“私募”理解錯誤,以為只要“私募”了,就能獲得高額甚至翻倍的利潤回報。“那些許諾能夠獲得超高利潤的人都是吹牛。如今能保證客戶在牛市趕上這波行情,或者賺得再多一點,或在行情不濟時,少賠甚至不賠,就已經很厲害了。 ”趙律師提醒說。
民間私募
不靠合同靠良心
“對于很多私募而言,欠缺的不是水平,而是信譽。 ”網名為“操盤手”的業內人士分析說,“比如現在股民們推崇的那些‘股神’,很多都有私募背景。但最后為什么都出事了?比如帶頭大哥777、簡凡、展鋒等等,出事原因大致相同:收取了上千萬的會員費,卻勾結莊家幫人出貨,誘導會員高位接盤,拿人錢財不給人辦事,破壞游戲規則。 ”
路平(化名),2006年曾在上海行略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工作過2個月,目前供職于上海一知名證券機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言語間他仍稱簡凡為“老師”。“在我看來,他很有些才華。 ”至今,不少學習過“簡氏理論”的股民依然表示,諸如立樁量、獨特趨勢線等“法則”依然適用。上海麒麟上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鐘麟表示,簡凡在股市中操盤,還是有一定水平的。“能夠成名總是有一定道理,有過人之處。 ”他認為,簡凡因為年輕,太急功近利,在股市中表現浮躁,最后才會走上犯罪的道路。“簡凡不是輸在股市上,他是輸在做人上。 ”
北京世行大通資本管理集團首席分析師劉北海介紹說,并非個人將資金直接轉給操盤手或交易員名下,就注定會被騙。“我的一位朋友是圈里比較有名的操盤手。幾個月前,杭州那邊十幾個大資金投資者在和他當面協商后,直接將資金轉到了他的個人賬上,讓其幫助理財。這種模式,用百姓的話說,這叫‘知根知底’。 ”劉北海舉例說,“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信用’二字。有名氣和實力的操盤手對自己的名譽都相當珍視。比如,在我們北京的私募圈里就有這么句話:‘白紙黑字的合同,抵不過紅血流淌的良心’。 ”
業內聲音
“黑私募”安全性為零
“私募,簡單說就是私人資金打理。陽光私募因信息披露等原因并未受到投資大戶的歡迎,相反托管、信托資金等卻很有市場。 ”北京金言時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金言成長基金資金經理御金言指出,究其根本,在于私募和投資者對于“私”的理解不同。“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都是從前的國家或專業機構的基金管理者,受到條框的約束較多,很多人覺得限制了自身發展,于是出來自己攏資金操作,其實這樣的操作模式在當今業內很普遍。 ”
據御金言介紹,嚴格來說,薦股的投資咨詢公司并不算私募公司,只是市場的傳言者,真正的私募作為主要的資金托管方,所承擔的責任要比薦股公司多很多。
“簡凡事件,集中暴露了私募領域資產托管的隨意性和不透明性。他最終能轉移客戶資產,根本原因是資金沒有接受正規的監督和托管。 ”劉北海透露說,在私募圈子里,這樣的資金操作模式,屬于“黑私募”的范疇。在這種情形下,客戶資產安全性幾乎為零。“從這個角度說,簡凡案其實是披著私募外衣的變相非法集資。近段時間,我們也風聞很多傳銷類皮包公司披上‘私募’的外衣,大張旗鼓的推行類似于PE投資,騙取散戶資金后逃逸。 ”
據御金言介紹,如果資金托管單位是銀行,安全性是最高級別的;其次是有正規監管權的信托、基金公司等機構;最后才是投資者個人的股票交易賬戶,授權給專業人士打理。“最后一種算是‘代客理財’,但資金安全性近乎為零,簡單說就是那種直接將錢交給了所謂的‘PE公司’或所謂的‘股神’。 ”
管理陽光化
解決“錢是否安全”的問題
在國外,私募已成為最平常的投資方式,而中國私募因其合法性以及操作的保障性沒有完善,一直游離于法律的灰色地帶。“私募市場并不小于公募市場,而這樣大的市場顯然光靠堵是行不通的,疏才是正道。比如,公募里的‘專戶理財’就是思維上一個很大的進步。 ”御金言表示。“在私募資金交易這個領域,我個人比較推薦‘專戶理財’模式,目前部分銀行也有類似業務,一些正規的私募基金也在進行‘專戶理財托管’類服務。客戶可以通過只屬于自己的交易賬戶端明細交易過程,同時因為‘專戶’的所屬權只歸客戶個人,輔以第三方托管的監督,資金不會被他人盜走。”北京金匯海納黃金(1347.00,10.10,0.76%)公司策略部高級策略師崔鵬指出,至于投資者完全將資金匯到操盤手名下的這類模式,雖然方便了操盤手運用資金進行投資,但前提是投資者與操盤手之間必須熟知并信任,否則一旦錢進了別人的“口袋”,那從法律上講是沒有任何安全性可言的。“在解決好資金所有權方面不受侵害和欺騙的前提下,客戶資金是必須‘動起來’的,只有動起來,用于交易市場,才有盈利的可能。即使是公募基金,如果基金經理不能‘動’客戶資金的話,那拿什么去買股票呢? ”崔鵬反問道。
渤海證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級研究員表示,從他們的角度來說,非常盼望私募領域資金安全和管理陽光化,并有法可依,這樣才能完全解決投資者心中關于“錢是否安全”的憂慮。“部分券商的自營盤業務,目前也越來越多的依托于信托公司,開發一些陽光私募的產品,可以解決關于資金安全性的信任問題。 ”“其實,對于監管體系之外的私募市場,建立好機構投資者的備案制度,還有必要在證監會、交易所等進行登記制度,作為投資機構監管的模式引導私募行業發展。 ”御金言說。 記者胡慧雯
■相關注釋
項目公司應具備的主要條件:
(1)發起人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且最近三年沒有不良記錄;
(2)發起人有較好的歷史業績;
(3)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
(4)一般情況下,項目公司要有項目總投資35%的自有資金;
(5)所開發的項目符合國家的產業指導政策。
評估服務方面,如非國際四大行評估,則相應費用為100萬元人
民幣以下。
債權基金的期限根據項目的開發期而定,一般為3年期。
從成立私募基金工作室到產品正式發行約需1個月,基金募集
期約需2個月。
■記者手記
股市沒有永遠的“神”
雖然,市場是現實的,沒有神話,但卻總是有人期待神話。因此,在中國的資本市場里,“股神”輩出、前赴后繼。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20年來的中國證券史像割韭菜一樣湮沒了一代代的“股神”,卻又有一茬茬的新生力量脫穎而出。
“簡凡案”在于告誡股民,要放下短期暴利、暴富的心態和急功近利的想法,切勿迷信他人刻意的宣傳。世上并沒有“股神”,投資的道路上也沒有“救世主”。在這座K線戰場上,真正的高手都經歷過失敗。也經歷過從赤貧到暴富,又重返赤貧,最后再次崛起的經歷。當然,我們歡迎更多的高手把自己的經驗拿出來分享,也不介意他們登上 “神壇”。但同時也要保持清醒的認識:股市有自己的規律,了解并掌握這些規律,結合勤奮、努力加上技術,才有可能在資本市場獲得收益。
而在我個人看來,真正的股神,從不屬于民 間——今年 5月 4日,國內有媒體公開披露:中國股市4月中旬以來的持續下跌令投資者損失慘重,但部分上市公司高管及其親屬卻憑借精準操作成功躲過大跌。另據全景網同期對滬深兩市公開信息的統計顯示,在A股市場本輪調整中,有五家上市公司高管及其親屬在大跌前精準拋售所持股票,其中兩家公司的高管及親屬近乎以階段最高價賣出,堪稱“五大股神”。其對股價階段頂部的把握讓人驚嘆,也足以令不少資深投資者汗顏。
在此,仍然要提醒各位中小股民: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