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 如果預防降溫易感疾病?
發布: 2010-12-08 19:07:19 作者: 未知 來源: 39健康網

入冬以來最強寒潮目前正在自西向東影響中國。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地都降下了大雪。大雪導致交通嚴重受阻。河北、陜西等地也從5號開始大幅度降溫。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今年入秋以來第二次寒潮天氣已給中國西北地區帶來大風和劇烈降溫天氣,局部地區氣溫劇烈降低達20~25℃。目前這股寒潮正在東移南下,并將給中國帶來大范圍的大風和劇烈降溫天氣。
氣溫驟降,極易引起機體抵抗力下降,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肛腸疾病、關節炎疾病呈高發態勢,兒童和老年人體質較弱,因此更是首當其沖。小編整理了降溫易感的六大病癥及其預防方法,希望在廣大網友能夠做好防護,保持健康:
NO.1腦血管疾病
據醫療氣象專家分析,0℃氣溫對于心腦血管病人來說是一個危險溫度。統計分析表明,每年冬季,尤其是第一次寒潮入侵時,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劇增。由于氣溫下降很快,年老體弱的人難以適應氣溫的急速變化,便會發生不良的生理反應,如血壓突然升高,原來硬化脆弱的小動脈承受不了強大的內壓,發生腦出血;乍寒還使血液粘度來不及調節,使血液流速減緩,容易形成小血栓,造成腦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
解決方法:最近幾天最好能經常測量一下自己的血壓,按時服用降壓藥,保持血壓穩定,根據醫囑適量增加些減少血液粘稠度的藥物。同時避免過早晨練,因為一早起床,人體各神經系統處于抑制狀態,活力不足,突然刺激,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盡量等太陽升起來之后氣溫回升再去鍛煉,以太極、慢跑為主,避免運動過量引起疾病。
NO.2關節炎
有關節炎的膝蓋就跟氣象臺一樣,天氣一變冷,膝蓋先知道。一般地說,當日溫度變化在3度以上,氣壓變化大于10百帕以上,相對濕度變化大于10%以上,感到關節痛的人就會明顯多起來。關節附近多是肌健、韌帶等血管分布較少的組織,本來血液供給就相對不足,再加上四肢經常地暴露在外,所以更容易散失熱量,使關節僵硬而疼痛不止。
解決方法:平時除了注意肢體保暖外,更可利用護膝、護肘等用品。規律進行復健運動,可以強化腿部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在溫水泳池中做水中運動,游泳是比較不錯的選擇。也可依據天氣預報,在天氣變化前采取保暖、驅濕措施。
NO.3痛風癥
痛風性關節炎是一種有家族遺傳傾向的代謝病,也經常在冷天的夜晚發作,病因是體內尿酸過多,結晶沉積在關節部位,而血液中的白細胞為了清除沉積物,會同時攻擊關節細胞,使之發炎而引起疼痛。
解決方法:注意飲食,防止過胖,避免攝入動物心、肝、腎、腦以及蠔、沙丁魚等食物,并應嚴格禁酒,避免誘發因素,還要多喝水來促進代謝。對于那些有痛風癥家族病史的人來說,即使目前沒有任何癥狀也最好檢查一下血液里尿本含量,讓自己心中有數,同時也便于進行必要的醫學監護。
NO.5呼吸道疾病
天氣變冷后,最先經受考驗的要數我們的呼吸系統。有些人每年都要經歷幾次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比較常見的冬季傳染病包括:流感、風疹、麻疹,再到比較少見但更致命的流行性腦脊膜炎、腮腺炎、出血熱等,還有今年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非典”,都與干冷空氣對呼吸道的刺激有關。氣候的變化是對肌體免疫力的第一次考驗,若平時不注意鍛煉,再加上封閉的室內空氣不經常與外面流通,那么疾病很可能會頻頻光顧。
解決方法:不要因為怕冷就一下子穿上很厚的衣服,再不要整天縮在空調房里享受空調制造的溫暖。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動起來,因為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對我們的呼吸系統也是一個很有益的鍛煉。愛上運動的你很快就會發現,自己不用再穿成個球也能出門了。當然,進入流感高發的季節,注射流感疫苗也是對健康必要的保護。
NO.5風疹和蕁麻疹等“風吹病”
伴隨大風和大幅度的降溫,許多呼吸道及過敏性疾病趁機而來,其中,風疹和蕁麻疹會傳播的非常嚴重。這兩種疾病一個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一個是由于過敏原誘發,不過,每當出現降溫和大風天氣的時候,它們就會爆發得非常明顯。
風疹:是一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于冬春季節,傳染性很強,一般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疹在冬季最為多見。大風降溫之后,就開始感覺有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后來發展為全身皮疹,瘙癢難忍。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一般也多見于秋冬季等大風的天氣。風帶來的過敏原極易引起發病,同時,常見的一些食物也會引起發病。發病時,在皮膚表面會出現很多像被蚊蟲叮咬的大包,由少到多,成片出現,一般一小時內會自動消退。
解決方法:
保暖:大風降溫時期,千萬不可再穿著單薄的衣服,愛美的女孩也一定要穿上保暖的厚衣服,不要有裸露的皮膚在外,以免因為不小心,最后引得全身起包或者發燒,得不償失;
居家:對于可以不用外出的人群,在這個時候就應該盡量減少外出量,以免被他人傳染。同時,由于這兩種疾病會引起身體的一些非常敏感的反應,因此,應穿著寬松、棉質、柔軟的衣服。謹防衣服過緊,導致皮膚更嚴重的反應;
忌口:對于已經發病的人群,由于這兩種疾病來得快,進程猛,所以,在這個時候,就一定要忌口,一些常見的“發物”,例如:海鮮、羊肉、巧克力、花生等等都不要再吃了;
衛生:蕁麻疹的發生由于與過敏原有關,所以,應該經常清潔常住環境,不要讓過敏原有機可乘;
休息:如果發現不幸“中招”,那么就應該注意休息,多喝水,吃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和食物。同時,保持屋內空氣流通,加強營養。還可以就近到醫院去注射疫苗,打好預防針。
NO.6手腳冰冷
到了冬天手腳冰冷的女性大有人在,即使在室內也必得穿戴整齊,厚厚的棉衣棉褲手套毛襪一樣也不能少,否則,就要冷得牙齒打架。這是因為神經末梢距心臟比較遠,天冷后血管收縮造成血液供給不足導致的。再加上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縮手縮腳是再自然不過的秋冬反應。
如果說怕冷還算是身體的正常反應的話,那么如果你冷到手指或腳趾頭,甚至感到麻木或刺痛,那么,就該尋找醫生的幫助了。
解決方法:平時不要吸煙,避免攝入過多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濃茶、可樂等等,多吃性溫熱的活血食物,多穿保暖的衣服,多做伸縮手指、手臂繞圈、扭動腳趾等暖身運動,避免長時間固定不動的姿勢和精神集中,尤其是持續使用電腦達7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