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支教留聲機”關愛寧南山區貧困兒童
發布: 2010-12-28 11:07:56 作者: 雅歌 來源: 人民網

![]() |
為了支援西部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安利(中國)攜手團中央開展的“安利名校支教接力活動”已進行多年,寧夏的西吉縣、海原縣作為安利西部支教計劃和安利彩虹計劃的執行地已受益多年。寧夏分公司自2006年以來多次對計劃中的學校開展回訪、幫扶活動。
2010年12月13日至15日,安利寧夏分公司與在寧夏南部山區開展支教的2010屆廈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共計38名支教老師及支教地學校共同開展了關愛山區貧困兒童的公益活動,建立西部支教網絡宣傳平臺,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山區教育事業。
活動伊始,安利寧夏分公司為三所支教團所在地的4所學校捐贈了4臺投影機和幕布,還為本屆支教團的38位同學帶去了手電、熱寶、自行車等生活用具,共計3萬余元的捐助物資方便了支教隊員更好的開展工作,受到了支教同學的熱情歡迎。
在廈門大學支教點——海原縣賈唐中學,志愿者開展了支教座談會,講述支教3個月以來自己的成長變化。員工與支教隊員開展互動,熱絡的現場氛圍加快了彼此了解的腳步。
在中科大支教點——海原縣西安中學,分公司捐贈的投影和幕布立即派上了用場。員工精心準備了幻燈片講義,一幀幀不斷轉換的照片,一個個古詩背后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讓同學們經歷了一場別樣的古文漫談。
在復旦大學支教點——西吉縣三合中學,一位安利寧夏志愿者為山里的孩子帶來了一場勵志課。通過自己這個山里娃的成長經歷及成功故事激勵孩子們對未來堅定信念、懷抱夢想。
之后,貧困學生的家訪活動展開。開車1個小時的路程,是這些孩子平日里用1.5小時才能走完的山路。家徒四壁、孩子眾多、親人病臥成為他們共同的特征。而孩子們的樂觀,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渴望在寒窯中顯得更為可貴。
安利寧夏分公司還開設了“名校支教彩虹服務站”網頁,采集安利名校支教計劃在寧夏地區的素材,跟進支教進程。網站將作為安利西部支教成果展示的陣地、支教隊員互相溝通的平臺、支教地孩子尋求外援的窗口,同時也成為追蹤2010年剛剛啟動的“安利彩虹計劃”的進展情況的報道前沿,使更多人了解山區貧困孩子的希望、了解支教的光芒,關注山區的教育事業。
支教心聲:
一年的時間不長,我們也只是用生命中1/70之一的時間做了我們想做、能做的事情——教書、家訪、為孩子們聯系能夠幫助他們的更多資源,說不上是付出或偉大,但是,每年都有像我們這樣的人來到這里,連續十年、二十年……我想,這里會因為這樣一年一年、一個一個平凡的小故事串起西部山區不平凡的將來……
在這里,不僅僅是我們給山里的孩子們送去了山外的希望,更多地是他們帶給我們的迅速成熟與成長!從一個被呵護的人變成了更多為別人著想的人,握著球拍和鋼筆的雙手學會了生火、做飯,學會了挑水、劈柴。從中國最繁華的一面來到了完全相反的另一面,沖擊過后,我想,我因這一年而備加懂得什么叫做——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