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貨”滿街飛 國內保健品96%以上是冒充藥品
發布: 2011-01-24 07:50:51 作者: 柳建云 來源: 大洋網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保健品“冒牌貨”很多,其中有兩種現象相對比較普遍,一種是以非保鍵品冒充保健品銷售,一種是以保健品冒充藥品銷售。96%以上的保健品店銷售的產品存在以非藥品冒充藥品銷售的現象。”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會長、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孫樹俠昨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遞靈客創新商業模式發布會上做出上述表示。
繼三鹿事件后,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百姓憂心的問題,而在保健品領域相應的亂象亦為業內所詬病。在中國保健協會從事食物營養與安全方面的工作已經多年,對養生保健領域深有感觸的孫樹俠教授昨日言辭激烈批駁了當前保健品領域存在冒充多,百姓投訴率高的兩大頑疾。孫樹俠援引了兩大相關部門的新近數據,“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去年11月份對全國176家保健品店調查發現,有96%以上的保健品店銷售的產品存在以非藥品冒充藥品銷售的現象。而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的2009年受理投訴情況顯示,去年保健食品投訴量同比上升 22.6%,位居投訴增幅第四位,保健品已成為當年全國消費投訴的七大熱點之一。”
“保健行業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消費者對養生保健產品的原產地、研發過程、產品構成、倉儲物流等都不清楚。”孫樹俠認為,這也造成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天,一種“從生產到消費的中間環節,從研發、生產到消費全流程公開”展示于保健品實體店鋪的速靈客商業模式(Delete-links)引發了關注,在茅臺漲價風潮之下,這種減少中間環節、透明、低價、讓利的商業模式也被認為是有良心的中小企業發展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