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比回購受青睞健康元1.7億元回購未見效
發布: 2011-05-12 10:46:53 作者: 雅歌 來源: 證券日報

每當行情低迷時,不少上市公司或其股東便“英雄有用武之地”,通過增持或者回購等方式試圖扭轉股價節節敗退的頹勢,重振投資者信心。4月19日大盤掉頭下行之后,滬深兩市已有8家公司獲股東增持。
而大盤從2010年11月12日高臺跳水之后,先后有兩家公司出臺回購議案。其中,健康元[10.54 0.29% 股吧](600380.SH)已經斥資1.7億元回購公司股份1569.76萬,中國神華[27.44 -1.96% 股吧](601088.SH)則沒有具體的回購方案,自然也未展開相應的股份回購。
可查資料顯示,“9·11”發生后,美國股市在9月17日復牌第一天就有79家上市公司宣布回購股票。2008年A股深度調整,當年10月31日,天音控股[10.23 -2.57% 股吧](000829.SZ)首家宣布將用自有資金在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不超過2000萬股社會公眾股,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7000萬元,理由是“體現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之后,海馬股份[5.92 -0.50% 股吧](000572.SZ)等也加入回購大軍。
回購與增持的市值管理意義有所不同,前者需將回購的股份注銷,使得公司總股本減少,每股凈資產增加。在A股歷史上,健康元雖然不是第一個吃回購“螃蟹”,但卻是2011年來唯一一家拿出真金白銀回購股份的公司。
今年1月,健康元的“3億元”豪華回購方案在市場引起不小的反響,公司將以不超過12.00元人民幣/股的價格回購不超過2,500萬股,且回購總金額不超過3億元。公司股價一路漲到12.00元/股之上,直到4月8日才拿出回購第一單。公告顯示,健康元首次回購股數量為294,194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0223%,購買的最高價為10.98元/股,最低價為10.70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320.13萬元。
截至4月30日,健康元已回購1569.76萬股社會公眾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為1.1915%,購買的最高價為11.33元/股,最低價為10.32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17070.83萬元。
盡管公司已經動用的資金超過回購最高資金額的50%,卻“費力不討好”,投資者的質疑主要來自公司大股東的減持行為。4月6日,健康元大股東百業源通過大宗交易平臺以11.96元/股的價格出售健康元股份2000萬股,占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1.52%。有業內人士認為,正是這筆減持導致健康元回購力度漸增,股價卻踟躕不前。
而中國神華的回購則“像霧像雨又像風”,公司并未出臺任何具體的回購措施,關于回購的只言片語來自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決議公告,且表述為:“授權董事會根據市場情況和公司需要,回購公司不超過于該等決議案獲股東周年大會和類別股東會通過時本公司已發行內資股(A 股)的 10%之內資股(A 股)股份。”
在兩家公司均受到市場部分人士質疑的情況下,回購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健康元昨日收于10.75元/股,上漲0.66%;中國神華也只漲0.72%。但獲控股股東增持95萬股的博威合金[23.21 -0.98% 股吧](601137.SH)昨天開盤不久即強勢漲停,算起來其股東僅動用資金約2000萬元;而風華高科[12.25 0.08% 股吧]昨日也上漲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