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重塑行業公眾形象
發布: 2011-08-25 16:35:57 作者: 趙靜明 來源: 直銷商業評論

眾嘉賓就論壇主題展開熱烈討論。
各個行業“問題門”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社會公眾形象。在“問題門”的沖擊下,包括直銷行業在內的部分行業公眾形象也遭遇誤讀。行業公眾形象將給企業發展帶來什么影響?應該怎樣建設行業公眾形象?
8月24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行業公眾形象論壇”在廣州圣豐索菲特大酒店隆重舉行,現場嘉賓和觀眾共同就“如何通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從而促進行業公眾形象”這一話題展開熱烈的討論。
“中國行業公眾形象論壇”由《南方都市報》和九方馬管理顧問機構聯合主辦,中國行業公眾形象研究中心協辦,而鳳凰網則作為獨家網絡支持單位。
這是“中國行業公眾形象論壇”的第二季活動。在8月4日,論壇舉行了第一季活動——《稻盛和夫哲學與行業公眾形象建設》,邀請了暢銷書《活法》譯著者、稻盛和夫經營研究中心董事長曹岫云及一干企業家,從提升企業家心性層面與行業公眾形象建設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論壇第二季的主題則定為《企業社會責任與行業公眾形象》。作為論壇的策劃人,九方馬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萬軍表示,“問題門”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在于企業在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迷失,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會讓整個行業的公眾形象受到損害,進而連累到企業的發展;相反,如果企業能夠很好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則不但有利于樹立企業的社會公眾形象,更會促進所處行業的社會公眾形象的建設。“企業形象與行業公眾形象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系,形同魚水。企業在謀求發展的時候,要與行業公眾形象緊密結合,不但不能做有損行業形象的事情,也不能只做到獨善其身。為行業公眾形象建設承擔應有的責任,這也是企業應該承擔的企業社會責任。”
安利中國區總裁黃德蔭,CSR Asia企業社會責任亞洲中國區總監何智權,以及益海嘉里集團政府及公共事務副總監肖土池,東亞銀行(中國)公司市場策劃及傳訊部總經理韓志遠,寶潔中國CSR負責人王云濤,嘉士伯中國公共關系負責人胡鉞以及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合伙人陳北元紛紛發表了精彩的觀點,共同分享各自企業在過去所履行的社會責任,并集中探討動搖行業公眾形象根基的因素以及維護行業公眾形象的方法。
本次論壇上,直銷行業的公眾形象發展尤其受到關注。
在中國,直銷行業從誕生的那天起,就從來沒有脫離過被社會公眾用有色眼鏡觀察的命運,甚至一度被國家明令禁止。重新被立法開放后,社會公眾對這個行業的看法仍是毀譽參半。但正是這個行業,不但給千千萬萬的人送去了健康,也給千千萬萬的人創造了就業的機會。在經濟低迷的時候,這個行業卻一直逆市飄紅;在各種大災大難面前,這個行業給社會帶來的捐贈,其產值與捐贈的比重,成為中國各大行業捐贈比重最大的行業。正是因為這樣,這個行業的公眾形象正在得到逐步的改善,但歷史與現實的原因,使這個行業仍然未能擺脫被社會公眾用有色眼鏡觀察的命運。
作為中國最大的直銷企業,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黃德蔭先生在中國行業公眾形象論壇上詳細地講敘了直銷行業公眾形象發展的進程。黃德蔭認為,盡管近年直銷行業公眾形象建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建設之路仍任重而道遠,“建設直銷行業公眾形象存在五大難點——對人員的依賴性過強、 開放的創業平臺,從業人員眾多、 推銷的挑戰性與艱難性、直銷在中國背負歷史包袱、傳銷負面影響依然存在。”黃德蔭為此呼吁,在直銷行業公眾形象建設方面,直銷行業要加強合作、強化自律。“每個企業都要從自身做起,提高透明度,將企業作為行業公眾形象建設的主體,嚴把質量關,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管理,管好營銷隊伍,并且要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積極融入社會。”
而對于直銷行業的公眾形象,黃德蔭認為,一定程度上,社會公眾存在對這個行業的誤讀,“希望社會對這個行業多一些理解和信任,直銷行業也要多借助公眾溝通渠道尤其是媒體渠道,加強與公眾的溝通,讓社會公眾看到直銷行業優秀的一面。”
而對于公眾最為關注的各種“問題門”的問題,同樣成為論壇討論的焦點之一。與會嘉賓認為,很多行業出現“問題門”,動搖到行業公眾形象根基的問題,往往在于企業的產品質量與安全,而這是社會公眾對企業最低的要求,也是企業在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最基本的責任。
據了解,中國行業公眾形象論壇將舉行系列活動,作為論壇的主辦方之一,廣州九方馬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王萬軍透露,中國行業公眾形象論壇將以系列論壇的形式,匯聚各方智慧,搭建公共溝通平臺,承擔探索中國行業公眾形象建設路徑,記錄中國行業公眾形象成長進程的使命。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