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的危害和打擊傳銷的思考
發布: 2011-09-22 14:39:48 作者: 塵埃 來源: 中國直銷網

圖片來源:直銷專業網
從來賓傳銷被央視曝光以來,各地打擊傳銷的“捷報頻傳”,但是傳銷泛濫的局面得到改善了嗎?
下面我們來直銷專業網的網民意見調查數據:從8月19日掛出這個調查到今天(9月22日)中午12:30分止,總共有2172人參加了調查,參與調查的網友對政府打擊傳銷基本滿意的只有25%,高達48%的參與調查的網友選擇了“不滿意,政府只是走過場,治標不治本”。也就是說有近半的參與者對政府的這種執法決心和執法效果完全不信任,值得相關部門和政府警醒啊?
圖片來自直銷專業網
本站素來跟中國反傳銷協會和反傳銷志愿者聯盟關系比較緊密,鳴仁站長也是一名反傳銷志愿者,對于目前傳銷泛濫的程度、危害、原因及影響都很清楚,也參與過多次異地勸說解救傳銷人員,也參與過一些執法部門的打擊傳銷行動。從最早的08年4月在河北保定參與打擊傳銷開始,至今已經快四年了,據說勸說解救的人員至少上百,影響打擊至團隊解散的案例也有十余次。雖然民間反傳銷志愿者和組織都沒有合法的身份,但是他們卻是實實在在在第一線堅持不懈的做著實事,就算在被質疑被惡意舉報的情況下也沒有放棄繼續打擊傳銷。民間NGO,沒有娘家沒有靠山沒有權力沒有資金沒有名分,然而卻做了很多事情,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盡了他們的全力。
那么究竟要怎樣打擊傳銷才最有效果呢?
一、打擊傳銷首先不是行動,不是宣傳,而該是教育。
最先該教育的是主管部門、執法部門以及政府相關的負責領導。
傳銷問題以及傳銷衍生的惡性事件越來越嚴重,按“世界上的人與人之間最多只隔6層人際關系”這種理論,每一個執法者和領導都有親朋好友從事傳銷,因為傳銷發展的層級往上延伸已經至少上百級了。所以因該給管理傳銷問題主管部門、打擊傳銷的執法部門以及主管這些部門的政府領導們好好上一課,普及一下傳銷對個人、對社會、對政府的危害。
傳銷對個人和家庭的危害其實最簡單,就是經濟和時間上的損失,對直接參與者最不利的就是令參與者社會信任度降到冰點,血緣、業緣、地緣關系人對傳銷人員是沒有信任的。傳銷對參與者最大的危害是思想侵蝕。因為傳銷人員剛開始接觸傳銷的時候是被騙去的,通過洗腦,逐漸接受了傳銷里面的價值觀,信任了傳銷理念和傳銷制度,期待不勞而獲短期暴富,即使到一定的時候明白是被騙了離開傳銷團隊一段時間,因為很難適應社會,重新回到傳銷的大有人在。
傳銷對政府的危害前面直銷專業網的調查數據就能說明一切!老百姓不再信任政府,這就是傳銷受害者和其家屬、親朋好友受到傳銷泛濫影響對政府的態度轉變。雖然這里參與的人數或許不能代表社會普遍的態度,但是至少在行業圈子內還是很有代表性的。
二、打擊傳銷效果應該制定一個量化考核標準。記得早些年計劃生育形式嚴峻的時候,對領導和政績考核實行的是一票否決制,現在證明這種做法非常有效。其實打擊傳銷也可以借鑒這種考核指標,只有認識到傳銷泛濫的危害和傳銷對政治前途的影響,各相關環節才會認真對待這個問題,才會真抓實干。相信這樣一來打擊傳銷的效果就會立竿見影。
三、發動群眾的力量。其實傳銷泛濫真正受影響的還是廣大的老百姓,傳銷危害和傳銷利益鏈跟普通百姓是息息相關的,老百姓的信息、線索也是最準確的。傳銷活動猖獗的地區短期內看好像繁榮了經濟,拉動了消費帶來了流動資金,但是仔細想想這種畸形經濟其實很危險很脆弱的。如果在某一地區(例如陜西渭南車雷村、寧夏賀蘭太陽城)傳銷經濟繁榮,那么很快就必然導致經濟蕭條。賀蘭縣的太陽城因為傳銷而繁榮一時,現在據媒體報道那邊已經沒有什么外地人了,地方經濟當然也就沒法跟傳銷泛濫的時候相提并論了。陜西渭南的車雷村,08年4月份我去那里勸說一個傳銷人員的時候,看到那個村子60%的房屋都是傳銷人員居住,在渭南開發區渭化集團附近傳銷課堂隔三差五,星羅棋布,開發區公安局副局長會被傳銷人員打骨折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在這大起大落的虛假繁榮背后,真正受害的還是老百姓。那些當初借錢、貸款蓋房子的村民,只有等到開發的時候才能讓那些房屋變的有價值。
傳銷還有一個互動的現象,就是傳銷活動猖獗的地方也許有很多人被騙到外地做傳銷。在四川的綿陽就是這種情況。綿陽09年破獲的“11.11假天獅傳銷案”受害者可以查實的就有58466人被騙到陜西、陜西、湖北等地,還有至少幾千人脫離了這個主體系獨立運作的,所以綿陽是傳銷泛濫的受害地區。但是最近爆出的“假冒新時代的資本運作”在綿陽泛濫,據說參與者近兩萬人,主要集中在綿陽的涪城區。綿陽就像一個傳銷人員,自己既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
四、要監督媒體發布的關于傳銷的消息。目前傳銷泛濫媒體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加上一些地方“養魚執法”“割韭菜”,傳銷的欺騙性就更明顯了。央視報道了來賓傳銷泛濫的情形,緊接著就是警方的行動,媒體對警方行動的報道,說抓了多少人,判了多少年。而事實上傳銷人依舊在當地活動,這種環境下被騙去的新人更容易被洗腦,說辭非常簡單“我們做的不是傳銷,非法的傳銷都被打擊了,我們要是是非法的,也早就被趕走了”。新人想想,也是這個理,當然就難逃噩運了。還有就是某些地方的媒體,為了追求新聞熱度,胡亂報道,說傳銷限制人自由、灌藥、沒收手機,傳銷人員只要反其道而行之,新人是沒法識別和反駁的。這樣一來就又有很多人被騙了。
五、給民間反傳銷力量一些空間和支持,讓熱心的人發揮他們的作用。前面我已經講過了民間力量對打擊傳銷所做的一些事情,其實在很多次有關傳銷的新聞轟炸中大家也都看到一些反傳銷人士的身影。這次央視報道來賓的新聞里就出現了反傳銷志愿者易鐵和李旭的身影,在很多報紙雜志的報道里也經常提到這些志愿者,采用他們的分析內容和提供的照片。打擊傳銷最有發言權的不是公安經偵,不是工商局打擊傳銷領導小組,因為他們都沒有經過傳銷的洗腦過程,沒有體驗過傳銷的感受和窘迫,在勸說和反洗腦過程中的說服力遠遠不如曾經是傳銷領導的反傳銷志愿者。
徹底打擊傳銷不是某一個媒體某一個部門或者某一個地區能夠做到的,必須是在大家都認識到傳銷對社會的危害、對人民的影響之后自發的行動起來才行,迫于輿論和人民的壓力來打擊傳銷,執法部門也不會認真執行的。用輿論對輿論最后被愚弄的是老百姓,被害的是傳銷人員及其家屬!希望大家都行動起來打擊傳銷,宣傳傳銷的危害,讓社會經濟盡快回到穩定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