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神童的圈套:高息誘惑+3%提成 出逃日仍集資
發布: 2011-12-21 11:33:56 作者: 未知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在山東,一個地產商神秘失蹤,留下一宗金額估計超過1億元的高利貸大案。
11月16日,位于濟南的山東恒華置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劉城卷款出逃,至今下落不明。此前數年,劉城一直以月息3分的高利率在他的家鄉淄博進行非法集資,其名義是為劉在濟南的多個地產項目籌集資金。充滿誘惑的圈錢游戲,直到劉城消失的當天還在進行。
而被圈入套中的,據信有近千名借款人。
本報記者在淄博市公安局了解到的最新情況是,當地經偵部門已經對此案立案偵查。目前正就受害人名單及涉案金額進行登記和筆錄。
出逃當天仍在集資
11月16日中午10時15分,這個時刻讓徐女士刻骨銘心。在那一刻,她將40萬元現金以變相借款的方式,打到劉城所控制的在濟南開設的賬戶上。
此后多方信息證實,劉城正是在這一天卷款出逃。一位借錢給劉城的人在這天給劉城打電話不接,便發短信,劉城回復的短信是:“是誰說話這么不客氣啊,等我回去再聯系。”此后,再無人能聯系上劉城。
“我不認識劉城,就認識祝祝,相信祝祝。”12月17日,面對記者的采訪,徐女士欲哭無淚。
徐女士說,這個祝祝,1976年出生,是她看著長大的一個老師的女兒,小小年紀就在山東泛亞達擔保公司當上了管理層,“平時我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像她那樣出息”。
在11月14日、15日,祝祝不斷地催促徐女士將錢借給劉城所掌控的山東恒華置業有限公司,理由是劉城急需在濟南拿地滾動發展。
“就是出了什么問題,我也會第一時間先把錢給您的。”這是祝祝當時對徐女士的口頭承諾。雖然對對方如此著急地催款感到疑惑,可是祝祝的堅定承諾,加上月息3分的誘惑,還是讓徐女士下了最后的決心。
徐女士是將自己養老的錢悉數拿出,而據記者了解,不少“差錢”的投資客戶甚至通過房子抵押貸款和透支信用卡的方式籌集資金借給劉城。
“我們都要傾家蕩產了。”年過六十的孫女士悲傷難抑地說。孫女士妹妹、女婿等幾乎所有親族關系共近1500萬家族資金借給了劉城。
據徐女士說,事發后被質問的祝祝說自己也是受騙者,不但將自己的300多萬資金借給劉城,還因為給劉城公司提供的擔保業務而受到牽連。
被劉城瞞過的不僅是非親非故的祝祝和徐女士等人。劉城在淄博吸收高息借款的公司淄博凱泰工貿有限公司的出納員小陳,是劉城夫人的堂妹,在公司里負責面向淄博投資客戶辦理借款與還息手續。她告訴記者,婆家娘家親戚中借給劉城公司超過200萬元,其中,發生在10月份之后的借款就超過40萬。
從10月底到11月12日期間,劉城曾3次回到淄博,召集淄博公司員工和投資客戶開會。
據孫女士回憶,劉城開會先擺國家調控樓市政策帶來的還本付息壓力和困難,又大談山東恒華置業仍然有巨大的投資回報和發展前景,動員公司員工和投資客戶再發動親朋好友借錢支持,共渡難關。
“那時大家根本就沒有想到他會出逃,所以仍然愿意支持這樣一個年輕有為的孩子”,孫女士說,同時,他們也需要劉城繼續提供高回報的投資機會。甚至不少投資者高姿態地表示:困難時期,利息可以推遲、減息。更有老投資客戶表態放棄利息。
在各種親朋好友關系的招募勸說中,在劉城消失前夕的11月初,不少當地地稅局工作人員還被集體組織到濟南舜耕名筑參觀考察投資機會。
據本報記者不完全調查,僅在劉城出逃的前半個月,這些老投資客戶們就從親朋好友處動員了近2000多萬元的資金借給劉城所控制的賬戶。
劉城出逃前總共借了多少錢,迄今沒有確切可信的數據。據受害者們估計,僅在淄博當地,他就以高息集資方式從民間借款至少1億元,涉及近千名債主。
“商業神童”的圈套
劉城,淄博張店人,1976年生。關于他的早期發跡,劉本人在淄博投資者中散播的說法是,他1997年于南京理工大學國際金融專業,在淄博市工商局開發區分局工作4年后經商,涉足汽車銷售。
而本報記者在查閱劉城用以運作高息集資的淄博凱泰工貿有限公司的工商資料時發現,早在1990年,劉城便成為了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注冊資本金200萬元。
1990年劉城不過14歲,尚在讀初中的年紀,何以能注冊公司并任法人代表?個中答案無人知曉。
據本報記者調查,劉城2001年從商伊始,即在濟南注冊山東鑫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2005年他回到淄博,注冊了德馳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據了解,德馳是劉城注冊的另一家皮包公司,早在兩年前便已處于停業狀態,相關銷售與服務人員已轉至凱泰工貿公司,專門處理高息借款方面的工作。
與此同時,劉城聯合了在淄博從事房地產開發與銷售的博鑫盛置業有限公司,雙方各出資750萬元,在濟南注冊成立山東恒華置業有限公司。
2005年,劉城拿到了濟南黃金地段的建設用地,興建高檔花園洋房“舜耕名筑”,并于2009年初開始發售。舜耕名筑項目在劉城出逃之前便被發現存在一房多賣的問題。
此外,劉城在濟南還有東城摩爾和后海置業兩個建設項目。
2005年時,濟南樓市早已成為海爾綠城、保利地產[10.07 0.90% 股吧 研報]、杭州外海等國內地產巨頭和本地幾家“坐地虎”瓜分的天下。在此背景下,當時年僅29歲的劉城能打進省城并在黃金地段拿地,讓不少淄博人艷羨他的少年有成,也成為日后劉城向淄博投資者集資的噱頭。
對于劉城腳跨汽車銷售和房地產兩大行業,并同時開工多個房地產項目,行內人士早已表示懷疑。一位汽車銷售行業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在2001至2005年間,劉城的汽車銷售公司即便年盈利200萬到500萬之間,也難以支付在濟南數以億計的購地和開發建設性投入。
高息誘惑+3%提成
后來發生的事表明,房地產項目也好,汽車銷售業務也好,都不過是劉城在淄博進行高息集資的道具。
2009年3月,就在濟南“舜耕名筑”開始發售的同時,劉城以為濟南的房地產項目融資為名,在淄博啟動大規模的高息借貸。
其時,劉城設計了一套借款期限為半年、月息3分的“借雞生蛋”融資方案。在這套方案中,“舜耕名筑”被無限制地變現為借款信用。
一位劉姓受害者向本報記者提供的借貸合同顯示,今年6月24日,他借給劉城10萬元,收據中的收款事由卻填寫為“房屋認購款6個月返還本金”。而他和劉城一方所簽署的合同,名義上則是一個商品房認購協議。
按照合同約定,這位劉姓債主以認購“舜耕名筑”商品房的名義,以繳納訂金方式,將錢交給恒華置業。如果恒華置業屆時不能如期與投資客戶簽訂正式商品購房合同,并逾期180天以上,則退還本金,并向投資者支付相當于認購金額18%的違約滯納金。
而10萬元以下的借款,則被處理為汽車認購、訂金等合同,同樣是約定180天以后不能交付的話,退還本金并支付相當于認購金額18%的違約金。這就是劉城向投資者所宣稱的借款期限半年月息3分。
劉城有許多迷惑淄博債主們的招數。比如,恒華置業的財務人員向投資者們宣稱,恒華置業在濟南、淄博兩地從金融機構貸款至少4.5億元;恒華置業拿到東城摩爾項目后到淄博籌款,其宣傳文案聲稱,該項目銷售均價6000元/平方米即有利可圖,而后來實際出售均價達9600元。
“政府批準建設,銀行放貸,房子溢價3000元出售,我們怎么也想不到劉城是在詐騙我們,蓋樓借錢都是幌子。”孫女士說。
面對那些較為謹慎的借款者,劉城向他們承諾,倘若不能還本付息,可以八折甚至五折的價格購買“舜耕名筑”。但劉城與投資者所簽訂的并非實際房屋銷售合同,僅僅是認購協議和所謂VIP高端客戶認購卡。
據記者了解,除了高息誘惑外,劉城還向一些具有籌款能力的工作人員施以籌款額3%的提成獎勵,對于一般投資客戶,還分為20萬、100萬、500萬等門檻予以獎勵。
這些招數,幫助劉城迅速地在淄博當地編織起一張類似傳銷式的推銷網。“舜耕名筑”的房子,一邊被劉城賣給濟南的業主,一邊又被作為信用背書,去圈淄博人的錢。
“他借的錢,起初可能是有一部分用在房地產項目上。而到后來,錢都上哪去了,就沒人知道了。”一位劉城的債主說。
據了解,劉城在出逃前一天,還向臨淄高利貸機構借款500萬元,約定期限為3天。恒華置業的工作人員透露,在劉城出逃3天前,劉城母親還帶著500萬元到濟南,用于解決員工工資等亟需支付款項,穩住公司員工。
劉城出逃后,他在濟南的房地產項目已全部停工。其中,“舜耕名筑”除室內電路、消防通道、室外道路硬化等尚未完成外,已基本建成。東城摩爾的兩棟高層,一棟樓只是完成了框架,另一棟樓只蓋到一半。后海置業項目開發主體的法人代表則在劉城出逃前幾日變更為了其表兄劉海。據淄博受害者反映,他們找到劉海討說法時,劉海說自己是“糊里糊涂成了法人代表”。
淄博受害者告訴記者,據他們了解,劉城出逃時除了帶走妻子和岳父母之外,小舅子也跟隨出逃,卻將父母留在淄博沒有帶走。原因據說是約70歲的劉父做了心臟搭橋手術,不能乘坐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