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出資1000萬 啟動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計劃
發布: 2012-12-12 10:11:28 作者: 未知 來源: 人民網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主任彭建梅、安利公益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黃德蔭、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王素英(從左至右)共同啟動“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計劃”
今天上午,由民政部指導,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安利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十余家全國公益慈善組織共同參與的“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在北京正式啟動,出席活動的領導有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王素英、民政部人事司(社會工作司)副司長孟志強等,來自各大公益慈善機構2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據了解,該項目由安利公益基金會出資1000萬元,計劃通過三年時間,用于建立慈善人才培養體系,挖掘和培養公益慈善人才,全力支持公益慈善人才個人成長,能力提升、資源擴展,為公益慈善界源源不斷地打造中堅力量、輸送新鮮血液。此項目因借鑒商業孵化的模式,而被視為公益慈善行業的“創新工廠”。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王素英表示,希望通過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計劃,有更多的公益慈善組織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促進中國公益慈善人才更好、更快、更多地成長起來;也希望通過“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計劃”項目,能夠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標準化、社會化、專業化的公益慈善行業人才培養體系,對接公益慈善領域的人才需求,探索該領域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培訓計劃”面向全國所有公益機構的從業人員,每年從申報者中選拔出50名“最具潛力的公益慈善領軍人物”,再由民政部領導、知名基金會負責人、業內著名教授學者等組成的人才培養專家團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培訓以線上線下的實戰指導為主要方式,以慈善組織籌資與資源發展能力為重點,幫助公益慈善機構負責人挖掘潛在的公益慈善資源,設計創新性公益慈善項目,通過對他們申報的項目進行點評與分析,找出項目可持續發展的解決之道。同時,還將舉辦一系列“公益慈善行業發展論壇”,通過行業之間的交流,為“公益慈善人才”的成長提供對話、展示與合作的平臺。并為他們建立起“項目實施方”與“資金提供方”、“NGO”與“主管政府部門”之間的對話機制,定期開展對話與溝通,促進公益資源優化配置,幫助他們更好地推進公益項目的實施。
據了解,公益人才培養計劃將持續三年,每年培訓結束后,將從當年50名培訓學員中,評選出最具潛力的10位公益慈善領軍人物,每人撥付10萬元的機構發展金,用于機構的關鍵業務探索、研發、機構管理提升及制度建設、能力建設。三年培訓計劃全部結束后,綜合三年內所有培訓和資助項目的落實,項目將為最具潛力的10位公益慈善領軍人物提供進入國際知名學府海外深造、考察交流機會。
作為發起方之一,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主任彭建梅透露,在進行人才培養計劃之外,項目還將加強對慈善資源的研究和挖掘,系統地收集與整理各公益慈善組織、政府、企業等部門的慈善資源情況,并發布《公益慈善資源指引》,為慈善組織提供資源信息支持。
作為中國第一個民政部批準的由外企建立的公益基金會,安利公益基金會不僅為此項培養計劃提供1000萬元的項目開展資金,而且還將充分利用安利公益基金會與國際最先進的公益機構接軌的背景和優勢,把最先進的理念引入到公益人才培養計劃中。安利公益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黃德蔭表示,未來安利公益基金會將持續關注和支持中國公益慈善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我們希望通過這一項目,搭建一個整合行業經驗與智慧的平臺,讓實踐經驗豐富的行業領袖、公益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界的專業管理人才能夠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幫助項目的參與者充實專業背景、完善知識儲備、擴充公益視野、提升實踐技能。讓未來的行業精英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遠,走得更穩健。”
當天,首期中國公益慈善人才發展研討會也同期舉行。圍繞如何促進公益慈善職業化人才隊伍建設,如何匯聚公益慈善資源,促進機構人才持續發展兩個話題。
上一篇:自然跑出健康范 紐崔萊社群健康跑海口開跑 下一篇: 安利愛心廚房讓大連鄉村娃吃上營養午餐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