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傳統醫藥日:我國中藥資源不樂觀
發布: 2013-10-22 15:04:47 作者: 佳佳 來源: 華聲在線

很少有人知道每年的10月22日是個什么日子,但是這個紀念日的確立卻和每個人都有關。世界傳統醫藥日,旨在提醒人們重視化學藥品毒副作用不斷出現,藥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藥品研制成本昂貴等問題,呼吁人們回歸自然,用天然藥物和綠色植物來治療疾病和保健。
我國的中藥是世界傳統醫藥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經有數千年歷史的中藥,但是現在我國中藥資源并不樂觀,眾多中藥材產量稀少,甚至有很多已經處于瀕危境況。
如現在糖尿病患者比較關注的蜂膠,就是產量非常稀少的一味良藥。我國蜂膠每年產量只有300噸左右,而且知蜂堂每年會得到其中的160噸左右用于蜂膠產品的生產。天然蜂膠是一種動植物分泌物的混合體,無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是不可直接食用,需要專業技術提純、加工。長期的實踐和臨床證明了蜂膠具有廣泛而穩定的防病治病效果。而且蜂膠既可單獨使用,又能與多種中草藥配伍,形成無數種方劑,有針對性地治療某種疾病。像知蜂堂的蜂膠普諾寧思膠囊,雖然不屬于藥物,但是作為保健品主要針對血脂、血糖偏高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還有就是中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能夠起到平穩血糖、調節血壓、調節血脂、增強免疫力、保肝護腎等多重功效。而且理論與實踐都證明,蜂膠對糖尿病的各種并發癥都有防治作用。
還有就是中草藥類,由于過度采挖,以及放牧、大面積砍伐森林、城市化加速等原因,我國中草藥資源正在大幅度減少。例如我們很常見的藥材甘草,甘草的年需求量約6萬噸左右。甘草國之藥老,有“十方九草”之美譽,被大量用于臨床配方,我們熟悉的可能就是復方甘草片了。同時,甘草提取物被廣泛地應用于工業、化工等領域,并有大量的出口。內蒙古曾經是世界重要的甘草產地,過去內蒙古甘草隨處可見,如今有2/3的地方甘草已經絕跡,剩下的1/3也是量少質差。
再有就是那些處于瀕危境況的中醫藥資源。據了解,由于缺乏有效的保護、可持續利用和資源監控措施,中國藥用植物資源破壞嚴重。目前已有169種藥用植物被列入《野生藥材資源保護條例》《瀕危動植物國際公約》和《國家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在貿易和利用上受到相應的管制和限制。中國處于瀕危狀態的近3000種植物中,用于中藥或具有藥用價值的約占60%-70%。
在全世界各國提高了對中醫藥關注度的同時,資源急劇減少,已成為我國中藥產業發展中最為嚴重的問題。離開藥用資源,傳統中醫學將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從我國中醫藥的長遠發展出發,不僅要保護瀕危中藥資源,也要保護因供不應求而導致數量嚴重下降的野生藥材資源,更要保護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的野生藥材種質資源。要在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中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中藥產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珠海圣原獲得第36張直銷經營許可證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