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健品市場亟待“正本清源”
發布: 2013-10-23 14:10:01 作者: 佳仁 來源: 新民晚報

霧里看花,六成市民分不清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和藥品之間的差異。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昨天公布的保健品消費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消費者對目前保健品市場不滿意,保健食品期待"正本清源"。
"防病重于治病",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市民們越來越關注健康和生活質量,隨之而起的是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健康理念、保健方式和保健產品。經委托上海市社科院調查,1741份有效樣本中,大部分消費者對目前保健品市場不滿意。
調查發現,消費者對保健食品、普通食品、藥品之間的差異表示"非常清楚"、"比較清楚"、"一般/說不清"、"不太清楚"、"很不清楚"的比例分別為14.5%、24.%、36.9%、20.6%、3.1%.從中可以看出,六成市民不能清楚地區分保健食品、普通食品、藥品之間的差異;認為保健食品必須有"小藍帽"標志的市民僅有316人,占總人數的18.15%,這表明超過八成市民不能正確識別保健食品標志。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在認知上的誤區,與法律概念上的保健食品與商家經常使用的概念存在嚴重"脫節"有關。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從"概念"入手,厘清國家批準的保健食品概念和商家使用概念的區別,為混亂的保健食品市場"正本清源".
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市民購買保健品的目的是"作為禮物送人",其中"品牌知名度"是他們購買保健食品的首要影響因素,"原料成分"則排第五位。消費者的這一普遍消費動機很容易被保健品銷售企業所利用。因此,很多商家都將廣告宣傳放在第一位,而對內在"成分"模糊其詞。
調查還顯示,超過三成的受訪者家庭購買過各類家庭保健器材。但是,對具有保健功能的用品和醫療器械之間的區別,表示"非常清楚"、"比較清楚"、"一般/說不清"、"不太清楚"和"很不清楚"的比例分別為12.1%、17.0%、40.7%、24.8%和5.3%,表明大部分市民并不清楚兩者的區別。而目前,國家并沒有對這一概念進行科學的界定,這導致"保健器材"的消費更易產生消費糾紛。
上一篇:嚴查超范圍經營 隴西開展直銷網點專項檢查 下一篇: 珠海圣原獲得第36張直銷經營許可證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