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保健產品安全問題 康寶萊李延亮提建議
發布: 2014-06-17 11:23:46 作者: 陳康亮 來源: 中新網

“舌尖上的安全”一直是國內民眾關注的熱門話題,這一話題的熱度亦延伸至14日召開的由南方周末報社主辦的2014新食局公開課的保健食品專場上。與會專家認為,防范保健食品業安全問題需要加強行業共治。
北京食品協會理事長金宗濂指出,消費者本身需要對產品建立正確的認識,比如某個保健食品的功能是降血壓,該產品對于消費者的要求是在服藥的同時進行服用,比單獨服藥的效果好,但部分消費者出現只服用保健品而停止了藥物的使用,導致健康問題出現。
“當然這其中亦有保健品企業的宣傳誤導作用,但消費者對于保健品必須有正確的認識,保健品不是藥,不能治病、防病,只能調節身體功能,這需要加強科普教育。”金宗濂說。
對此,康寶萊(中國)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總裁李延亮亦表示贊同。李延亮指出,與企業相比,消費者是弱者,因為他是單個的個體,對消費者不能有太多的強求,不能要求消費者是專家,但消費者亦應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辨別意識。比如在美國,美國消費者對于自己需要補充哪些方面的營養有基本的認知。
李延亮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應看企業的規模、看口碑,特別是上市企業的違規成本較高,其以次充好的可能性較低。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徐海濱則認為,與消費者認識等內在因素相比,更應該發揮監管部門職能等外部因素。
徐海濱指出,雖然產品是市場生產出來的,但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但安全監管這只手亦不能弱;要求消費者都是專家,都懂得如何鑒別產品的真偽、安全是不公平的,對于消費者而言,其消費前提建立在上市產品本身是安全的,消費者買就行了。
國家食藥總局食監三司保健品監督處處長陳少洲則表示,目前監管部門的思路很清晰,希望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企業主責,監管部門負責,行業及媒體參與監督等共治模式來推動保健行業的發展。
陳少洲認為,國內保健食品屬于朝陽產業,從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匹配程度而言,目前的產業發展速度仍較慢,規模仍較小,在上述行業共治的理念下,預計未來保健食品行業將加速發展,亦進一步減少社會的亞健康人群。
關鍵詞:保健產品 康寶萊 李延亮
上一篇:三八婦樂人事巨變:袁曉峰失勢,韓美寧上位 下一篇: 珠海圣原獲得第36張直銷經營許可證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