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有望實施備案制 備案制利好進口保健品
發布: 2014-07-09 09:32:23 作者: 龐倩影 江曉峰 來源: 新快報

正在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食品安全法》)將保健食品的注冊審批改為備案制,這一大亮點意味著今后只要不是新原料和首次進口的保健品,就可以不再經過繁瑣的審批流程,直接上市。“此舉將有可能改變國內保健品行業的整個格局,未來的保健品市場將有望迎來更多外資的參與者。”有業內如是點評。
備案制利好進口保健品
盡管對所有行業來說,行政許可審批制都一直被視為人為提高了企業、行業與市場成本,降低了監管效率,阻礙了行業正常發展;而備案制,向來被認為是行業快速發展的利好。但在此次公示前,備案制卻備受業內企業阻撓。
為何企業反對行業利好?有業內人士稱,備案制會“傷害”到一些企業的利益,一旦定價較低的品種順利進入市場,勢必將沖擊現有市場格局。
據修訂草案第66條披露,對成品及其原料的安全性和保健功能可以通過國家標準、規范等通用要求進行評價的首次進口的保健食品實行備案管理,具體目錄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調整并公布。簡而言之,就是只要不是新原料和首次進口的保健品,一般的進口保健食品將不再需要經過毒理、功能、功效、衛生學、穩定性等多項試驗,無需在等待專家審評,就可以直接上市。而且成本也將能降低很多。
“由于國外保健品價格普遍比國內低50%左右,因此修訂草案一旦實施,將意味著不少國內企業遭遇嚴重沖擊。”一位業內道出了企業抵制的背后“天機”。
審批制走完流程需兩年
而在忌憚外資“搶食”的背后,是國內目前保健品價格的高企。曾有國內保健品企業人士明確表示,“一瓶維生素C,我們覺得賣30塊錢就已經賺很多了,沒想到賣不出去。因為消費者看到其他同類產品賣300元,你賣30元,那你的肯定不是好貨。于是那家企業只得被迫把價格定為268元……”
高定價策略的基石是市場競爭者少。中國保健協會的一位負責人曾解析過,按照保健食品注冊制的要求,一個產品從研發出來到上市,首先需要在正規的檢測機構經過毒理、功能等5項試驗,這一項過程至少得耗費兩三個月的時間,每一項都過關之后,由食藥監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一個新研發的保健食品僅行政審批時間就需要半年以上,再加上此前的試驗及排隊時間,企業取得批文至少需要兩年。
國內保健品價格面臨下調
如今一旦公示結束,備案制成為新政下發,那對原來擁有批文的企業來說則是當頭一盆冷水。有企業負責人就表示,一旦取消審批制,那么其手上持有的一大把批文豈不變成一沓廢紙?
但有業內從源頭開始分析稱,實際上,全世界絕大部分的維生素C都來自中國,倘若備案制實施,無需審批,直接備案就能進口,市場競爭者一多,國內保健品價格肯定能被拉下來,有業內人士稱美國的保健品普遍要比國內低30%-50%。
“低價殺手”一旦入閘,既得利益者如何保住蛋糕?因此保健食品行業出現幾十家大型企業聯名起草反對備案制的意見書。不過,從目前形勢來看,備案制的實施將是大勢所趨。
上一篇:三八婦樂人事巨變:袁曉峰失勢,韓美寧上位 下一篇: 珠海圣原獲得第36張直銷經營許可證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