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和模式”開創“中國式”創業投資(VC)新模式
發布: 2014-08-14 14:30:31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日報網

行業洗牌在即,VC/PE在經歷2012年寒冬之后,迎來了新一輪的復蘇,一批新崛起的創業投資集團也正用自己的創新模式,向“中國式”創投模式邁進,新秀企業道和集團便是眾多投資企業之一。它憑借其獨具的創新管理模式即“投資 管理”成為眾多投資企業的佼佼者。
復蘇后的革新
如果說“投資 經營管理”是VC/PE創新模式下的新形式,可能會覺得斐然!因為早在十幾二十年前的美國和幾年之前天使投資、聯想之星或“YC”或“早期投資人”早已把此概念炒的如火如荼。創業投資(VC)這一行業始于美國,發展于美國,可以說,美國VC的做法和經驗推動了全球VC的發展。創業投資也正是因為這種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以及推動科技產業方面的巨大作用,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
那么,“美式”VC與“中國式”VC有哪些不同呢?他在中國的創新和演變體現在哪些方面?中國式VC投資企業又是怎樣延續和變革的呢?
首先是投資理念的不同。中國的風險投資企業多數以IPO(首次公開募股)為目的,以更簡便、快捷、短期的直接盈利為前提,很少有將自己放在企業創辦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美國的投資企業,他們更愿意把自己視為公司締造者, IPO只是這個過程中的環節之一,是創投企業獲得回報的方式之一,但并不是比賽的終局。無疑,這種理念的轉變,必會加速中國企業與中國經濟的發展, VC產業也會朝著更規范化、長遠化的進程邁進。
其次是投資模式的革新。由之前的“沒有領導者”(Got No Soul)模式,轉為“連鎖店”模式(Franchise) 即派駐專業的經理人或風險投資者,入駐企業進行投資管理,他們不僅提供資金支持更提供整套的“跟蹤售后服務”即投資管理、企業經營管理等。比如,近幾年比較火的模式YC(初創企業孵化器)模式,這種模式就是通過培訓 投資 管理,鼓勵有想法、有創意的年輕一代開辟自己的創業之路并提供創業資金和管理指導。但該模式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初創企業者大多是初有想法的年輕一代,他們生活閱歷少、想法存在一定的不成熟性和不穩定性,這無疑會加大投資風險和創業失敗率。
那如何規避這些風險?那就是“扶持”,即除了常規的項目初始的市場調研、資金運作管理外,加入更多的企業經營管理比如生產管理、營銷管理、企業管理者的再深造等多方內容的扶持,以保證被投資企業的正常經營和企業的再升級。
創新模式的崛起
如果說投資模式的演變促使中國的創投產業向規范化、長遠化發展,那么投資理念的影響才是中國企業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是根深蒂固、徹徹底底的改變。這主要表現在中國的創業投資者不再是以IPO(首次公開募股)為中心,而是以發展企業、發展經濟、助推行業前行為核心的經營理念的變革,也就是之前所說的“中國式”創投模式的變革。
筆者縱觀行業多年,自2013年VC/PE市場回暖以來,涌現出大批這樣的企業。比如近期嶄露頭角的道和集團,他便是“投資 管理”創投模式最好的實施者,他們采用的方式便是根據投資的不同階段或不同的企業投入不同的管理力量。比如,早期項目投入的管理力量多些,后期的項目則可少些,對管理團隊強的企業,投入的管理力量可少些,反之則要多些。通過這種創新的模式和有針對性的管理團隊的投入,道和先后成立了道和酒業、水業、道和餐飲連鎖、文化教育、時尚服飾、通用航空、商旅服務、金融服務、網絡科技、商業地產、影視文化等多個領域十多家子公司,并取得可喜的成績。
新模式新領域,筆者在采訪道和集團的周董時,周董曾表示:“VC或IPO都不是我或者道和集團的最終目標,我們的目標是締造一流的企業,我們是企業的創始人并不是一個投資人,我們更看重企業的健康發展,追求正常的增長速度。如果非要將道和集團定位為一家投資機構,那我希望我們的投資行為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原則,也就是集團道和不僅是投錢, 還投入資源、團隊和管理經驗,道和不是投資高回報的項目,而是投資高潛力創新性個人或團隊。 所以,我希望道和集團的CYE是每一個成員都是銷售員,希望通過涉足不同的業務領域,利用創新的商業模式,助推行業發展,助推地方經濟,這才是最佳的企業發展模式亦是斗志最旺盛的創業型企業該有的表現。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道和的經營管理團隊擁有眾多來自各行各業且表現卓越 的資深經理人,在這批商業精英的帶領下,道和集團旗下的各子版塊各注于其主營業務,并逐漸做精、做大、做強。結果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但結果恰恰是驗證模式是否適合企業發展的最好方式!道和就是以“共創、共享、共贏!”此為核心價值觀,以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為使命,不斷刷新著屬于自身的記錄。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