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產品創新化與品牌慈善化的平衡
發布: 2014-12-15 16:25:52 作者: 佚名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

在上海奉賢一個極富硅谷氣息的圓形建筑群落,一個瘦瘦高高的美國青年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他微笑著邊走邊唱,輕敲著建筑物里的一切——桌椅、杯子、池水等等,和著節奏明快的曲調,盡情享受著這里的自由、快樂、自信與“富足”。他叫ARAN,來自美國,他參與創作、演出的《一切如新》宣傳片,不久前在中國品牌價值管理論壇上獲選為“最佳廣告片獎”,除了ARAN以外,片中出現的所有人物均為如新公司員工。而該廣告片所代表的NU SKIN如新,也在該管理論壇上同時榮膺“中國最佳國際品牌建設案例獎”。

“中國品牌價值管理論壇”由21世紀品牌研究中心聯合國內頂尖高等院校、咨詢機構、品牌專家共同評選,被譽為“中國品牌對話世界品牌的學術殿堂”。而作為全球知名抗衰老領軍企業的NU SKIN如新,之所以能在250多個品牌中脫穎而出,并一舉斬獲兩項大獎,與其創新獨到的品牌管理理念密切相關。
在自創立至今30年來,NU SKIN如新一直源源不斷地為市場帶來緊貼“脈搏”的創新產品,被視為業界當之無愧的科技型企業。而自2003年正式進入中國以來,這家跨國企業正在產品創新化與品牌慈善化的“平衡木”上越走越順。
當被問及品牌經營的初衷時,NU SKIN如新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30年前,NU SKIN如新創始人在美國開創這家公司時就寫下了公司使命:即要在世界各地凝聚一股善的力量,憑借酬報優渥的事業機會、不斷創新的優質產品和充實積極的優良文化,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30年來,NU SKIN如新始終秉持這份使命,依托ageLOC科技及6S品質管理措施,將事業版圖擴展至53個國家和地區,并通過如新“善的力量基金”資助全球包括亞洲、北美、加勒比海、中美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在內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公益慈善項目,捐贈款物超過2.1億美元。
30年來,NU SKIN 如新通過基于創新理念的優異產品和深入人心的公益行動,彰顯了“用心創造微笑”的核心品牌內涵。
品牌內核:
ageLOC科技成就抗老專家
在NU SKIN如新公司豐富的產品線中,每一款品牌單品的內在都富含了高科技的研發精粹。成立之初,NU SKIN如新專注于護膚品,1998年如新通過并購華茂,成功切入營養補充品領域,而如何在護膚品與營養補充品之間尋找交集,成為NU SKIN研究及探索的方向。最終,NU SKIN如新成功找到了這個共通之處,就是ageLOC科技,把外用的和內服的產品捆綁在一個品牌上,專注于抗衰老領域。這個“跨界”的品牌策略一經推出,獲得了空前的市場反響。
對此,NU SKIN如新首席科研執行長暨產品開發執行副總裁曾潤海曾表示:“人們為何會隨著年紀增大而衰老?很多人曾去試用過很多產品,但最終發現產品的作用只是用來掩蓋他們的衰老,而不是從源頭上抵抗衰老的進程。因此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如果你要找到真正的源頭所在,最后還得依靠基因。”
據了解,NU SKIN如新公司于2011年收購了LifeGen Technologies美國生命基因科技中心,而這里30多年來專有的基因技術數據庫和專利相關的基因研究等資源,則成就了NU SKIN如新公司的“抗衰老”基因科學的新知識和新發現。經過多年的研發,NU SKIN如新的科學家們終于成功在研究中發現,人類的基因中,有幾組和衰老密切相關,而他們給這幾組基因起了專門的名字,叫青春基因群組YGCs。通過改變基因群組的基因表達圖譜,會對生物性衰老產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由此,NU SKIN如新在2009年推出了融合了基因科技和抗氧化元素的ageLOC。
據悉,ageLOC并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技術平臺。與一般科學家以單一基因為研究對象不同,ageLOC科技運用基因芯片技術成功辨識與衰老相關的一組基因,并將其命名為青春基因群組YGCS(Young gene clusters),通過重設青春基因群組YGCS的基因表達,起到抗衰老作用。NU SKIN如新公司開創該科技的目標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在不可逆的衰老歷程中,盡可能保持人體的最佳狀態。
公司突破性的前沿科技很快便進行了產業化。ageLOC作為一種創新性的科技,很快擔起了NU SKIN如新公司科技平臺的重任,不僅可以應用在護膚產品,也能與營養補充品結合。記者獲悉,在ageLOC抗衰老平臺上所研發的內服產品,卡路里限制的飲食模式是已知的唯一能夠延緩哺乳動物衰老的方法,NU SKIN的抗衰老產品也是基于此而得以研發的。值得一提的是,卡路里控制甚至推遲了糖尿病等衰老相關疾病的開始時間。
品牌外延:
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
以更完美更天然的科技型產品面向全球消費者的NU SKIN如新公司,品牌形象極為豐富。而這其中,通過多年來無數次慈善事件搭載起來的關愛形象無疑最為深入人心。慈善和感性的品牌文化是如新品牌持續導入、獲得市場和消費者認同的一把“隱形鑰匙”。
早在1996年NU SKIN如新登陸紐交所之際,創始人羅百禮就明確表示,有必要成立慈善基金會以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回饋,“善的力量基金會”也由此誕生。該基金會的目標是能夠改善并解決兒童陷于疾病、文盲與貧困下的不幸生活狀況,為兒童的未來帶來希望,協助人們提高生活質量、延續保存原住民文化,以及保護脆弱的地球生態環境,最終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可以說,在30年前,NU SKIN如新談及慈善行善之時,還沒有如今人人皆知的“企業社會責任”概念,但在如新彼時的定位中就已明確要“凝聚一股善的力量”這一宗旨,這也在公司內部被視為最為重要的KPI(員工績效考核指標)。
在過去12年中,NU SKIN如新創新性地踐行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慈善理念,公司的善行善舉走遍了中國的各個角落,也將關愛送至了最急需的手中。以愛為名,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2002年,NU SKIN 如新集團發起“受饑兒滋養計劃”,其使命是為全世界的受饑兒提供最迫切需要的營養。據最新統計數據,蜜兒餐在全球的捐贈數目已經超過3.8億份,在大中華區共捐出超過7,900萬份蜜兒餐。
在這一宗宗慈善關愛行動的背后,無不閃耀著NU SKIN 如新公司科技與關愛合二為一的品牌形象。“蜜兒餐”的項目創立脫胎于公司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營養專家肯·布朗博士(Dr.Ken Brown)合作研發出的“蜜兒餐”。這一膳食補充的原料一般用玉米,在中國用大米,里面添加了二十幾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孩子的腦部發育。
值得注意的是,“蜜兒餐”通常會捐到學校,以此吸引孩子到學校受教育。NU SKIN如新集團董事會主席暨受饑兒滋養計劃執行總監倫兆勛說:“我們只給他們吃的并不會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沒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所以我們希望從惡性循環變成良性循環,讓他們去學校有的吃,同時能學到知識和能力,創造就業的機會,讓社會有更好的發展。”
“蜜兒餐”這樣一舉多得的慈善模式,不僅概念超前,也讓后來者難以復制,因為從研發到建廠、從運輸到分發,如新都要全程參與,這種勞心勞力的過程比僅僅捐出一筆錢要艱難許多。
與之一脈相承的是,自2003年進入中國以來,NU SKIN也先后在中國共建立了15所如新希望小學,幫助了逾12,000名貧困兒童圓學習之夢。
而到了2008年11月,NU SKIN如新中國又攜手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共同設立“NU SKIN 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旨在幫助貧困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得到及時救治,并承諾每年向基金捐助100萬元人民幣,持續10年,預計注入1000萬元救助金。在六年時間里該項目已成功救治超過2,882名先心病患兒(數據更新至2014年8月底),自2013年起,平均每天讓3名患兒獲得如新的生命。
“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的“授之以漁”理念還體現在2011年啟動的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計劃——如新從“等”先心病患兒上門到“找”先心病患兒——從前期篩查、慈善救治,到治療后的援助及志愿者服務等,形成了國內先天性心臟病方面最為完整的專項基金救助鏈條。一位參與該救助項目的醫務人員就表示:“目前在如新基金的使用上,診療這一塊是最大的。今后,篩查和培訓的投入比例會擴大,這樣就更有意義了。”
隨著在華經營年歲的不斷累積,公司關愛行動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深入各個慈善的維度。NU SKIN如新大中華區域總裁范家輝曾表示:“在我們看來,善不光是做好事,還包括怎么可以做得好,如何可以幫助到更多人,創造更多微笑。”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