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你對TA,究竟是愛,還是喜歡?
發布: 2015-01-14 09:35:56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上個月我到韓國濟州島,拜訪了思索之苑的成范永老先生。
這位老人,我慕名已久。在去濟州島之前,我就多次聽說他的故事:一位農夫,幾十年如一日,把三萬六千多平方米的不毛之地變成了一片錦繡園林。

1969年,成范永在這塊荒廢的土地上開墾。那時,這里除了種菜、種橘樹,就是養豬、養牛。但這位農夫想的卻不是經營一個大農場,而是想把這里變成一座世界級的園林。發自內心地喜愛樹木和盆栽的成范永,成為很多人眼里的“瘋子”。


1992年,思索之苑正式開園。從最初的念頭到變成現實,經歷了23年。成范永也從30多歲變成了50多歲。定下目標后,他始終在這一件事情上追求極致,種樹、培育盆栽、砌石墻……沒有一樣不是他親自參與。
開園之后,成范永并沒有停下來。在他看來,當時思索之苑不過是完成了25%。所以,游客們時常能看到他忙著砌石墻的身影——為了幫樹木抵御濟州島冬季的寒風,用火山石壘起來的石墻,一直在加固和加高。僅一項防風工程就這樣專注投入,可想而知他對園中的樹木和盆栽的悉心培育。

2015年,又一個23年過去了。這片在不毛之地上打造出來的園林,已經享譽全球。來訪的名人絡繹不絕,老人在這里交到了世界各地的朋友,中國兩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和胡錦濤都到訪過思索之苑。在思索之苑的參觀紀念冊里,一張張照片記錄著老人的中國緣。


走進思索之苑,不由得會被這里建筑、人文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美麗所吸引。但更吸引我的,是成范永身上的精神。
我和成范永老人見面的時候,他問我:為什么而來?
我回答說,除了喜歡園林、想來看看以外,最重要的是:向你學習專一、專注、專業的精神。我用12個字和老人分享了我此行到感受:“思索苑,工匠心,精神佳,為我師”。

我們相談甚歡。在與成范永老人交流的過程中,他時常會分享從園林中領悟到的生活哲學,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都傾注了他的情感。
成范永并不是土生土長的濟州島人,來到濟州島之前,他在首爾經營襯衫專賣店,生意興隆。像他這樣執著、這樣努力的人,如果一直做商業,可能會賺到更多的錢,并且生活會舒適得多。但是,今天再來看,思索之苑的美,它的思想藝術價值,絕不亞于成功商業精英所創造的財富價值。

在沒有拜訪老人之前,我覺得這是一個艱苦開拓的勵志故事。但在拜訪之后,我卻覺得,這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40多年如一日的動力,不是外在的壓力,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

喜歡園林的人可能會走遍世界去看園林,而愛園林的人卻會付出心血去照顧樹木山石。喜歡是索取,而愛是付出。
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不妨問問自己:到底只是喜歡,還是真愛?
關鍵詞:寶哥相對論 愛 喜歡 直銷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