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玩土豪游?如新已進入獎勵旅游3.0時代
發布: 2015-07-24 16:05:21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華網財經

近年來,獎勵旅游已成為大企業激勵員工士氣的“標配”方式。近日,知名跨國公司NUSKIN如新集團舉行了名為NUSKIN如新創星登峰游的7天5夜“海上學府”活動,將原本注重物質享受的純享受之旅升級為一種兼具提升員工自身價值的學習成長之旅。當中最大的亮點,在旅游過程中增加了體現企業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層面的內容,并幫助員工自身增值。營銷專家認為,NUSKIN如新這種“價值游”引領了獎勵旅游3.0時代的來臨。
獎勵旅游1.0,2.0時代是怎么玩的?
獎勵旅游最早在出現時主要集中在保險、金融、直銷、汽車等高速發展的行業,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如今一半以上的美國企業都在以獎勵旅游來激勵員工,歐洲發達國家企業也普遍存在獎勵旅游。一般在獎勵旅游中,企業的首腦人物會面作陪,和受獎者共商公司發展大計,這對于參加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殊榮,同時具有增強員工榮譽感,加強企業團隊建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常年進行的獎勵旅游會使員工產生強烈的期待感,對于刺激業績成長能夠形成良性的循環。
在獎勵旅游出現的初期,企業往往用海外游來實現業務人員的出國夢,激勵他們創造更好的業績,一般組團規模龐大,人數動輒幾千上萬人,聲勢浩大。資深營銷專家、九方馬傳播機構董事長王萬軍將這一階段形象地將其歸納為獎勵旅游的1.0時代。而2.0時代則是在形式和內容上大大升級,更多地體現出參與者“尊享”的優越感。
對此,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黃英姿認為,“獎勵旅游作為一種企業激勵方式,既可以讓經銷商增長見識,又能堅定他們要好好干事業的決心,可謂一舉兩得,企業何樂不為?”
王萬軍分析,獎勵旅游的目的其實不是獎勵而是激勵,目的是激勵人們再創佳績。這往往要求組織者采取非常規的手段,讓參與者能享受到個人無法享受到的旅游尊榮感,才能獲得激勵的效果,這也是以往獎勵旅游1.0、2.0時代出現的原因。
那么NUSKIN如新“價值游”又是怎么玩的?
引人矚目的是,同樣是獎勵旅游,NUSKIN如新集團的這次“海上學府”之旅卻將以往注重物質享受方式升級為一種具有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的“價值游”,成為獎勵旅游的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旅程之中NUSKIN如新還專門請來“汶川地震最美女孩”廖智、“超級演說家”陳州到場演講。廖智,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失去雙腿的美女舞蹈老師,通過義演籌款為家鄉災民籌款捐衣,把很多看似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變為可能;陳州命運多舛,從無腿乞丐成長為中國激勵大師。通過分享他們的勵志故事,激勵了參與員工的不畏困難實現夢想的精神,也體現了如新對價值觀、人生觀的理解。可見,如新此次獎勵旅游的細節安排上用心良苦。
不僅如此,據本次“海上學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次7天5夜的郵輪之旅中精心設置了“四大講堂”,包括夢想講堂、登峰講堂、V人生講堂和樂活講堂。其中,不僅有產品及科技層面的培訓,還悉心安排了具備特色的綜合課程,包括針對處事洞察人心的心理學課程,“破冰”溝通技巧課程,韓國茶道文化修養課程,5分鐘演講技巧課程,營銷技能課程,手工課程等,幫助員工快速提升綜合個人素質與管理能力。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認為,如果把獎勵旅游當成單純的獎勵,那么跟現金和物質獎勵有何不同?關鍵在于除了旅游的物質享受之外,可以給員工帶來精神層面和文化層面的附加值。一旦附加值真正體現,員工旅游回來工作的戰斗力增加,公司凝聚力提高,便形成一個獎勵旅游的良性循環。所以說,獎勵旅游最終目的是企業文化的培養形成。從意義和目的上倒推,精神和文化的附加值是獎勵旅游發展的條件和最佳土壤。而這也正是NUSKIN如新這次旅游所做的事情,真正體現獎勵旅游的附加值。
王萬軍也表示,獎勵旅游本身也存在升級的訴求,尤其在今天這個崇尚精神價值的時代,單純依賴物質的激勵和奢華體驗已經無法滿足員工的需求。而如新本次“海上學府”不同于以往的“土豪游”,是一種追求精神、信念層面,具有社會價值的獎勵旅游。這種模式把學習和旅游相結合,側重文化內涵,傳播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提升參與者自身修養和技能,在過程中讓員工有所感悟,對企業更加有歸屬感。比起以往,這種旅游明顯層次更高。未來這種增值型的獎勵旅游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用。這個層面來說,如新本次“海上學府”之旅代表了獎勵旅游的一種新趨勢,可謂是引領了獎勵旅游的3.0時代。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