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你為什么會這么忙?
發布: 2015-08-05 09:21:54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在大家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剛剛抵達法國波爾多,開始在歐洲的工作和考察。
因為要出差,所以打算和微信運營團隊的小伙伴們提前聊一些“寶哥相對論”的話題。結果,從7月20開始,前后花了5天,改期了很多次,才終于抽出一個多小時完成了這場談話。
于是,小伙伴們的第一句話就是:“寶哥真的太忙了!我們打算找個攝影師跟拍一整天,出一組圖集,就叫《寶哥很忙》。”
這當然是玩笑話,但是,“忙”確實是很多人對我的印象。甚至有人說,你看某某老板就挺空的,公司里不需要管什么事情,電話都沒幾個,你怎么就這么忙呢?
對此,我其實是不太認同的。

第一種,教授型
什么叫教授型?就是在課堂上和你講,你們應該科學管理:建立制度,老板授權,激勵機制好,三句話就把事情講清楚了,然后老板就沒事情了。
從理論上來講是很簡單。可是,實際上是這樣嗎?
即使是管理做得非常好的企業,也在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何況外面世界變化那么快,不去看不去聽不去接受新事物,真的可以嗎?
第二種,面子型
企業里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他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在外好面子,就說“一切都很好了,我在公司沒什么事情可管的”。這就像是夫妻倆明明在家里吵架了,出去卻說“我老婆從來不管我的”。
要做這樣的空閑老板并不難,只要出門把手機關靜音就可以了。
第三種,盆景型
有的老板,日子過得很瀟灑,今年買輛奔馳,明年換輛保時捷,看起來很風光。給人的感覺是:很成功,很空,公司不需要去管,管理很好。
有可能確實是這樣的。只不過,除了個性原因之外,往往企業規模不大的老板,更喜歡標榜成功,并且覺得做成這樣就可以了。
盆景型的企業,看上去很美,但卻放棄了長大。

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你越不在乎的,越不會去關心。
比如,你可以選擇投資一些項目,一年加起來可能花在上面的時間還不到8小時,年底拿分紅,不用操心什么事情。
如果不在乎,我也可以用這樣的思路來“管理”三生。就我自己的生活而言,品質非但不會下降,反而會更輕松自在。我也可以說,公司不需要我管,已經做得很好了。可究竟多好算是好?這個只有自己知道,在外人眼里是沒有辦法用尺寸來衡量的。
對我來說,忙的程度,是和對企業在乎的程度成正比的。
忙,并不是事無巨細樣樣過問。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只是搭一個平臺,給大家去發揮所長。
忙,是從創業一步步走來的情結,這么多人在為同一個夢想而努力,老板有責任規劃更久遠的未來。比如,我此刻正在忙的:出國考察,尋找全球優質資源。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