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三國之后發生了什么?
發布: 2015-09-16 09:24:52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耐心把它看完的小伙伴不僅會收獲一個有意思的故事,還將有機會獲得“寶哥中秋禮”。

有些人有些事,雖然遙遠,卻似乎非常熟悉。比如:拜《三國演義》所賜,無數人津津樂道“東漢末年分三國”。至于三國之后發生了什么?關心的人就少得多。
我們就來說說三國之后很多人不知道的故事吧。
三國到了后期,有一個重要人物是諸葛亮的宿敵——魏國的司馬懿,這個我們都很熟悉。
司馬懿死后,接替他獨攬朝政大權的是他的兒子司馬昭。有句話叫做“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什么心思?這個我們也都知道:當皇帝。
但事實上,司馬昭并沒有登上帝位,晉朝真正的開國皇帝是他的兒子司馬炎。公元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取而代之建立晉朝,史稱晉武帝。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于晉朝。司馬炎剛稱帝的時候,天下還沒有統一,14年后,他發兵伐吳,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80年滅了吳,統一了全國。
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到司馬炎重新統一全國,中間過了快100年的時間。結束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戰亂紛爭,當然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績,于是這一年,司馬炎改年號為:太康。天下太平,太康年間就出現了一片繁榮的景象,史稱“太康之治”。
和平年代,百姓安居樂業,高僧則云游四方。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就有一位高僧悲達,在南方的鄮(這個字念mào)山腳下,發現了佛陀釋迦摩尼的舍利寶塔。據記載,這是印度最著名的那位國王阿育王為了弘揚佛法而建立的八萬四千座舍利寶塔之一(這是另一個很長的故事)。于是,這位高僧就留下來,從此這個像世外桃源一樣的幽靜山林里,就多了一座守著舍利寶塔的小小寺廟。

晉朝的太平盛世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晉武帝司馬炎死后不久,就發生了長達16年的“八王之亂”,又過了10年晉朝(西晉)滅亡。再后來就是歷史課本上所說的東晉和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和東漢末年一樣,同樣天下大亂,紛爭不斷。由于沒有另一個羅貫中把南北朝的故事寫成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說,所以我們對它知之甚少。僅有的印象就是南朝佛法興盛,因為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有一首詩里寫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那座藏在深山里守著佛陀舍利塔的寺廟,在南朝進行了兩次擴建,初具規模。那以后,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幾經重修,一直傳承到了現在。這座深山古寺里,有唐代的石雕“風、調、雨、順”四天王,有宋孝宗御筆親題的“妙勝之殿”,有乾隆皇帝御題的“覺行俱圓”,也有宋代大家蘇東坡的墨寶。

這些古跡每一件都值得拿出來炫耀,可它卻在那里,安靜地做一座千年古寺。
一千多年的歷史中,這座寺廟所在的地區成為熱鬧的通商口岸,繁華的現代都市,它還是在那里,安靜地做一座千年古寺。
當某些寺廟頻頻上頭條甚至小道消息滿天飛的時候,它依然在那里,安靜地做一座千年古寺。
到這里我們一共用了1112個字來說這個故事,所說的內容可以用4個字概括:千年古寺。剩下那1108個字是為了表達另外4個字:不忘初心。
從三生健康產業園向東行駛36.8公里,就能到達這座古寺:阿育王寺。今年中秋,我要送給小伙伴們的禮物就來自這座千年古寺。

禮物是什么?
似乎很沒創意:月餅。
可它又很不簡單:這是千年古寺純手工制作的“阿育王素御餅”。
月餅,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存在。中秋節不吃月餅就不圓滿,但過了中秋節卻沒人吃月餅。每年都有人發起月餅的甜咸之爭,但卻沒人天天在意它。我們對月餅究竟是愛還是不愛?或者它僅僅是一種流傳幾百上千年的風俗習慣?
所有這些和月餅相關的爭論我都沒有答案。
我能確定的是:看過許多“新、奇、特”的禮物之后,最后還是回歸了中秋的傳統和初心,我所選擇的這份禮物,和這個長長的走過千年的故事一樣打動我。



這個中秋,我從“有享云商”挑了這份禮物送給“寶哥相對論”的小伙伴們。你可以用文字或語音回復“中秋”二字,凡回復順序尾數為“3”(3、13、23…以此類推)的小伙伴將獲得寶哥中秋禮——阿育王素御餅1份,300份送完為止(每人限贈1份)!提前祝大家中秋快樂!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