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大佬”齊聚直銷行業經濟與社會影響國際論壇
發布: 2015-11-09 14:52:53 作者: 佚名 來源: 一財網

11月6日,北京迎來今冬首場降雪,隨之而來的是降溫。“可謂‘風雪交加’。”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雨本說。這天上午,該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辦主題為“新常態下中國直銷行業的經濟與社會影響”國際論壇,多位重要嘉賓因為大雪而遲到。

坐在臺下的是中國直銷業和專程從世界各地趕來的直銷業“大佬”們
十年快速增長
此前一天,商務部、工商總局剛剛召開了《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頒布實施十周年座談會。“我們中的不少人都參加了。國家對直銷行業管理得還是非常嚴。但我們希望《直銷管理條例》的有關條款盡早修改,給直銷企業更為寬松的市場環境。”一位直銷企業主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直銷業在中國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當初制定《直銷管理條例》的許多條件已經發生了變化。近年來,專家們召開過多次有關修改《直銷管理條例》的內部研討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售業專家對記者說。
國家工商總局官網6日公布的消息稱,“10年來,各級工商、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兩個條例賦予的法定職責,依法履職,恪盡職守,打擊傳銷和規范直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工商總局統計數據顯示,10年來查處傳銷案件21904件,案值62.38億元,罰沒金額9.9億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2251件、9668人;查處直銷違法違規案件678件,罰沒金額1.32億元,有力維護了直銷市場發展秩序。
論壇上,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常曉村介紹,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已有直銷企業71家。從產品類別看,化妝品、保健食品是直銷行業最暢銷的兩類產品。

常曉村介紹,十年來,直銷企業數量持續增長,特別是2012年以來,直銷企業數量年均增速超過兩位數。直銷企業囊括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股份上市公司等多種所有制形式。按注冊地劃分,直銷企業來自于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廣東、山東、北京居前三位。
商務部發布的直銷行業10年發展報告顯示,10年間,直銷行業經營始終保持增長態勢,銷售額連年增長。2014年,實現直銷銷售額251億元,同比增長16%。從產品類別看,化妝品、保健食品是直銷行業最暢銷的兩類產品。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直銷企業直銷銷售額已達171.7億元。
常曉村表示,商務部門將繼續推進簡政放權,簡化直銷審批程序,根據市場和行業的發展情況,調整服務網點限制,逐步放寬直銷產品的品種和直銷區域限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暢通血脈,激發企業活力。同時鼓勵直銷企業線上線下融合,形成新的市場競爭力。
“我們將針對新情況,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調研,聽取各方意見,積極推進修訂直銷法規和配套文件的完善。”常曉村說。
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副局長白京華也表示,“直銷企業應該以創新求發展。當然,直銷企業的創新也必須在中國的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進行,任何企業都要遠離傳銷這條高壓線。”她同時表示,作為行業監管部門,促進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始終是工商部門的工作任務,工商部門將繼續為直銷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和保障。
“自古寒冬悲寂寥,京城今日勝春朝。”論壇上,原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海聞說。
“雙創”貢獻明顯
6日,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直銷行業的經濟與社會影響研究報告》。該研究中心副主任楊謙對記者表示,直銷行業在促進就業、驅動消費、拉動投資、開展公益、上繳稅收、孵化小微企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且長效的作用。中國直銷企業也是中國消費品制造業“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楊謙介紹,此次研究報告委托了第三方調查公司針對直銷行業的公眾印象做了社會公眾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公眾對直銷行業的服務滿意度很高,公眾對直銷產品質量、產品價格、直銷員服務態度三個方面的滿意度分別為95%、92.8%、96%,滿意度均較高。
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合法直銷市場的規模接近1350億元人民幣。較2011年的800億元相比,增長了68.7%。
“看起來是非常高的增長速度。但這只能說明直銷行業規模在擴大,因為與2011年相比,獲得直銷許可的企業數量增加了18家。直銷行業規模的擴大,是公司數量的增加和業績增長的共同作用。”楊謙說。
報告認為,從總體上講,直銷行業在零售行業中仍然是相對規模較小的行業。直銷行業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0.51%,占城鎮消費品零售額的0.59%。楊謙說,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直銷行業整體依然保持一定增速,不僅超出GDP的增長幅度,也超出一般零售業的增長幅度,顯示了直銷方式獨特的抵御市場風險的特質。
如何評估直銷行業的社會價值,目前仍存有一定的爭議。“我們希望通過多種途徑的調研,盡量為評估直銷行業提供一些客觀的參考數據。”楊謙說,直銷行業的經濟社會貢獻體現在多個方面:
直銷行業對中國的就業市場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截止到2015年6月底,官方統計直銷企業共有直銷員220萬人,但根據調查,實際的直銷員人數遠遠超出這個水平,估計在800萬-1000萬之間。“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直銷員學歷偏低,專業職能較差,恰恰是社會當中比較難就業的群體。”
直銷行業驅動消費的作用比較明顯。直銷企業目前擁有近1300萬的會員和優惠顧客,他們是直銷員的服務對象,也是企業的固定顧客。直銷行業還具有比較明顯的拉動投資效應。目前有400多億元人民幣鎖定在直銷行業的注冊資金中,而這只是靜態投資,調查顯示,經營10年左右的企業,其平均追加投資規模在2億元,按照工商總局的統計,2013年到2014年,直銷企業新投資超過80億元。
“直銷行業具有很明顯的供應鏈拉動作用。”楊謙介紹,調查顯示,平均每個企業從原材料供應到產品制造要涉及到60多個供應商,最多的企業可涉及到上百個供應商。延伸到農業產業鏈的直銷公司平均能夠帶動7000戶農戶,每年使農戶平均增加收入8400元。2013年和2014年兩年時間,平均每年有超過50萬的經銷商與企業簽訂協議。
在直銷企業納稅方面,楊謙介紹,僅2014年,直銷企業、直銷員合計納稅56.96億元,其中,企業直銷納稅額55.81億元,同比增長1.15%,直銷員納稅1.54億元,同比增加19.18%。2005年以來,直銷行業納稅額累積超過300億。此外,10年來,直銷行業社會公益事業捐助每年平均5億元,總金額接近50億元。由直銷企業帶動直銷員自發組織的民間公益組織不計其數,如安利公司200個志愿服務隊有超過6萬營銷人員注冊為志愿者。
楊謙介紹,中國直銷企業正在成為消費品制造業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天獅公司目前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新時代公司在東南亞致力于以中醫藥為基礎的保健品生產。目前,超過20家中國直銷企業在海外發展業務,有的企業不僅做貿易,更在當地設廠。
“直銷企業要堅定信心,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積極適應市場新變化,探索新的營銷手段。”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說。

“新常態下中國直銷行業的經濟與社會影響”國際論壇現場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