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新民:全國獲牌企業達80多家 兩個條例重新修改迫在眉睫
發布: 2016-06-02 15:23:35 作者: 佚名 來源: 湖南直銷網

各位專家、會員企業代表、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好!
感謝大家的光臨,感謝大家對協會的大力支持和信任。
我受常務理事會的委托,在事先征得了專家們及會長單位、理事單位的同意和支持,主持召集本次研討會。
直銷業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光輝照耀下,在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氣候中獲得了較快發展。
大家知道,直銷是一種新型的商業銷售模式,它的立足點主要是打通企業產品的流通環節,拓寬市場銷售面,爭取企業、團隊經銷商利益最大化,激發經銷商的銷售熱情,推動消費者的充分消費或消費推廣。
這種銷售模式90年代從國外引進,在廣東著陸,他是改革開放的產物,在中國大陸已延續了26年之久,風風雨雨經歷了五個階段,到目前為止,爭議很大,褒貶不一。“二個條例”也是對這種業態嚴格限制的條例,不論怎樣看待,幾十年來這個市場越來越活躍,越來越興旺,由原來的幾家到現在的數百家,乃至數千家企業在按這種模式從事經營活動,從業人員每年都在以幾何式上升,已發展為數千萬的參與者。
自從2005年中國直銷業進入立法新時期以來,我國一直沒有一家直銷行業協會,成立直銷行業協會便成為縈繞在直銷人心中的夢想,2014年4月17日湖南省直銷及門店銷售協會正式批準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個直銷協會。湖南人敢為天下先,也圓了直銷人的夢。隨之2015年12月27日廣東省也成立了直銷協會,協會的作用推進了直銷業穩步、健康、規范發展。但是直銷及準直銷企業的問題也確實不少,政府和監管部門始終是保持高壓態勢,從業人員并非理直氣壯的大膽安心經營。社會輿論也沒有給予這一業態進行正面的評價,直銷行業的口碑和經營環境、法制環境并不樂觀。湖南省直銷及門店銷售協會致力于推動直銷業的發展,大動作的宣傳其正能量,做了一些工作,有了一些改觀,在社會及行業內反響很大,但一個協會的能量畢竟有限,難以撬動整個板塊,我們始終呼吁,我們也堅守“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服務企業和會員”的宗旨,促進直銷業的健康發展。
下面從三個方面談一些看法,請大家商討:
一、回顧:直銷在國外就是傳銷
直銷1990年引進中國,經歷了五個階段的演變:
1990年至1995年這個階段屬無序經營,以雅芳、仙妮雷德為代表的外資傳銷企業在廣東成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發展迅速。
1997年1月10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了73號令《傳銷管理辦法》,并核定了41家單層傳銷企業,其中10家外資企業,內資企業31家,湖南得天獨厚批了7家,這是發展的第二階段。
1998年4月18日由國務院頒發了國發10號文件《關于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禁止任何形式的傳銷經營活動。此前已經批準登記從事傳銷經營的企業,應一律立即停止傳銷經營活動!秱麂N管理辦法》同時失效,傳銷企業進入嚴冬,這是第三階段。“傳銷”一詞開始被賦予貶義,合法的傳銷被稱為“直銷”。
第四階段為轉型階段,國家外經貿部、國內貿易局和國家工商局國家三部委聯合發布第455號文件《關于外商投資傳銷企業轉變銷售方式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外商投資傳銷企業必須轉為‘店鋪+雇用人員推銷’的運作模式”。并批準安利、雅芳、玫琳凱等10家原從事傳銷活動的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大陸開展直銷活動(簡稱轉型企業)。
從現在的局勢來看這個455號文件很不公平,也不符合中國國情,中國搞傳銷的企業不能轉型再從事經營活動,而外國的10家傳銷企業可以轉型從事經營活動。‘店鋪+雇用人員推銷’的經營模式那只是一種說法而已,傳銷的三個核心沒有變,如培訓、發展下線擴大網絡,團隊計酬層層提留業績獎金。安利的壯大是由轉型而迅猛發展,廣東月朗公司陳懷德先生用重資購買美國富迪公司在中國從事直銷經營的牌照,月朗的經營活動合法了,這一典例在全國反響比較強烈。
2001年12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和公安部聯合發布特級密碼電報關于《對外商投資轉型企業從事傳銷活動的情況進行嚴處的緊急通知》,我們湖南省工商局于2000年4月就組織對安利湖南分公司的經營活動進行了有力查處和打擊并上報國家工商總局,要求取締安利在中國的“轉型”經營活動。這是第五階段。
2004年9月10日國家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牽頭外資、內資企業在廈門召開直銷座談會,商務部部長馬秀紅表示:內外一致,公平競爭,共同發展。《外資企業直銷管理條例》文件在座談會后更名為《直銷管理條例》。
2005年國務院頒布了二個《條例》。兩個《條例》的制定,由于時間倉促,缺陷很多,延續至今,未作修改。2006年7月12日新成立的直銷監管局,編制隸屬于國家工商總局。而后5年內,牌照頒發速度緩慢,最多一年僅為2011年的4家。而2013年獲得直銷牌照的直企就有9家,發放牌速度明顯加快。大量企業欲從事直銷,公開表示將或正在準備申牌。
在今年4月26日國家工商總局召開的全國工商、市場監管部門競爭執法工作會議上,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王江平同志的講話就提到“禁止傳銷條例頒布實施十年,有些規定已與現實情況不相適應,也急需修訂完善”。同時又提到,“行業要自律,就是引導行業建立協會,形成行業商德,堅決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我本人認為二個《條例》的頒布實施,對于規范我國的直銷市場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特定的時期中為直銷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催化劑”作用。但在新常態下的“供給側改革”中該《條例》的“漏洞”更為凸顯,已不再適應當前的經濟生態環境,中國的直銷發展遭遇了一個難以突破的“瓶頸期”。
原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同志在打傳工作總結會上就如何加大執法力度從嚴從快打擊傳銷提出了是“魔高一尺還是道高一丈”。我們的執法部門是道還是魔的比喻。是魔高還是道高,為什么傳銷的違法活動猖獗勢頭仍未得到扭轉,傳銷人員公然暴力抗法,聚眾上訪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打而不散、禁而不止、打而不死、驅而又返的怪圈。我認為還是監管不力、打擊不力或監管不到位甚至在監督管理上“貓鼠同體”,“魔道同行”。
二、目前的執法動態
據行業反映和兩個《條例》頒布后的監管情況來看,“以罰代管”的問題十分明顯。行業專家們認為“以罰款為導向”非常危險。這種“導向”很容易滋生腐敗。該條例的38條到52條,全部講的是“怎么罰款”。兩個《條例》的罰責上也可處二千元和到二百萬元的罰款。還有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尺度”很不合理。為執法人員“隨意自由裁定”形成背后的腐敗和“利益輸送”,提供了“便利條件”,大量的罰款流入到執法部門的“金庫”或“腰包”。
行業有句俗話叫“擺得平就搞,擺不平就不搞”。(所謂擺得平就是靠金錢或物資的輸送);旧蠄绦械墓芾矸绞绞且粤P代管,由此一些已具備了良好條件的直銷企業和準直銷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初具規模的非公有制企業,這類企業有自己好的產品和良好的生產基地,又有經銷商十分喜歡的銷售平臺,但他沒有獲得直銷牌照或沒有在某一區域獲得經營許可,隨時都有被查處的可能。這樣看來直銷和準直銷企業是唐僧肉。派出所、工商所都有理由查處此類企業,處罰幅度少則幾萬、幾十萬,多則數百萬上千萬不等。不交錢就抓人,抓不到就上網追逃,交了錢就可以取保侯審。一個案子拖得幾年不了了之,搞不到錢,就從另一個角度搞垮企業搞亂你的市場,迫使被查企業乖乖就范。這個套路目前已形成公安、工商斂財執法的潛規則。雖然最高院、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發了一個2013(37號文件),但基層公安基本上不執行,有些個別地方公安抓人、檢察批捕、法院受理,形成三位一體,有的完全是公安綁架檢察部門,異地抓人的事時有發生。按辦案程序超越刑事案件管轄范圍,檢查機關的檢察人員應承擔司法責任。
這么多年來,誰去監督,誰去檢察,誰去追究,上面的文件規定,程序等都管不了下面的執法混亂,協會曾多次調查,將一些較為突出和典型案例向公安部、省人民政府、公安廳、省工商局進行書面和直面反映,有的起了一些作用,有的收效甚微,協會已竭盡了全力,向上反映訴求,目前我會正在收集證據整理后向省紀委反映、向中紀委反映執法機關、執法人員的違法情況。以著力推動執法公正、執法公平、執法公開、不斂財執法,減少執法部門做到不詐企業的行為發生。
三、企業要做到自律
執法和監管部門,要轉變監管理念的創新監管方式,扎實做好新形勢下直銷類企業的監管工作,但直銷企業和準直銷企業更要加強自律。
社會已經開始認可直銷類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協會也在鼓勵此類企業給以其正能量,我們建立了湖南直銷協會官網,發行了湖南直銷刊物,我們與湖南日報聯合報道直銷企業、準直銷企業。《乘風破浪會有時》的連續報導,與瀟湘晨報聯合舉辦“湖湘創新企業行”與省宣傳部、記者協會舉辦了一系列正面報導宣傳。在貢獻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一些企業還存在夸大宣傳,虛假宣傳,在制定模式和銷售制度時打法律的擦邊球,魚龍混雜。
據統計,在我省從事直銷及準直銷銷售模式的企業不下80家,全國已獲得直銷牌照的企業也有80多家,全國總銷額已過萬億元,湖南銷售額不到200個億。這就是說發展上還有很大的空間,但我們一定要健康穩步發展,華萊公司多年來,業績不斷上升,2015年上繳稅收近一個億。年銷售額已突破三十億大關,如果全省象這樣好的企業,多一點,發展快一點就能有效的推動我省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但事與愿違,一些企業急功近利,業績不好就進行操作,改制度,改模式,小單升大單進行大單復制,囤貨出局,花樣百出,嚴重影響了直銷及準直銷業的健康發展。
兩個條例是要重新修改,這也迫在眉睫,但是沒有出臺新的法規之前企業還得要按“兩個條例”的規定從事自己的經營活動,F在的直銷市場環境好多了,國家工商總局已向社會承諾修改禁傳條例,商務部已著手修改直銷管理條例。公安部出臺了一系列制約基層公安亂作為和斂財執法的條條框框并加大約束范圍,以銷售產品的傳銷經營方式不向刑事犯罪上靠。團隊計酬,網絡銷售,線上線下,獎金比例,獎金分配,培訓對象,這些過去在禁傳條例中管得很死的條條框框已基本放寬了,從整體來看,整個行業的經營業績在不斷提升,內資企業,國民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加入直銷行業所占比例已超出外資企業的幾倍,那些大單復制,囤貨出局,入單返利,微商入單分紅,掛牌上市涉嫌非法融資的違法行為不要去涉及。
近二年來我會收到一批投訴信函,也接待了一批投訴企業,如某些獲牌的外資企業為謀取業績,超規定比例給付銷售人員獎金,經銷商囤貨出局,大單復制,嚴重擾亂了直銷市場秩序,企業和經銷售商反映很大。
近期,我會也收到了一些在湘經營的外資企業違規違法從事經營活動的反映。我會將收集整理相關材料,移送工商和市場監管或商務部門。在這里我就不進行公布,希望在湘的企業嚴加管束自己的團隊和銷售商,最近,湖南省工商局出臺了二個文件【2016】5號和6號文件《關于加強和規范直銷監督管理的工作意見》和《規范直銷企業經銷商經營行為的指引》,這兩個文件能不能起到行業的制約作用,主要是看我省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自身的執法素質、執法水平、管束能力。我會將積極協調省工商局對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已具規模的非公有制企業,出臺放寬管理規范,促進我省這類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營造一個寬松的市場經營環境。按照國務院《機構和職能轉變方案》“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是協會的宗旨。下一步我們還將在市州成立分會,進一步加強服務、加強管理、加強監督。
湖南省直銷協會將為湖南直銷企業以及眾多直銷人提供更多服務和保障,推動我國直銷行業的快速有序健康發展。
謝謝!
2016-2020年中國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回顧過去是為了展望未來。2015年中國直銷業在宏觀環境,市場結構、產品、營銷、社會責任管理、風險管控,人力資源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未來直銷業將何去何從,中國直銷的春天是否結束?在國家整體政策,經濟形勢,社會文化和技術環境背景下,我們認為,未來中國直銷業在總體上還將保持增長的態勢。
政策寬松,政企互動與規范管理仍是監管的主要方向,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未來政策三個主要方向。
一是要繼續簡政放權,提高服務市場的意識,注重解決放權不同步,不協調,不到位問題,簡政放權,監管方向是要政策服務于市場,監管服務于企業,強化監管部門服務意識,做到政企互助,傾聽來自市場的需求和聲音。
二是要鼓勵創新創業、鼓勵靈活就業,在經濟下行和規模龐大的待就業人口壓力下,要掀起全民創業高潮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三是要鼓勵創新監管,事中和事后監管。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于監管、要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方式,全面推薦“雙隨機、一公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公布查處結果,提倡事中事后的監管方式。高門檻、嚴審查交替一去不復返了。對違法違規的行為進行公開透明的懲罰。減少權利尋租空間,以促進企業守法自律,鼓勵中小企業發揮自身活力。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