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你甘心永遠隨波逐流下去嗎?
發布: 2016-09-28 10:06:41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前陣子有一條新聞在朋友圈中流傳:澳大利亞嬰幼兒食品企業貝米拉在自己的產品包裝上標注“this product does not contain any ingredients from China(本產品不含任何來自中國的原料)”。
事實上,這是一條“舊聞”,2014年人民網就刊登過相關報道,并且聯系了這家企業所在的塔斯馬尼亞州商務部,就這一表述是否恰當進行質詢,當時這家食品企業給出的解釋是:“我們能夠理解家長們對嬰兒食品的原料越來越感到關心。我們認為有責任告知那些對此感興趣的家長,我們的產品中不含有來自中國的原料。尤其是對于來自中國的消費者,他們信賴貝拉米的產品是全部進口的。”
不知道各位看到這條消息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是對這樣片面的歧視表示憤怒,還是對國內的食品安全表示擔憂,又或者是對這家企業想用這樣的方式打動中國消費者的營銷策略表示不恥?
我覺得,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用品質說話。不管是在食品健康領域,還是其他各行各業,需要的都不只是號召大家“支持國貨”,更需的是拿出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

有人做成了嗎?
當然有!典型的例子,就是靠過硬的質量擋子彈救了用戶一命的華為手機。
四五年前,我曾經帶公司管理團隊去華為總部參觀,第一印象就是這是一家極為專業的公司。僅僅從參觀接待這樣一個小側面就可以看出來,專業的人員,專業的車輛,專業的流程,專業的講解。當天為我們講解的是一位在華為工作11年的員工,根據我們提交的參觀要求,接待人員陪同我們一一參觀,并提供專業知識的講解和介紹,在將近3個小時的參觀里,體現出極高的專業水準。在華為,這樣的參觀接待,每天都在發生。
那次的經歷讓我們感嘆,所謂的專業,不僅僅是體現在產品的研發和銷售上,而是體滲透到每一個領域里。
十幾年前,說起國產手機,很多人的印象是兩個字:山寨。而現在,那些曾經的“山寨之王”都已經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像華為這樣以創新和品質著稱的“中國制造”。

就像中國的手機數碼行業,有人不甘于“山寨”一樣,食品健康這個關系到國計民生的行業,又怎么會一直問題重重下去?
正視食品安全問題的存在,并不代表隨波逐流。在我看來,無論是中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還是中國的食品企業,都會朝著越來越好的大方向發展。十幾年來,我們堅持安全與品質一路走來,就是信心的來源。
上一篇:愛心1+1·助力中國夢 三生公司愛心校園... 下一篇: 三生TV2.0 9月28日正式上市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