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在浙江尋找6名貧困聽障兒童 幫助安裝人工耳蝸
發布: 2016-11-05 09:28:06 作者: 佚名 來源: 杭州網


“看,孩子會說話了,真的很感動!”剛從金華趕到杭州的姚柯佑還來不及喝口水,便忙不迭掏出手機給我們翻看小視頻。
視頻里的孩子叫小凱(化名),不到3歲,活潑可愛。鏡頭前的他搖著小腦袋背誦駱賓王的唐詩《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一年前,小凱還是個重度聽障兒童,聽不到外界的聲音,更不會說話。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又因一場醫療事故徒增8萬多元外債,他們更無力再支付20多萬元為孩子做人工耳蝸。
“植入人工耳蝸,宜早不宜遲,要馬上行動!”姚柯佑是康寶萊的服務提供商,也是愛心團隊的老隊員,得知小凱的求助信息后,他通過康寶萊“天使聽見愛”公益項目,幫小凱捐贈20萬元解了燃眉之急。
從第一次發聲,會叫爸爸媽媽,到這個深秋,會背詩了……小凱已恢復得相當好。
“做公益是很幸福的事,你能看到人們最美的一面。”姚柯佑說,這是他做公益的第十年,今年,他和康寶萊志愿者最大的心愿,是在浙江再尋找6名貧困聽障兒童,讓這些可愛的小天使們回到有聲世界。
面對親人呼喚,孩子卻無法感知
“天使聽見愛”公益項目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家庭貧困的重度聽障兒童,幫助他們植入人工耳蝸,進行康復訓練,回到有聲世界。2009年,項目正式啟動;2011年,該項目被納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母嬰平安·天使救助行動”;截至2015年12月,“天使聽見愛”累計捐款超過4600萬元,共資助兒童近150名。
“其實從7年前我就已經關注到這個公益項目了。”姚柯佑放好行李,和我們娓娓道來。
他還依稀記得,2009年康寶萊公司在浙江找到三名貧困聽障兒童。志愿者實地走訪考察,記錄了詳盡的資料,包括圖片與視頻。資料里的孩子年紀很小,正是傾聽世界的快速成長時期,可面對親人的呼喚,他們卻無法感知,留下一個個落寞的背影……這一幕,至今還不時浮現在姚柯佑的腦海里。
2010年,姚柯佑有機會參與資助了一對雙胞胎聽障兒童。
那是一戶來自河北邯鄲的家庭,從沒出過遠門的父母,為了兩個孩子跑到北京。“爸爸做環衛工人,起早貪黑,媽媽負責照顧孩子,他們條件很困難,家里除了一張床和一個布的柜子幾乎沒有其他像樣的東西。”那一次的接觸,讓姚柯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家徒四壁。
在大家的幫助下,如今10歲的雙胞胎已如正常兒童一樣生活了。
幫6名貧困聽障兒童重回有聲世界
盡管家長之間時常互動,但不管是雙胞胎,還是去年開始資助的小凱,姚柯佑都不想過多打擾他們,“我們把事情做好了,讓受助家庭回歸正常生活,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為康寶萊愛心團隊的老隊員,姚柯佑每年都會拿出一筆公益金做慈善。
今年6月,快公益和康寶萊共同發起“送愛心小書箱,圓貧困留守兒童六一微心愿”活動,姚柯佑和當地志愿者一起,為金華英達民工子弟學校的留守孩子們每人送了個精致的小書箱和12本經典兒童讀物。
活動結束離開時,志愿者又發現學校條件很艱苦,連操場都不平整,施工拖延多年,于是他們回去發起了募捐。上個月,金華英達民工子弟學校終于有了嶄新的塑膠操場、籃球架、乒乓桌與其他運動器材。
姚柯佑給自己的公益定位是:雖然我們能力有限,但再小的力量都是一種支持。大山里走出來的姚柯佑一直有個愿望:今年,在浙江再尋找6名貧困聽障兒童,讓這些可愛的小天使們,回到有聲世界。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