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相對論:昨天,有十幾萬人圍觀了一個工廠
發布: 2017-04-19 09:40:13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昨天下午,一場直播帶大家走進了位于東莞的肽工廠——中食營科,去看看三生肽系列產品的科技秘密。不到一個小時的網絡直播就吸引了十幾萬網友的圍觀。我想,大家這么熱情的原因,除了好奇心,還有對產品的信心——親身體驗后對這一系列創新科技產品價值的認同。

什么樣的創新引來大量圍觀?
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和伙伴們交流,是2017年三生在傳播上的新嘗試。
記得直播平臺剛剛興起的時候,很多人把它看作是一些小年輕們閑著沒事聊聊天、曬曬生活瑣事的平臺,并且疑惑這么“水”的內容居然也能“火”起來?后來,我們換了個角度去看待這個現象:既然那些沒什么價值的內容也能吸引這么多人圍觀,說明這個形式本身就有其魅力,那么如果直播有價值的“干貨”豈不是會更受歡迎?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從今年春節前我為大家做醬送年禮開始,到開年后的市場業務探討,以及生產車間的參觀介紹,這種溝通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伙伴的認可。就是這樣一次創新,改變了我們過去對傳播的理解。
創新科技帶來全新成果
我們的產品研發生產,也是一樣的。
三生從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做安全、營養、健康的產品,做讓消費者用了真正有效的產品。這些年,除了建立“7優品質管控體系”、嚴把產品質量關之外,研發力量的加強和科技創新,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成果。近兩年,我們和國內頂尖的科研機構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合作,推出了肽系列產品,從肽素乳到復合肽,再到即將上市的姜黃玉米肽,無論是我自己,還是公司員工、市場伙伴、廣大消費者,體驗過的人都很容易變成它的忠實用戶。
昨天帶大家走進的這家肽工廠,也正是以它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吸引了我——不僅擁有數十項核心技術和專利,并且還是可以看到生產全過程的“透明工廠”。
我們為什么要創新?
創新,不是一個陌生的詞。過去這些年,我們一直都能聽到它,看到它,并努力做到它。營銷模式的轉變是創新,產業鏈的延伸是創新,產品科技含量的提升當然也是創新。在這個過程中,我越來越覺得,創新不是錦上添花,而是企業生命力的源泉之一。
常常有人說,實業越來越不好做了。這讓很多人更愿意跟風去炒,而不是踏踏實實地干。比如這個月初,河北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一出來,先是掀起一股炒房炒地熱,后來甚至有人開始炒車。
是的,實業確實越來越不好做。過去,憑借勞動力和資源的優勢迅速發展,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而現在,這個龐大的“世界工廠”正在轉型升級,做實業的成本越來越高,如果還是倚老賣老地用過去的老辦法去經營,沒有一些特別的創新,連生存都會變得困難。
但并不是每一家想要好好做實業、好好做產品的企業都面臨困境。當我們把創新提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去對待它的時候,它所帶來的能量也是巨大的。
企業發展也好,人生道路也好,與其去盲目跟風或者被動地適應新環境帶來的改變,不如主動用新思維、新模式、新技術、新文化去擁抱未來,不是嗎?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