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茉莉太平洋二季度本土業績再下滑 韓企正加快布局中國市場
發布: 2017-07-11 10:01:32 作者: 馬建忠 來源: 南方都市報


基于中國游客減少等因素,Meritz綜合金融證券日前已下調了韓國最大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的目標股價,并將該股票的投資意見設為“持有”。另有市場數據“劇透”稱,今年第二季度,愛茉莉太平洋的整體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均錄得下滑。
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公司一名內部員工昨日透露,目前外界在傳的業績數據并非官方發布,愛茉莉太平洋公司預計將在2- 3周后正式發布相關數據。而來自LG等公司的最新動作顯示,部分韓國化妝品企業在看到此前愛茉莉太平洋嘗到中國人口紅利甜頭后,已在加碼中國市場。
“劇透”:愛茉莉太平洋二季度業績下滑
繼今年一季度銷售業績遇冷后,依照目前被“提前”曝光的數據,愛茉莉太平洋第二季度業績整體銷售額為1 .2944萬億韓元,同比減少10 .3%,營業利潤為1247億韓元,同比減少48.2%。
上述數據雖未透露中國區業績,但作為除韓國本土之外最大的市場,其中國區的業績在一些行業專家看來,應該也不會太好。
“本來市場也就雅詩蘭黛、蘭蔻等高端品牌相對好一些。韓國品牌相對其他進口大眾品牌,表現可能會稍遜一些。愛茉莉太平洋第二季度的業績應該會下滑。”日化行業資深專家馮建軍昨天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據其介紹,目前進口化妝品普遍存在多個發展瓶頸問題。首先,面臨著電商和實體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其次,缺乏年輕消費者,或者說如何迎接年輕消費者的問題。
“如果說以前的‘80后’、‘75后’你還可以用電視劇去做消費者認知,那么,在‘泛90后’,尤其是‘95后’這塊,通過電視劇這種點對點的宣傳還有多少作用,值得再探討。”馮建軍進一步說。
而依照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提出的“遠大目標”,該公司曾寄望借助韓流熱潮,實施“亞洲之美”戰略,力爭2020年將銷售額提高至12萬億韓元,達到2016年的2.5倍。
難題:確保產品質量和規范進口流程
擺在愛茉莉太平洋面前的,除了競爭環境和消費者換代的問題外,如何更好地確保產品質量和規范進口流程也是該公司的一大課題。
就在7月3日被爆出,愛茉莉太平洋貿易有限公司旗下又有兩批次產品未予準入。其中,一批次韓國產蘭芝男士舒潤保溫濕霜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而被退貨;一批次韓國產呂含光發燙染修復專用洗發乳因包裝不合格而被銷毀。
另外,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今年1月份國內各口岸截獲的不合格進口食品化妝品名單中,愛茉莉太平洋的蘭芝臻白凈透保濕乳,蘭芝水活力噴霧(保溫修護)、蘭芝水活力噴霧(舒潤)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動向:韓美妝公司逆市布局中國
依照M eritz綜合金融證券研究院梁智慧(音)的分析,今年第二季度,包括免稅店在內的愛茉莉太平洋韓國國內法人的銷售額為8614億韓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7.1%;營業利潤為897億韓元,較去年同期驟減55%。銷售額驟減但固定開支不變,今后愛茉莉太平洋的負擔預計還將加重,營業利潤也將進一步減少。
其實,愛茉莉太平洋僅是整個韓國化妝品企業的一個縮影。就當地整個產業而言,并非愛茉莉太平洋一家韓國化妝品企業面臨外國游客消費減少的不樂觀形勢。
依照今年4月上旬韓國海關廳的聲明,今年3月,韓國國內免稅店的總銷售額從2月1.305萬億韓元降至1.06萬億韓元,環比下降19%。由于韓國國內免稅店、特別是首爾免稅店收入通常有70%至80%來自中國游客,韓國海關廳預測,未來數月,韓國國內免稅店的銷售業績將進一步下滑。而眾所周知的是,韓國國內免稅店一直是該國化妝品的重要銷售渠道。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部分韓國化妝品企業正在加快布局中國線上線下市場。為了保持此前的增速,愛茉莉太平洋在大力開拓中國線上渠道的同時,其旗下品牌悅詩風吟還在今年全面攜手共享單車ofo啟動公益項目,以期吸ofo年輕粉絲。另外,LG集團的高端自然發酵化妝品蘇秘37°近期也在深圳茂業百貨華強北店開啟首柜,欲復制愛茉莉太平洋旗下5大品牌此前押寶中國人口紅利的做法,布局中國高端化妝品市場。來自大韓化妝品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韓國化妝品申請衛生行政許可總數為2199件,占總數的33.8%,明顯高于去年。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