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扶貧注入源頭活水——隆力奇幫扶趙家河扶貧側記
發布: 2017-09-05 16:09:07 作者: 佚名 來源: 隆力奇

從革命圣地延安市向東一百一十公里,就是陜西省延川縣趙家河村。
入秋時節,趙家河碧云層疊,一排排高粱、中槐、核桃樹郁郁蔥蔥,排列在溝里山間。
9月1日,跟隨著延川縣慈善協會高鳳蘭會長,新華社記者再一次來到趙家河,實地探訪趙家河新貌。

有了新思路 致富有出路
延川縣趙家河山大溝深,地形復雜。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一畝,村上沒有固定產業,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2015年9月,隆力奇成立公益慈善基金—隆力奇精準扶貧基金,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牽手中華慈善總會共同成立“中華慈善總會•隆力奇扶貧基金”,向趙家河村定向捐款500萬元,用于當地“精準扶貧”項目。扶貧項目開展半年來,趙家河以往的老化果園得到改造,重新栽植核桃樹2300畝、旱槐2.4萬余株。同時,開展了“愛心飲水”工程,方便村民用水。
趙家河村支書賀三龍知道記者要來,提前在村口等待著,帶領他們走訪了村內目前核桃、中槐種植情況。據賀三龍介紹,趙家河現將種植核桃樹、旱槐和發展黃牛養殖作為長期脫貧產業,將套種黃茋、板藍根、花生、黃豆等中藥材和稈桿作物作為短期增收辦法,曾經祖祖輩輩謀生的貧困村,如今已經煥發出新的生機。
產業扶貧,需要因地施材,種地同樣需要講究科學性。
趙家河村土地貧瘠,為幫助趙家河村找到合適的種植項目,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派出專家團隊,實地考察當地的土質情況,在測量了土地PH值后發現,趙家河的土地為堿性,之前村民們嘗試種植的農作物并不適合在這里生長。
通過考察評估,專家建議趙家河村開發核桃種植項目,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之偉也做出承諾,五年之后核桃豐收,他們會以略高于市場的價格進行回購,幫助村民們解決銷路問題。
“我種了5畝多的核桃樹,90棵旱槐樹,苗子都是公家給的,自個兒沒有掏錢。現在,我也有了致富的產業!”說起自己現在的生活,延川縣永坪鎮趙家河村貧困戶趙庭亮感激地說。
趙庭亮今年69歲,妻子常年患有腦血栓、冠心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家中平時就靠趙庭亮一人在村里做小工掙錢,現在,他開始種植核桃、旱槐等樹種,增加了一份穩定收入。
徐之偉認為,實現貧困山區脫貧致富,首先要堅持開發式扶貧,充分開發當地資源,逐步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最終實現脫貧。

為扶貧注入源頭活水
有了產業基礎,貧困戶的幫扶就有了根基。
在堅持產業扶貧的過程中,來自隆力奇的團隊不僅帶來的資金,更將市場化觀念與管理的理念帶到趙家河村。如何結合科技發展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這些觀點在產業扶貧的過程中,點點滴滴滲入村民的意識之中,實現脫貧摘帽的同時,更要讓“扶智”取得實效。
借助人才優勢開展智力幫扶是隆力奇扶貧的另一項思路。向結對村群眾教授實用技術,幫助結對村群眾更新生產生活觀念,才能提高生產技能和生活質量。在賀三龍的規劃里,如何長期實現產業致富是關鍵。既要讓貧困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也要有謀劃長遠的思路。
為幫助趙家河實現脫貧致富,隆力奇制定了長期幫扶政策,真正幫助貧困戶增加‘造血’功能。
辛秀梅是村里的貧困戶。四年前,丈夫患了腦梗,失去了勞動能力,兒女們都在外打工,家里只剩她一個人照料。今年,辛秀梅種了1畝核桃、90棵槐樹,如今的辛秀梅對生活也有了新期盼。
“我們村的自來水馬上就通了,以后就不用天天提水了!”說到村上開展的“愛心飲水”工程,79歲的辛秀梅高興地說。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徐之偉認為,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產業扶貧對于促進貧困地區經濟持續發展和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這是貧困地區客觀、現實、必然的戰略選擇。

企業參與扶貧任重道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徐之偉認為,目前,中國7000萬貧困人口,而因病致貧的比例比較大。民營企業是改革開放以來首先富裕起來的群體,要在扶危濟困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這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隆力奇主動在扶危濟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專門成立了隆力奇愛心基金會。隆力奇愛家眼科基金已幫助140余名貧困斜弱視孩子恢復視力,基金會從成立至今,已向社會捐助超過5億元。2015年,德國工業4.0首個試點項目落戶隆力奇,隆力奇積極嘗試在全國建立若干個以4.0為標準的現代化工廠。通過當地建廠、當地招工、當地培訓的方式,促進就業幫扶。隆力奇圓夢基金已幫助100位品學兼優的蘇大學子完成學業,連續實施四年,在智力幫扶方面隆力奇一直在不斷努力。
徐之偉表示,扶貧必須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兩手抓。貧困人群,特別是對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精神關愛,才能實現真正的小康社會。2014年隆力奇愛心基金在全國23個城市開展了“倡孝修德,孝行天下”、“陪咱爸媽說說話,給咱爸媽洗洗腳”等一系列大型公益活動;2015年,隆力奇走進河南聾啞學校、廣東留守兒童、西藏日喀則災區、無錫福利院、蘇州聾啞學校等地獻愛心。2015年8月,隆力奇愛心基金啟動“愛在身邊,關愛空巢老人”公益活動,計劃資助五萬名老人,主張愛在身邊、關愛從身邊點滴做起,號召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一代關愛、關心身邊的老人。這些都是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兩手抓的舉措。

30多年來,隆力奇累積向社會各界慈善公益投入超5億元,隆力奇在推進慈善公益事業發展的同時,也提升了日化品牌的美譽度。在徐之偉的規劃中,企業將在公益慈善方面不斷加大力度,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眼下的趙家河,郁郁蔥蔥,也煥發著新希望!
上一篇:隆力奇提升智造實力,以品質助力國貨發光 下一篇: 光彩集團總經理樓云飛一行考察隆力奇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