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行業是正當行業 在中國為何頻陷入爭議?
發布: 2019-01-26 20:13:11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網

近日,丁香醫生一篇名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的文章,將天津權健推上了風口浪尖。一時間,關于權健公司推廣產品所使用的直銷模式也引發了公眾熱議。
直銷到底是什么?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直銷是指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
有法律界人士表示,直銷與傳銷實際上僅一墻之隔,二者一不小心就會過界;直銷靠向終端消費者銷售商品盈利,而傳銷靠拉人頭等牟利。不過,即使是拿到直銷牌照的企業,也并不能保證其不從事具有傳銷性質的活動。
長期以來,因直銷與傳銷在民眾看來并不容易分辨,因此信任度很差。筆者認為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直銷模式主要通過人來傳播,面對面交流的信息容易被個人加上主觀感受,最終導致信息走樣、以訛傳訛。同時,連接消費者和企業的直銷人員也很可能會出現言行不當的行為。
二是直銷企業對經銷商的掌控能力不足。直銷企業的經銷商之間也存在不正當競爭和虛假宣傳的現象,這也影響正規直銷企業本身的形象。
三是造假成本低,但打假難度卻很高。面對市場上的假貨,若消費者缺乏相應的辨識能力最終導致上當受騙,被仿造產品的直銷企業則就成了背鍋俠。
四是部分直銷企業不夠重視信息的宣傳發布,造成了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不暢,導致信息不對稱。盡管直銷主要是以面對面為基礎的消費,但直銷產品卻屬于復雜性消費,消費者仍需要通過其他渠道的信息去了解、體驗、核實自己從直銷員或所謂的“直銷員”處得到的信息。
事實上,直銷模式發源于美國,諸如安利、康寶萊等也均是合規經營的企業。其中,美國安利稱得上是世界上第一家從事現代意義上的多層次直銷公司,自1959年成立至今已有六十年歷史,但安利近年的銷售額依然很可觀,2012-2013財年銷售額118億美元,2014-2015財年銷售額95億美元,其在全球有大概400萬名直銷人員。
直銷企業在發達國家的發展可謂風聲水起,但為什么在中國的發展卻容易走樣呢?筆者認為,最主要原因是部分不良直銷企業打著直銷的幌子卻做著傳銷的事,直銷自登陸中國以來,就總與傳銷、詐騙扯上很多關系,一些不法商家甚至利用虛假宣傳等手段欺騙消費者。
與此同時,部分國內消費者對直銷的認識仍存在不足。盡管隨著時代發展,消費者對直銷的認識加深,但誤把“傳銷”當直銷的現場仍大量存在,很多直銷企業雖合規守法經營,但形象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
實際上,筆者認為此次由權健事件引發對直銷行業的關注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國內市場環境中仍存在部分監管缺失的現象,此次多部門聯合整治、規范對直銷行業發展將是長期利好。同時,嚴監管還將為直銷帶來更為公平的發展環境,以便直銷企業探索出適合中國實際的直銷模式,做到趨利避害。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