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牌企業嚴刑峻法,無牌企業百鬼橫行
發布: 2019-03-01 09:15:00 作者: 佚名 來源: 候普傳媒

一邊是“百日行動”正緊鑼密鼓地開展當中,眾直銷企業正在進行自查與他律雙管齊下的規范經營;另一邊則是“無牌”企業的照常經營,即使被曝光也只是簡單處罰,不傷及要害,因而使得無牌直銷企業依然大行其道,有恃無恐?
當權健事件逐漸發酵之后,政府對保健品行業進行全面整頓清查,以保健品為主打產品的直銷企業們紛紛開展各種自律規范活動,同時亦受到政府部門的重重約談、整肅。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沒有獲得直銷牌照但以直銷企業自居的企業們,卻在這輪大徹查中輕松過關。
虛假宣傳:萊芙蔻以四萬罰款結束
2月13日,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上海萊芙蔻開出一張43800元的罰單,處罰決定書顯示,“當事人在官網、微信公眾號以及宣傳冊上對其產品的介紹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構成了發布虛假廣告的違法行為。”

因產品被行政處罰,已是萊芙蔻的家常便飯,2014年、2017年等萊芙蔻曾因虛假宣傳被行政處罰多次。盡管多次受到處罰,但似乎并沒有影響到其正常經營,虛假宣傳也并未得到糾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可見,小打小鬧的行政處罰似乎并沒有觸及萊芙蔻的疼痛神經。與此同時,萊芙蔻的營銷模式也備受詬病。至今沒有獲得直銷牌照的萊芙蔻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一套“以優質產品為支點,會員制消費為杠桿,地面專賣店為依托,空中網店為宣導”的“四維立體合銷模式”,被行業媒體解讀為“融雙規、矩陣、級差、資金盤于一體的獎金制度”。2018年3月,萊芙蔻掛靠東阿阿膠,欲借其直銷牌照為自身以直銷方式運營加碼。而后8月,東阿阿膠不堪輿論壓力,發布聲明否認與萊芙蔻的合作。盡管萊芙蔻被指控涉嫌傳銷的聲音亦不絕于耳,但未見其因涉嫌傳銷而被定罪處罰。
涉嫌傳銷:然健環球致歉聲明成擺設
無獨有偶,不久前,早在15年前就曾被央視曝光的然健環球再一次成為眾矢之的:涉嫌傳銷。1月19日,然健環球(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公開致歉,承認有會員夸大產品營養功效,對此深感自責。此前,多家媒體曝光其售價上百元的“洋果汁”被經銷商宣稱“包治百病”,并揭露其營銷模式涉嫌傳銷。

除了產品宣傳功效不一,然健環球的發展模式也陷入涉嫌傳銷的風波。報道中的某會員稱,只要一次性購買1.8萬多元的產品,就能夠成為然健環球的會員,會員不僅可以折扣價購買產品,還能通過發展新會員來賺錢。“新人成為會員后可以發展下線,會員的主要收入來自于下線的積分返利。因此,下線發展的人越多,會員的等級就越高,獲得的返利也就越豐厚。”然健環球前身為LexxusInternational Co., Ltd.,曾一度有“雷克瑟絲”和“萊科薩斯”兩種譯法,為一家注冊在美國加州的直銷企業,目前分支機構和業務網絡遍布數十個多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然健環球進入中國內地,其后至今設立了數家分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然健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從2013至2017年,該公司百分之九十的盈利來自于大陸,但至今仍未獲得中國直銷牌照。
小編有話說:
從15年前涉嫌傳銷被曝光,到如今依然是“包治百病”,然健環球和萊芙蔻一樣,在沒有直銷牌照的前提下依然在中國直銷市場上大行其道并安然無恙,的確是一個值得思量的問題。正如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孫選中所言:“現在的問題是什么?是拿牌直銷企業不能用多層次直銷模式,無牌企業卻照樣在做,而直銷管理條例卻監管不到。要恢復牌照的價值,獲牌的企業以直銷方式規范經營,不拿牌照的通通不允許。”
當持有直銷牌照的直銷“正規軍”企業正在開展如火如荼的全面整肅,我們由衷地希望中國的直銷企業能夠借此良機自省規范,還中國直銷行業一片朗朗晴空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該思考,那些沒有獲得直銷拍照的“無牌”企業,是否游走在法律的真空地帶?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尚且不論無牌企業以正規直銷方式經營當如何定論,但無牌企業的違規經營卻在蠶食中國直銷行業的軀體的同時,因為沒有足夠的法律約束力而肆無忌憚、愈演愈烈。我們相信,這不是中國直銷行業規范的意義所在。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