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公司重慶分公司成立兩年多 目前已失聯
發布: 2019-03-21 10:34:14 作者: 佚名 來源: 上游新聞

權健之后,又一涉嫌“傳銷”直銷大佬進去了。3月13日,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發布消息:2019年2月18日,黃驊市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河北華林酸堿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華林公司)劉德林,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賬簿罪批準逮捕。案件審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3月19日,上游新聞記者調查獲悉,華林公司重慶分公司成立了兩年多,目前處于失聯狀態。
華林重慶分公司成立兩年多
天眼查顯示,華林公司重慶分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5日,經營范圍包括生產:保健食品(取得相關行政許可后,在許可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銷售:預包裝食品、保健食品(以上兩項取得相關行政許可后,在許可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電子產品(不含電子出版物)、凈水設備、炊具、日用品、化妝品;貨物進出口;健康信息咨詢(不含醫療及治療)。(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華林公司重慶分公司最初的注冊地址為重慶市渝北區龍溪街道紅石路150號聚信廣場1棟26-6,2018年8月7日,變更為重慶市渝北區龍山街道松石北路117號附23號富悅大廈2幢2-1,負責人也由張娜,變更為張博偉。

渝北區龍山街道松石北路富悅大廈——原華林公司重慶分公司所在地攝影 記者 劉勇
張博偉同時也是華林公司廣西分公司負責人,于2018年8月27日上任。據了解,華林公司廣西分公司曾因違反稅收管理法規,在2017年1月3日被南寧市興寧區國家稅務局行政處罰。
場所失聯被列入異常經營名單
今年3月18日下午,上游新聞記者來到渝北區富悅大廈,沒有看到華林公司重慶分公司有關招牌之類的痕跡,2-1現為一保健場所,有關人士表示,華林已經沒有在這里了。
3月19日,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致電華林公司重慶分公司相關負責人電話,一個稱打錯了,另一個顯示為空號。
另據了解,去年12月14日,華林公司重慶分公司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被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渝北區分局列入了異常經營名單。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調查獲悉,華林公司重慶分公司2016年成立之前,華林已經在重慶發展業務,重慶市九龍坡區2015年就有經銷商通過網站開展業務。
該網頁稱:“有朋友總問我:你做“酸堿平”投資了多少錢?現在得到了什么?我回答說:我不是在投資,我只是在消費。我得到了什么呢?健康在消費中獲得,美麗在消費中擁有,投資在消費中完成,事業在消費中發展,財富在消費中累積,快樂在消費中體驗,能力在消費中提升,夢想在消費中達成,這就是“酸堿平”事業。”
【新聞多一點 】
華林掌門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被批準逮捕
據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今年3月13日發布的消息,2月18日,河北省黃驊市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河北華林酸堿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華林公司)劉德林,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賬簿罪批準逮捕。
倪忠林、董蘭英以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賬簿罪批準逮捕。鄒龍柱、劉慶、劉玉龍、孫淑杰、左英杰、姚紅義、常玉蓮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批準逮捕。案件審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華林公司是河北華林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23日,法人代表為劉玉龍,注冊資本8500萬元,其中劉玉龍擁有52.7%的股權,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賈永閣占股比為24.7%,田龍起為22.59%。
而上述檢察院批捕名單中的劉德林正是華林集團的董事長、創始人。

比權健還“狠”!這家企業一年吸金39億元,不過還是裁了!重慶分公司已失聯
2019年1月9日,河南都市頻道播出了關于華林公司涉嫌虛假宣傳、非法傳銷等問題的報道。1月15日晚,河北省黃驊市委市政府網站“黃驊在線”發布消息稱,聯合調查組進駐華林公司以來已初步查明,該公司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公司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已被警方控制。
雖然這家宣傳所謂“酸堿平衡理論”、銷售相關產品的公司,確實持有直銷經營牌照,但其實際經營中的主打產品“華林酸堿平生物電DDS按摩器”,卻并不在它備案的直銷產品名單上。
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系統顯示,華林公司于2015年2月5日批準獲得直銷經營牌照,其直銷產品包括嫩白美體護手霜、磁性潔膚凝膠、補水洗面奶、修復精華液、嫩膠原面膜、嫩白潤膚乳、再生活膚乳、舒爽柔膚水等8種化妝品。不過,在國家批準、華林公司已備案的直銷產品里,并沒有“華林酸堿平生物電DDS按摩器”。
按華林公司官網此前披露的信息,該公司旗下有36款產品,涉及15種口服系列產品、15種外用系列產品、和包括“酸堿平DDS美容養生按摩器”在內的6種儀器系列產品。
但查詢國家藥監局官網可發現,上述36款產品均無生產批文。而2018年11月,美國“酸堿體質”創始人羅伯特•歐陽被美國法庭判處賠償1.05億美元,并當庭承認“酸堿體質理論”是個騙局。
另有公開報道稱,華林一年吸金39億元,涉嫌虛假宣傳,投訴量超過權健居榜首。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