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傳銷被罰的云集微店被質疑泄露個人信息
發布: 2019-03-28 14:35:21 作者: 佚名 來源: 瀟湘晨報

近日,有媒體報道,從去年至今,在云集APP上,眾多買了商品的消費者接到詐騙電話。多名消費者質疑云集平臺泄露個人信息。3月22日,瀟湘晨報記者就此聯系云集,但截至發稿時止,記者并沒有收到任何答復。
市民時小姐稱,自己在云集平臺上買了日本口罩,幾個小時后,就接到電話。對方稱倉庫沒貨,需要退款,請她提供支付寶賬號和身份證號碼。“對方能說出我的訂單編號、姓名,還有我買的具體物品。這些都讓我不得不信。”時小姐說,提供信息后不久,她就發現銀行卡上的錢被一筆筆“消費”。
時小姐說,由于設置了短信提醒,當她看到錢被轉走時,立即打電話給銀行要求凍結,但還是晚了。“整整19筆,里面的錢一掃而空。”此后,騙子的電話再也打不通,時小姐報了警。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不少消費者跟時小姐有類似經歷。有消費者投訴稱:“我在云集買了一瓶綿羊油面霜,結果就接到退款電話,被騙了9500元。”
今年1月,在長沙工作的小芳,攢了9萬元準備和家人過個好年。后來,她接到一個自稱“云集退款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說小芳之前在云集APP上購買的產品,現在可以雙倍退款,于是小芳按照這名工作人員的指引,掃描了一個二維碼。然而這一掃,小芳銀行卡上的9萬元都不見了。
媒體報道顯示,還有湖北、吉林、黑龍江、江蘇、廣東、甘肅等多地消費者被騙損失慘重。目前,上千名消費者疑因“云集訂單信息泄露”接到了詐騙電話,整體損失金額或達數百萬元。
一名遭受詐騙的云集用戶稱,從消費者被詐騙的情況來看,云集存在嚴重的信息安全隱患,消費者在云集消費之后,包括個人姓名、電話、收貨地址、消費金額以及交易時間等詳細信息便遭到泄露。更有部分用戶接連收到詐騙短信和詐騙電話,令人防不勝防。
對于平臺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質疑,云集有何回應?3月22日,記者就此聯系云集,但截至發稿時止,記者并沒有收到任何答復。據悉,云集成立于2015年5月。官網顯示,云集是一家由社交驅動的精品會員電商,提供美妝個護、手機數碼、母嬰玩具、水果生鮮等全品類精選商品。3月22日凌晨,會員電商平臺云集正式向美國SEC提交了上市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云集微店曾因地推模式與《禁止傳銷條例》沖突,收到了來自杭州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張958萬元高額罰單。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