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爭議頻出,起底洋蔥omall獎金制度有何底氣“給你更多”
發布: 2019-05-16 15:43:46 作者: 佚名 來源: 頭條資訊平臺

去年開始,朋友圈越來越多的人做起了洋蔥OMALL店主。據介紹,洋蔥OMALL,原名洋蔥海外倉,憑借創新的M2S新社交零售模式,深度整合供應鏈資源,搭配五網合一綜合體系,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迅速積累了30多萬店主,千萬級用戶,成為中國排名前列的社交零售平臺。又宣稱獲得國泰君安,險峰資本等億萬級的融資,成為了現象級的“獨角獸”公司。
平臺上的店主稱洋蔥是“一鍵全球購”、“無假貨”、“假一賠十”。那事實真的如此嗎?洋蔥OMALL平臺是否靠譜?其運營模式有什么樣的利弊?

億萬融資?起底背景
在洋蔥OMALL背后的是廣州市兩棵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9億元,實際認繳金額為550萬元。創始人李淙早期在寶潔工作,2001年,成為進口貿易商。然而當海淘撲面而來,李淙決定將手里的進口貿易和電商生意全部交給老團隊,自己轉戰跨境電商。2014年,他定下美妝、護理、保健品、母嬰四大品類后,選擇出國調研。據稱2015年3月回國時,有總計600萬元的商品存放在香港、日韓等地租借的海外倉庫中。2015年回國后,李淙的新項目“洋蔥海外倉”落地,進入產品研發階段,尋求資本的投入。

該平臺官方微信公眾號原文如下:“至2018年底,洋蔥OMALL相繼獲得國泰君安力鼎資本、險峰旗云、亦聯資本、賽富基金等合共超五億一線資本投融資”

無論是平臺公眾號還是上面圖片顯示,都和讀到這句話的人玩了一個文字游戲。“……合共超五億一線資本投融資。”那到底是獲得了多少投融資。換而言之,或許平臺背后的公司真的有獲得上述基金、資本的投融資,但出資額未必是億萬級別。
而根據調查,原文中提到的四家風投公司,投融資額都不過一百萬,且時間較早,應該是幾家風投公司旗下的某只基金對該平臺的嘗試性風險投資。而根據這個得出該平臺已經得到頂級專業風投嚴格評估后認可的結論,恐怕站不住腳。

另外,在該平臺早期的某些宣傳文案上出現了洋蔥OMALL是“中國海關特批的跨境電商平臺”,“國家政策下特批的”等語句。“特批”等字眼不禁讓人產生疑問——莫非中國海關對洋蔥OMALL平臺有什么特殊的優惠政策,或是平臺有什么獨到之處,從而得到了國家的特殊關照。
然而根據調查顯示,該平臺的海關管理類別屬于B級,即適用于常規管理措施。并不存在“特批”的情況。
另外,在海關方面,洋蔥OMALL平臺稱有雙清關的優勢。物品的質量受香港海關和中國海關的雙重監督。但陽光清關通道在如今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而海關的職責是疫情檢驗和違禁品沒收,與物品的質量以及是否為正品似乎扯不上關系。



服務質量,用戶體驗
在該平臺上,大多數用戶扮演的是普通購買者的角色。洋蔥OMALL作為一個零售平臺,給普通用戶帶來的使用體驗究竟如何?
先從價格上看。
以相同的商品作對比,洋蔥OMALL平臺的產品標價普遍比京東自營、天貓國際略低,但真正在該平臺上購買需要買家自行負責高達25元的運費(大多數)。實際成交價格會比京東、天貓高出一些。即使該平臺滿299元會包郵,但與兩大電商平臺其他的優惠政策相比,顯然,洋蔥OMALL并不占優勢。



再來看看用戶更加關心的產品真偽。
網絡上關于洋蔥OMALL的信息大多數是由平臺上店主發布的推廣軟文,但還是能發現一些質疑洋蔥OMALL產品真偽的聲音。



而當用戶向平臺或店主發出“為什么與之前買的正品不一致”的疑問時,店主或客服并不是先解決問題,而是先質疑用戶之前買的產品的真偽。又以本土版和進口版的概念搪塞。
然而,海外本土版和國內專柜版是由于各個國家進出口的標準不同,化妝品等產品的成分可能會有所不同。這是所謂本土版和專柜版的區別,那洋蔥OMALL平臺是怎么進口并且銷售含有國家限制進口成分的化妝品的呢?


同時,在2017年,廣州兩棵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因銷售假冒偽劣化妝品受到了行政處罰。由此可見,該平臺上的商品也是真假難辨。

最后再看看該平臺的物流與售后。
據了解,該平臺的物流存在延誤和私拆包裹的現象。而用戶向平臺反映情況時,得到的大多是機械式、公式化的回復。并不能有效地及時地解決問題。




綜上,洋蔥OMALL平臺在價格優勢、產品質量、物流速度等方面并不那么地出眾。而公式化的客服、在貼吧等平臺控評的行為,萬一真出現了問題也可能導致用戶維權困難。所以,該平臺給用戶帶來的綜合購物體驗可能并不是那么良好。
核心用戶,核心機制
平臺用戶在普通用戶之外還可以選擇付費加盟洋蔥平臺。
【加盟形式一】1000元做經紀人,盈利是產品售價的20%左右,有訂單在店主后臺能夠第一時間看到產品的概況及盈利,每周都可以提現到銀行卡。
【加盟形式二】加盟2萬做服務商。
當你向平臺繳納了1000元以后,將會被吸納成店主。店主擁有自己開店的權力。但實際上,這個權力只是給店主一個通向平臺主頁面的端口。這個端口顯示的頁面與平臺主頁面幾乎沒有任何區別,只有象征著端口所有權的域名后綴有所不同。用戶通過店主的端口進行購物后,店主將會得到返利。
而作為一個店主除了需要繳納1000元的“技術服務費”外,幾乎沒有任何的門檻,甚至每日的發布的微信朋友圈都不需要自己動筆,文案以及圖片可以直接從平臺提供的素材圈尋找,只需要將其復制到朋友圈,吸引到更多的人在屬于你的端口購買產品。
在店主之上,還有需要繳納2萬元才能獲取資格的“服務商”,服務商擁有吸納店主的權力,除了可以收取店主的1000元“技術服務費”之外,同時擁有旗下店主銷售總利潤的百分之三十。而每天要做的事情,與店主沒有明顯的區別。這更加鼓勵了服務商通過發展店主來增加自己的收入。
甚至“服務商”之上還有“核心服務商”,“核心服務商”招募到服務商可獲得培養獎賞費用4000元+10%班費,班費是新服務團隊贏利的10%,10%的班費由洋蔥公司補助,不占用新服務商的贏利。當一個服務商招募到一個足夠大的服務商團隊,平臺就會給予服務商600元現金紅包,也就是永久收益(班費)。

這樣的分級機制與平臺說的只有平臺、店主兩層分級的情況有所出入。
平臺這樣的模式從某種程度上是鼓勵店主通過轟炸式宣傳,邀請親友加入等方式來獲取返利。與此同時,店主的利益和平臺的利益便捆綁了起來,越多人在某個店主的店鋪買越多的東西,店主和平臺得到的收益就越多。這也是網絡上眾多店主熱衷于在各個平臺宣傳洋蔥OMALL,并且留下屬于自己的邀請碼的原因。這就是平臺所謂的“社交零售”的本質。與真正的海外直銷也有一定的差異。
于此洋蔥OMALL就形成了平臺,服務商,店主,用戶的層層分級,可以通過發展人員獲取利益的模式,而這樣的模式究竟合不合法,還難以下一個結論。




面臨轉型,何去何從
當新行業來臨的時候,只有極少數人能夠趕上順風車,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后來者慕名加入的人因為競爭壓力很難從中獲利,這是市場規律。洋蔥OMALL作為一個已經成立了三年的電商平臺,正面臨著轉型的陣痛期。
業內人士認為:
1、如果按照洋蔥OMALL的多層分級制度進行下去,前景不妙。如今洋蔥OMALL平臺上的很多商品售價已經高于京東全球購等平臺。除了進貨成本,還要考慮給代理和店長的返利。在價格方面無法從眾多電商品牌中殺出重圍。品牌方面,京東全球購有京東及品牌本身為其背書,輿論方面的壓力讓洋蔥OMALL也難以擁有優勢。而洋蔥引以為豪的“海外直郵”、“雙清關”、“保稅倉”的玩法也被摸透,對用戶很難再有新的吸引力。
2、洋蔥OMALL目前有布局實體店的計劃,再次增加了實際成本,在進貨成本一定的情況下,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售價。于此會產生線上線下的沖突,也可能導致一部分用戶分流至其他平臺,喪失品牌競爭力。
3、如果洋蔥選擇通過融資和風投的方式擴大規模,吸取資金扶持線上線下,要先達到資本風險評估的標準。但正如上文所述,該平臺的經營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這條路未必那么好走。
結語
洋蔥OMALL在2017年獲得了鳳鳴中國進口跨境電商黑馬獎,與阿里巴巴、環球易購、京東、蘇寧等平臺并列,但平臺自身的某些特點還是讓人有所疑慮。洋蔥OMALL如今有了一定基礎的受眾和擁躉者,如何整合30萬店主,千萬級用戶的體量,合理合法地走出一條屬于洋蔥OMALL自己的道路,是平臺高層如今需要考慮的事情。
能否解決平臺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是洋蔥OMALL能否順利轉型的關鍵。所以洋蔥OMALL是否會像聚美優品一般,以黑馬的姿態脫穎而出,又會不會像流星一般迅速隕落,還是個未知數。
究竟以社交零售為特點的洋蔥OMALL,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將如何實現對用戶的“給你更多“的承諾,頭條資訊平臺將持續關注。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