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嬰:運動+營養,做好健康第一責任人
發布: 2022-12-29 10:08:31 作者: 佚名 來源: 葆嬰

如果你居家不出門,有時間就運動一下吧,因為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
如果你不得不出門,那么更需要經常運動,畢竟免疫力在線,才有底氣。
專家們早就說過,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預防病毒能力更強,感染發生概率明顯下降[1]!
而且每個年齡段都可以通過運動獲益,來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1]。
冬季,千萬不要在家“貓冬”

運動不足和久坐不動,不僅會讓免疫力下降,還會加快衰老速度,導致虛弱、肥胖和慢病的發生[2]。只要動一動,即便是娛樂、休閑、家務活,都可以讓身體受益。
如果冬天怕冷,可以在室內走走、打打太極拳。如果外出運動,要做好保暖。另外,冬季不宜過早運動,最好選擇陽光充足的時候。
運動適量,才能助力免疫力

運動可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要有步驟、逐漸進行,從慢到快,運動量從小到大,讓身體有個適應的過程。運動前要做好熱身運動,增加肌肉和關節的靈活性,減少運動性損傷。
記住,免疫功能會隨著運動強度與運動量而有所改變,只有適度的中強度運動才能提高免疫力,而長時間、劇烈運動很容易出現運動后免疫力下降。
懂營養,才能事半功倍
我們知道運動會消耗能量,實際上也在消耗大量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如果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營養缺乏,不僅會影響運動效果,還會增加運動后疲勞、減慢恢復速度,甚至讓免疫力下降[3]。
運動前,先“墊一墊”
不要餓著肚子運動,可以選擇蛋白棒、酸奶、香蕉等補充能量和營養。

即便不出汗,也別忘了補水
冬季運動,如果時間不長、出汗不多,可以在運動后補充水分。但不要喝咖啡、濃茶、可樂等飲料。

運動后及時補上營養“缺口”
✔ 運動后30分鐘內,需要快速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可以防止肌肉流失和免疫力下降,有助于快速恢復運動后疲勞[4]。
✔ 維生素、礦物質在運動中會大量流失、消耗,需要及時補充。如果維生素C、維生素E缺乏,會影響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維生素D、鐵、鋅等缺乏會影響免疫力。維生素B族、鐵的缺乏可導致乳酸堆積,產生持久的疲勞和酸痛 [5]。
✔ 運動后,首選水分多、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的太多增加胃腸道負擔。在運動1-2小時后,可以吃正餐,但要少吃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動則有益,營養助力,在這關鍵時期,請大家加強自身免疫力,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哦!
資料來源:
1、王正珍.規律運動提升免疫力 優化慢性病管理
2、《老年人國際運動建議:專家共識指南》解讀[J].護理研究,2022
3、Kubena KS, McMurray DN. Nutrition and the immune system: a review of nutrient-nutrient interactions. J Am Diet Assoc, 1996,96:1156-1164.
4、運動后骨骼肌微結構的損傷及修復與蛋白質補充[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4
5、《中國營養科學全書 第2版》 楊月欣、葛可佑主編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