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匠心作:產品內卷時代,你愿意為誰埋單?
發布: 2025-05-21 10:48:10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和幾位行業老友聊天,大家都在感慨:現在的產品,越來越難做了。現在的產品創新似乎進入了一個怪圈。
市場上同類產品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接近,企業不得不陷入無休止的價格戰。消費者看似選擇很多,實則很難找到真正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

# 再強的營銷
也救不了平庸的產品
這些年,我也見過太多企業把90%的精力放在營銷上,卻只給產品留10%的投入。結果呢?廣告一停,銷量就垮;流量一斷,用戶就跑。我想說:“再強的營銷,也救不了平庸的產品。”這種現象背后反映出一個本質問題: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產品本身的品質和體驗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營銷可以帶來第一次購買,但只有產品才能帶來第二次、第三次回購。
那么,在同質化產品嚴重的賽道中,產品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常常思考,也和我的團隊反復研討,在“做好產品,產品做好”的基礎之上,我們還要做到“人有我無,人優我轉”。
“人有我無”:強調的是差異化,是獨特性。
當大家都在紅海里拼殺時,我們能不能獨辟蹊徑,去挖掘一個被忽略的細分需求?能不能創造一種全新的價值體驗?比如,在別人都強調某個單一成分的功效時,我們是否可以從復方協同、吸收效率、或者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理念入手,打造出“你沒有,但我有”的獨特產品。這需要我們對市場有敏銳的洞察,對用戶需求有深刻的理解,更需要敢于創新的勇氣。
“人優我轉”:這里指的是錯位競爭和價值創新。
如果某個領域、某個特性,別人已經做到了極致,形成了難以逾越的優勢,我們與其硬碰硬,不如轉換思路。這里的“轉”,可以是轉換賽道,也可以是轉換價值點。比如,當大家都在比拼產品的某個“硬指標”時,我們能否在產品的易用性、情感連接、文化內涵,甚至是個性化服務上做文章,從而建立新的競爭優勢。轉變不是逃避競爭,而是在更高維度建立新的優勢。

# 產品即質量
質量即心量
做產品這么多年,我越來越覺得:產品即人品。 你對待產品的態度,就是對待用戶的態度。說到底,突破同質化競爭的關鍵,還是要回歸到用戶價值這個原點。我經常問自己:
· 用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我們解決了什么別人沒解決的問題?
· 用戶為什么非要選擇我們?
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往往是打破內卷困局的關鍵。只有持續創造真實價值的企業,才能在這個產品過剩的時代贏得用戶的真心選擇。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